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越俎代庖
金丝簪是她母仪天下之后,命大凛最有名的工匠,耗费数年心血和资金所筑,不可谓不贵重,连她自己也舍不得戴。本文搜:卡卡小说网 免费阅读
太子便是想到这一层,母后竟将这么宝贵的东西,这么轻易的就赏给了虞凌云。
不过就是献了一小人之策,如何配得上这簪子!
还不如赏给杨慧,他未来的太子妃。
虞凌云对此簪子也有所耳闻,可收了这簪子,便是欠了一个巨大的人情,她愿意辅佐太子上位,不过是想报仇,给虞家图一干净安全之地。
而不是要给太子一党卖命!
可若是不受赏,则会被吴皇后怀疑有异心。
权衡利弊之下,虞凌云正色道:“皇后娘娘与太子殿下厚爱,臣女感激不尽,只是此簪太过珍贵,实在不敢忝居,凌云斗胆,想向娘娘讨要另一份赏赐。”
刚拿着匣子走来的瑞明一顿,吴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探究:“哦?你且说说,想要何物?”
“听闻御膳房的复明酥,是独树一帜的珍馐美点,但只供皇家所食用,臣女斗胆求皇后娘娘,赐许府一盒品尝。”虞凌云朱唇微动。
这主动讨要的奖赏,既不会太廉价,也受了重臣都无法得到的奖赏。
而拉出许府,则是将许府死死钉在了太子这一党中。
至少在近期,就能骇得许尚书不敢再与陈太尉私下有任何往来。
吴皇后眼神示意瑞明,“允了,明日我会托人送至许府。”
拜出宫后,走在金明道上,虞凌云的眉头微拧。
要说近日来,许府竟然没怎么再作妖了,倒还让她十分不习惯。
但这一行人一旦消停下来,一定是在酝酿什么更大的阴谋,她一定要居安思危,不能给他们一丁点可乘之机。
而那关于二皇子为下一代君主的隐晦预言,已经在市井传开了。
“要变天喽!”
卖炊饼的刘婶往炉里添了把炭,“钦天监的话桩桩件件都应验了,看来这天命真不在他身上。”
路过的人嗤笑:“什么天命?我瞧是有人急着找死,故意妖言惑众!倒是太子殿下......听说女子学堂已经在修建了,我家女儿一听这消息,日日挑灯夜读。”
“妇人之见!”
醉醺醺的儒生摔了酒壶,“日后你且看着,妇人是如何祸乱朝纲的!那虞氏自己偷人养野种,倒哄得你们......真是愚蠢!”
烂菜叶砸了他满脸,卖菜的妇人叉腰大骂:“再敢污蔑虞小姐,老娘把你腌成酸菜!”
茶楼雅间,赫连辰看着下面的闹剧,轻笑道:“虞小姐现今倒是比太子还得民心。”
……
翌日下朝后,御书房。
皇帝端坐上堂,下方分别是虞城、陈启、何其正三人,几人心中清楚,今番密谈必是因为钦天监之预言而来。
“众爱卿不必紧张,今日不论君臣,只谈家事。”皇帝搁下奏折,笑道:“你们觉得,二皇子之才,比之太子如何?”
虞丞相言辞恳切道:“二皇子德才兼备,乃我大凛之幸也。”
此话一出,皇帝撸着胡子,刚要借机顺应天意,宣诏改立,就听虞城话锋一转。
“可太子居正统之位,且深得民心。近日钦天监却忽称心宿现于东南方,而众人皆知二皇子殿下府邸正处东南,此等巧合,实在令人心生疑虑!太子品行端方,无有过失,而且废长立幼自古以来便是取乱之道,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这一席话发人深省,勾起了皇帝心中的疑虑,他状似随意扫向何其正,便见他面色飘忽,心不在焉。
“陛下明鉴!”
陈太尉拱手,疾言厉色道:“丞相今日竟敢质疑天命,莫不是怕东宫易主后,虞府再难把持朝堂,故意来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
“哦?”皇帝冷笑一声,“好个把持朝堂!陈卿这是在说朕的江山姓了虞?”
话音刚落,陈启立刻出席,“老臣惶恐,只是历朝历代皆以钦天监通晓天地,因此十分重视,以臣愚见,如今应当顺应天意,改立二皇子为太子!”
皇帝眯起眼睛,未言之字。
而陈太尉则是疑惑万分,此番言论他算是替皇帝说的,圣上不应当顺着台阶,答应这件事吗?
为何现在竟一言不发?
何其正满脸冷汗,就在书房内气氛微妙之时,门外窸窣声打破宁静。
“父皇!儿臣万死!”
二皇子跨入书房扑跪在地,眼中满是坚定,“钦天监所言儿臣方才知晓,这必是有心人要害儿臣与皇兄离心!”
他重重叩首,眼底略微泛红,大义凛然道:“儿臣愿自请守皇陵,以证清白!”
审视着下面一干人,皇帝顿感十分烦躁,他生平素爱二皇子,不仅是因为他能文能武,还因为他对权势毫无觊觎之心,一心只为他这个父皇和大凛着想。
现今天意下降,他第一个考虑的还是兄弟情谊,真是秉性纯良的好孩子。
只是……虞丞相那番话,须得细细斟酌。
“父皇!”太子的声音传进,他高声道:“既然何大人算得天命在二弟,那理当顺应天意,儿臣愿将祭天主持之权让与二弟!”
皇帝扣着桌案,等待二皇子的回应。
二皇子心中一喜,连忙道:“既然皇兄有此心,那臣弟也不便再推脱,祭天关乎国运,责任重大,臣弟也定当竭尽全力,力求祭天仪式顺遂圆满!”
听到此话,太子心中冷笑,装了十多年淡薄权势的君子,如今终于露出了马脚。
历朝历代祭祀大典,皆由太子主持,无论是否为他主动相让,都是犯了越俎代庖之罪。
只是这人连假意推脱都不做,真是愚蠢至极!
如今他的狼子野心,恐怕已在父皇心中埋下了种子。
至少近期,父皇也会对废太子一事有所动摇。
太子嘴角一弯,拱手道:“二弟既有此决心,皇兄自然放心。况且得天意之人主持祭祀,定能为我大凛带来祥瑞。”
看着二皇子,皇帝眼中藏着探究,缓缓开口道:“既接下这祭天主持之权,切不可辜负朕与满朝文武、天下百姓的期望,若有差池,定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