第96章 打起来了

第96章 打起来了

“所以他是?”

虞凌云等着下文。本文搜:肯阅读 免费阅读

“御史大夫子侄,杨云长。”华清灵小声道。

杨家的?

虞凌云眉头微皱,按理说御史大夫作为他爹的副手,应当是在站在她这边的,虽然她不认识他,可刚刚已经有人说出了她的名讳。

可不论寿宴上杨慧,还是杨云长,对她的敌意都是非常明显的。

可前世她并未听说,阿爹与御史大夫有何过节。

“杨云长今日敢当众辱你,怕是有人授意。”华清灵开口,她也品出了一丝不对劲。

虞凌云点头,总之现在对他们,得多一个心眼了。

“你又是如何知道此事的?”

“我父亲和杨御史的关系较好,促膝夜谈都是正常的,那次杨御史来到我府上,醉酒后他自己说漏了嘴。”

说到这里,华清灵语气陡然冰冷,“今年殿试,他足足贿赂了考官三千两,这才将杨云长塞了进去。”

虞凌云冷笑,并不是塞了进去,而是用银钱,偷了周景和的人生,也偷去了他的生命。

看来,她之前想得没错,却是权贵所为,就是没成想是杨御史。

但这件事,现在还不是告诉他的时候,现在他的生活好不容易有了盼头,不能因为此事便去以卵击石,白白葬送生命,也搅乱了她原有的布局。

“华太师对此有何看法?”虞凌云有些狐疑。

华清灵有些无奈,“那日他们都酩酊大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我也曾想告诉父亲,可仅凭酒后一句话,很难坐实他的罪名那个,说不定还会连累华家。”

也许是装醉,虞凌云凤眼微眯,杨御史作为太子一党,若是弹劾于他,恐会引发太子的不满,从而影响到华家,以此破坏当前平衡的局面,从而引发朝廷动荡。

想必在科举里作弊的也不在少数,若是上层官员互相包庇……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华太师选择以大局为重。

但此事,若是待太子登位后,杨家对她虞家起了什么歹心,倒是可以作为一个筹码。

也不知举荐周景和一事如何了。

虞凌云抬头看向二楼,那里已经没了身影。

“清灵,一定要将这份联名书呈于圣上。”说完后,虞凌云快速上了二楼,然后打开雅间的门。

赫连辰的身影赫然出现,只见他正漫不经心摆动玉佩,看样子应该是等了她许久。

将门关上后,她这才问道:“都督,周景和之事如何了?“

雅间传来一声冷笑,“虞小姐今日主动来找我,第一句话确实问别的男人,倒是一点也不在乎我这个奸夫的感受。”

虞凌云眼眸半阖,奸夫这个词在她心中,仿佛就是一个禁忌,提起来便觉得心如刀割。

盯着她的神色半晌,赫连辰薄唇一勾,“周景和五日后入京。”

闻言,她强迫自己不要再去想那个词。

“月底便是许府细盐验收之日,还望都督不要忘记了自己所答应之事。”

起身后,赫连辰的衣袖扫过她手背,“虞小姐使唤人的本事,倒比陛下还顺手。”

他微微倾身,“事成后我会讨要一个彩头。”

彩头?

虞凌云挑眉默认,她现在都已经怀孕了,总归不会是那些酿锵之事。

日暮降临。

独自走在金明道上,关于她私通一事的声音,已经少了许多。

眼下只需要等着科举结果出来。

无论皇帝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对她虞家来说,都有不小的好处!

……

金漆屋檐上堆积着白雪。

听政殿内气氛微妙。

华太师手持联名白绢,声音铿锵有力:“京城半数百姓联名请愿,求陛下应允女子参与科举,让天下胸怀大志的女子可立于朝堂!”

一声冷笑传来,陈太尉厉声道:“太师莫不是忘了前日圣上所言?让妇人执笏板,是要她们用样貌还是身体批奏折?”

“陈大人慎言!”太子突然出列,声音不卑不亢,“孤昨日微服私访,金明道小巷三岁稚童都在唱李家女,昭庆书,朝堂殿上壮志心,民心思变,难道要堵天下悠悠众口?”

满堂哗然。

是啊,天要立足,须得顺应民意!

二皇子皱眉,“皇兄这话有趣,妇人愚钝,只可主中馈之事,安能与男子朝堂之位?真是离经叛道,过于异想天开!”

此话一出,众多大臣你看我我看你,觉得此话才是真理。

毕竟妇人以政,乱之本也!

马尚书令掀袍,欲言又止,说得太多恐被太子看穿,不出列又怕被二皇子怀疑自己已然反水。

正当他犹豫间。

“陛下!”

沈明德扑跪在地,“老臣有本奏!大理寺昨日收押十八名狂生,皆称......称女子科举是虞相为遮掩家风不修......”

笏板砸于地面,虞城怒火中烧,“沈明德小儿休得辱我虞家!陛下,老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若同意女科举后三年赋税不增,甘受千刀万剐!”

殿中赫然鸦雀无声。

陈太尉额角青筋暴起,抬起拳头就要抡人,“你们虞家——”

同党之人连忙将他拉住,“不可,君子动口不动手啊!”

“陈启匹夫,你以为老夫怕你不成?”虞城扭着脖子就要揍他。

对他女儿不利的市井传言,期间没有他的推波助澜,他根本不信!

一些小官看到此等情况,为了讨好两派头子,竟是不论三七直接殴打了起来。

霎时间,朝堂乱做了一团。

龙椅上的皇帝气得发抖,太监一见,立刻捏着嗓音呵斥:“朝廷重地,打打闹闹成何体统!”

“老匹夫!滚回涿县种田去吧!”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吼道。

此时大堂已然安静下来,这声儿在空阔的大殿回响又回响。

所有目光骤然汇聚于他身上。

“你!”

沈明德脸皮已经挂不住了,这下谁都知道他是寒门出身了。

丢人啊!

彼时,许多大臣脸上已经见血,陈太尉也不例外。

“望陛下遵从民愿,摒弃旧俗偏见,恩准女子参加科举,此乃利国利民之善举,臣等叩请陛下恩准,万望陛下三思!”

受到昨日辩论的影响,许多大臣都被自己女儿说服,决定站在华太师一方。

朝堂大半数人皆已跪拜,只有少数人始终不同意。

让女子入仕,便是祸乱朝纲!

这副场面让皇帝怒目圆睁,完全下不来台,“你们这是要逼朕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