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齐府,客堂里被重新布置过了,增加了许多座位,最上首坐着两位文吏打扮模样的人,是新城主派来协助镇长办事的,周敬武则陪坐在下首位置,另外还有三张空位,显然是留给镇长等人的。
被邀请的人都已经到齐了,并且已等候一段时间了。郑大明陪着他俩来到客堂门前,公孙志告罪一声抢先一步走在公孙衍的前面,他知道公孙衍喜欢低调,不想让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显得过于醒目。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动作,郑大明却看在眼里,心道这公孙家族显然是在保护公孙衍,心里对公孙衍的真实身份又多了一份神秘感。
郑大明哪里知道,公孙志把这段时间龙城发生的事都急信告知了家族,大总管密令他保护好公孙衍,尽一切为他提供方便,但无事不得去打搅他,弄得他也是一头雾水,不知这位族弟究竟是何等身份。
见镇长带着两个年轻人进来,众人不禁窃窃私语,郑大明推说是顺路去请公孙先生了,所以来得有些迟,让众人见谅。周敬武见公孙衍到来,不由得起身迎接,刚想让出座位,郑大明上前一步按住他,然后好像很随意地伸手让座道:
“公孙先生请坐。”
公孙志对众人以及上首位置两人拱了拱手,然后大模大样的在空位上坐下,公孙衍也在他身旁坐定,没有说话。
见众人安定下来,四大医学世家的人和镇中主要富商也已经到齐,郑大明起身先把上首两人介绍给大家,说是新城主派来协助办事的,众人纷纷起身或颔首致礼。随后郑大明说道:
“最近一段时间镇里和龙城发生的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了,闲话我就不多说了,我先给诸位通报一下奉命清点齐府资产的情况。”他拿出一张字条念道:
“去除以前在这里所有仆人的工钱支出,去除现有房屋不算,将齐府所有的药田、药材囤货、珠宝以及其它贵重物品变卖折成银票,加上齐府保险柜银票及商会寄存银票,齐府现有资产总共是三十二万九千七百五十三白银,另有六十贯铜钱。”
众人顿时惊呼声四起,郑大明摆了摆手,继续说道:
“陈城主考虑到这笔钱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本镇居民商户谋福祉,决定用这笔钱做善款,就在此处设立专门慈善会管理这笔善款,今天召集大家来就是商议此事后续的具体操作事宜。”
郑大明话音刚落,群情激昂,一时间欢呼声四起,纷纷感激和称赞新城主为人,那两名文吏也是与有荣焉,频频颔首。
这时,坐在靠近上首的一位老者首先发言道:
“城主大人此举,实乃我邽水镇旷古以来的大善事,齐家也为此事做出了巨大贡献,老夫建议,此处就叫‘齐福堂’,寓意与民齐福,也让后人饮水思源,知道这笔善款的来处。”
在场众人闻言,顿时议论声四起,这家伙建议还少吗?而且没有一条是对现场之人有利的,这“济善堂”设立,他们不但没有捞到好处,每年还要付出不少,一时间众人愤愤不平,正欲出言反对,哪知郑大明已起身拱手对公孙衍高声说道:
“衍公子提议的极是,我这就派人制定规则一一落实,既然衍公子还有事,我们就不多留了。”又转身对众人说道:
“好了,既然大家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大家散了吧!”
“请衍公子放心,我们‘贯众帮’定会支持‘济善堂’的一切事务,衍公子慢走!”周敬武此时也起身对公孙衍抱拳说道。
众人见状瞠目结舌,这是什么情况?两个镇里的“大佬”怎么对此人如此客气,事情就这么定了?怎么感觉其他人像是来陪场的。不过,还是有人看出其中不对,不由得多看了公孙衍几眼。
公孙衍对着郑大明与周敬武两人微微颔首,转身离去,公孙志也紧随其后离开了现场。
路上公孙志对公孙衍分外热情,询问家中是否有事情需要家族帮忙,公孙衍倒也没有过分推拒,说若真有事情自己不会客气的,两人在十字路口分开后,各自回到家中。
公孙盛与公孙瑶听见公孙衍回房,几乎同时找上门来,俩人最近似穿墙术、搬运术、传音术这等法术,修炼得已有小成,都缠着要研习御剑术、驭云术、火弹术、履水术等一些法术,而这些是不能在室内完成研习的,公孙衍又禁止他俩外出,只能让他带他们出去。
按着仙道经里记载的法术,达到筑基境就可以以气御剑、驭云进行短距离飞行了,而真要达到心有所想、御剑而飞的境界,须达到化神境以上才行。
其实,公孙衍与弟弟妹妹一样,也想出去走走,练习一些法术,他现在运功行气,凝气成线搬运一些物品已经驾轻就熟,但若想更进一步也是要出去,寻找无人之处不断地去研习。
公孙衍答应弟弟妹妹第二天就带着他们进山,他则要提前做些准备,包括购置一些掩人耳目的背篓、绳索、水袋、干粮等物。当然,最重要的就是桃木,公孙衍准备亲自用桃木制作三把木剑,供御剑用。
当天晚上,公孙衍把准备带弟弟妹妹进山的事情对娘亲讲了,风懿没有反对,她现在很相信大儿子,只是叮嘱他们要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