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我出四十两!

板车放在外面有人看守,也不用担心有人会偷走。

排队看病的人实在是太多,她根本挤不进去。

苏夏突然想到空间里的药材......与其排队等候,倒不如以物换物。

她将空间里的蛇胆、桦树茸、赤灵芝等药材拿了一些出来,提着箩筐往里面走。

众人见他是卖药材,这才给他腾出一点点空位。

苏夏见缝就钻,总算是挤进药铺,来到小药童面前,“小哥,你们这儿收蛇胆吗?”

小药童刚开始还未反应过来,后来猛地抬头,“熊胆?”

随后苏夏便见他扯着嗓子朝屋内喊:“李大夫,李大夫,有人要卖熊胆!”

苏夏一愣,她方才没有说错吧?

她记得自己分明说的是蛇胆,结果这小药童听岔了,竟然说成熊胆......

不过,熊胆她也有啊!

来都来了,那就再卖一颗熊胆。

反正她之前在深山时已经将熊胆取下,现在卖掉也就是顺手的事儿。

苏夏默默伸手放进筐里,又放下一颗熊胆。

一颗熊胆足矣,若是太多,反而会引人注意。

就在苏夏刚将熊胆放进筐里后不久,一个白胡子老头急匆匆冲了出来,“哪里?熊胆在哪里?”

“李大夫,熊胆在那里!”

众人的目光下意识看向苏夏,眼里都透露出一丝诧异,这孩子的名字未免也太奇怪了。

“竟然有人叫熊胆?”

“怎么取这名字,有意思!”

苏夏:......

你才是熊胆,你全家都是熊胆!

“快,快把熊胆给我瞧瞧!”

直到白胡子老头伸出手,众人这才明白,不是他的名字叫熊胆,而是他卖熊胆。

昨日他们就听说城里出现一头熊瞎子,把守军吓得不轻,但是熊瞎子最后不知道躲去了何处,难不成是被这位小兄弟抓住了?

那可是熊瞎子,他怎么搞到手的?

李大夫看着新鲜的熊胆,脸上的褶皱都散了不少。

他连忙催促身边的药童,“快,快去请薛公子!”

苏夏疑惑不已,这跟薛公子有什么关系?

难道‘他’要买熊胆?

“小兄弟,你今日来得巧,有位贵人一直想买熊胆,但始终没有买到。”

李大夫就差告诉他,此物有价无市。

苏夏自然听出话中之意,脸上也逐渐浮现出一抹笑意。

她当初路过其他县城时,打听过熊胆的价值,寻常年间,一颗熊胆可以卖到十两银子左右,最低也是五两银子。

后来她也曾问过同行的医官,据说京城的物价更高。

如今局势尚未安定,药材这一类的物资和粮食一样,溢价格外严重,熊胆有价无市,所以她手里这颗熊胆说不定能卖到二十到三十两!

价格方面她倒是不担心,她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买调料和药材。

八角、桂皮、花椒等如今都是作为药材使用,价格昂贵,且量少,若是不能买到药材,她卖熊胆也无用。

苏夏果断将自己想法说出来,“大夫,我能不能用熊胆换别的药材?”

“小兄弟要什么药材?只要是本店有的,都可以卖些给你。”

苏夏也没有隐瞒,将自己需要的调料以及其他药材全部说了个遍,但每个种类都要得不多,少的二、三两,最多也就一、两斤。

一斤花椒,即便是每次炒菜抓上一小撮,也能用几年。

像八角桂皮等香料大多产自南边,北边鲜少种植,价格自然也贵,胡椒更是堪比黄金。

她卖一个熊胆的钱,说不定只能买到两到三斤胡椒。

虽然她之前捡了丁忠大约五万两银票,还有一些金银珠宝首饰,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一次性用太多会暴露自己,她不会在一家店铺花太多银票。

尤其是金银珠宝等物,万一被有心人发现,她定会万劫不复。

她大部分时候都是用小面额银票亦或者碎银,这样决定着她每次囤货都不可能搬空商铺。

虽然麻烦了些,但小心驶得万年船。

饶是如此,李大夫听说他要这么多药材,还是有些好奇他买来作甚。

他颇为谨慎看着苏夏,“你要买这么多药材?”

“恕老夫医术不精,竟不知这些药材搭配在一起能治什么病?”

也不怪他多问一嘴,实在是因为前段时间也有人来药铺买药材,后来他才知道,那人不知从何处得知几味药相生相克,托人将药材买回去后,竟然将养父养母一家给毒死,一人意图霸占家财。

此事在城中闹得沸沸扬扬,后来还是那户人家出嫁的女儿还活着,在县衙门口敲了一日的鸣冤鼓,最终官府才将贼人捉拿归案。

自那以后,药铺都不敢随意将药材卖给百姓,生怕会惹上人命官司。

苏夏可不知道这些,她心想,能治什么病......治她嘴馋的毛病算吗?

“自然是买了吃!”

她担心大夫不愿意卖,连忙解释:“前些时日闻到别家在做吃食,实在是香得厉害,这一问才知道,原来用了这么多好药材。”

她凑到大夫耳边,煞有介事道:“这不,我猎了一头熊,想用些好药材一起炖一炖。”

至于具体怎么炖,就不是李大夫该考虑的事儿。

李大夫恍然大悟,原来是想炖熊!

他想了想,反正这些药材放一起又不会毒死人,倒也不用担心。

犹豫一瞬,很快便答应下来。

“这些药材善春堂都有,老夫这就让药童替你包好。”

苏夏乐极,连忙让李大夫给蛇胆熊胆等药材估价,不够的部分,她再用银票补足。

“熊胆二十两,加上赤灵芝等物,一共二十八两,小兄弟意下如何?”

苏夏知道这价格还算公道,正要点头,便听见一道男子的声音。

“四十两,这颗熊胆本公子要了!”

苏夏和李大夫同时转头看去,苏夏不认识来人,但是李大夫在县城多年,自然是认识的。

他脸上带着笑意,“邵公子,这颗熊胆已经有人定下——”

邵安毫不在意:“银货尚未两讫,这笔买卖便不算完成!”

他转头看向苏夏,上下打量苏夏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

“本公子出四十两买下这颗熊胆。”他颇为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