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那家店铺后,公孙衍不由得暗自苦笑,据他了解市场上四两重的夜交藤特选货,价格没有低于每棵一两三钱银子的,那家伙居然能以每棵八钱银子的价格给他,显然是折了本也要把生意抢过去。有如此商家躲在背后撬行,钟叔他们有生意做才怪。
公孙衍先是在镇子里荡了荡,目的是怕崔财派人跟踪,顺便雇了两辆马车,准备明天将货拉往龙城。
转了一大圈,公孙衍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卸掉面具,来到自己的店铺,此时店里只有俩伙计,钟仁出去谈生意购置药材去了。
见是东家到来,两位伙计连忙沏茶倒水,自然是十分殷勤,还端来果盘、点心,公孙衍摆摆手,让他们不用忙,坐下来说说话。两位伙计见东家态度和蔼,一团和气,也是放松不少。
三人没聊多久,就听见门外传来钟叔的声音,喊俩伙计出去搬药材,公孙衍也随即跟了出去,钟叔看见他先是一愣,随即便安排伙计该做的事情,之后俩人一起回到了屋中。
钟叔汇报说镇子里的货他都去扫了一遍,存货不多,他基本都买下来了。初步估算,藤三七能筹到一千二百斤左右,而百年九里香最多不到九百斤,两项合计超过了二千一百斤。
公孙衍知道这个季节并非这两种药材的最佳采摘季节,商家存货不多也可以理解。随后他问了一下钟叔的收购价格,钟叔说藤三七平均每斤约八钱银子,百年七里香则要二两银子一斤,由于他是“包圆儿”收购,又非紧俏药材,价格比平时低了许多。
公孙衍闻言大喜,叮嘱他最近若有人要货不要随便卖出,等他消息再定价出货。两人随后又商量了一些事情,并约好第二天在龙城附近的长亭见面,之后公孙衍就离开了。
第二天卯时刚过,易过容的公孙衍就牵着租借的马,来到了那家药铺门前,与他一起的还有两辆马车。
见到公孙衍,崔财立刻迎了出来,两人寒暄了几句,崔财就带公孙衍进去验货了,一般药材验货都采用眼观、手摸、鼻嗅和口尝的方式较多,但公孙衍仅凭眼观、鼻嗅就基本可以确认了。
验好货后,公孙衍把剩下的余款付清,然后就开始收货装车了。伙计在搬运药材过程中,公孙衍一直显得很着急的样子,不停地催促他们动作快些。崔财见状有些奇怪,他开口问道:
“楚公子这是要急着赶回去吗?”
“哪里,昨天晚上刚收到家中急信,说是急需两种药材,我还得赶去筹货。”公孙衍故作焦急的样子。
“噢,楚公子还需要什么药材?我们这里没有吗?”
“哦,只是定金不够,我今天把货送到龙城就可以去取钱了,家族在票号有存银的。”
“既然是这样,楚公子也不是外人,就付一千两定金好了,你看如何?”崔财是铁了心要做成这笔生意。
“好!那就多谢崔老板了,我们签约吧!”
崔财随即亲自去拿来纸笔和印章,都是生意场上的人,很快就拟好了契约,双方签字、画押,崔财还盖上了印章,并各自留存一份。在这期间,公孙衍还一不小心把那枚军令掉落在地上,“刚好”被崔财看见,他心里仅有的一点疑虑也瞬间消失了。
办理好这一切,公孙衍亲自押运货物上路。崔财则是暗中派伙计跟踪公孙衍他们,直到看到他们出了镇子向西北方向龙城驶去,那伙计才急忙跑回来报告,崔财这才真正放心了,赶紧去筹办货物。
公孙衍这里出了镇子,一路向西北方向驶去,直到接近中午才到达龙城附近。公孙衍远远望见长亭附近钟叔已在等候,公孙衍下马走进亭子内,给钟叔递了个眼色,两人装作不认识的样子。
公孙衍拴好马缰,就让车夫帮忙把药材卸在长亭里,说是一会儿有人来取,卸好货并结清工钱、车费后,公孙衍就让俩车夫回去了。
见两车远去,公孙衍走到钟叔面前,把上午与崔财的交易情况大致说了一下,两人随即商量好计谋,公孙衍让钟叔等在这里,他随后拍马赶去龙城雇车去了。
几里地的路程,公孙衍很快就赶到了,他下马步行进城,很快就在城内南门附近的车行雇到了两辆马车,付好一半车费并交代好运货的地点后,那两辆马车就赶去拉货了。
公孙衍则开始在城内寻找药铺。龙城是华辰国南部靠近青岳山脉的一座小城,坐落在龙脊山下,邽水镇也属于它的管辖范围。
龙城的规模比猖垣国南部城市长垣略小一些,但繁华程度却远胜于它。此时正是中午,街头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很是热闹。公孙衍很小的时候随父亲来过这里,时隔多年已印象不深了。
他在街上一边走一边观察,发现如他所料,街上的药铺果然不多,估计是这里距邽水镇不远,而邽水镇又距离有“天然药谷”之称的龙溪峡很近,许多商家都把店铺设在那里的缘故。
他一连走了几条街,仅找到了三家药铺,进去打听了一下藤三七和百年七里香的存货,都说不多,至多不过几十斤,最少的一家只有几斤的存货,而且价格不菲,几近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