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词妄语 作品

第18章 避 虎 儆 猴

公孙衍首先想到的就是露宿地点的选择,除了满足树高叶茂的条件外,还要尽量避免在孤树上落脚;其次是气息,这次被狼群包围显然是嗅到了他的气息,若是换做猎豹他就凶多吉少了,其实他知道有一种名叫“蔽息草”的植物,可以掩蔽人体气息,但以前没有在意,他决定马上去采集一些用来掩蔽自己的气息。对了,“桉树叶、香茅草也要采集些,可以驱蚊避虫,”公孙衍自言自语道。

再就是武器,飞锥虽然锋利,穿透力强,但致创面小,没有飞刀的切割面大,若非命中致命部位,飞锥没有飞刀的杀伤力大。看来以后得锥、刀同练了。

经过这场与群狼的战斗,公孙衍信心大增,但也没有得意忘形,他没忘记逃掉的那两只狼,知道狼有睚眦必报的习性,趁着白天相对安全,先去寻找“蔽息草”,以便夜里露宿时用来屏蔽气息。

“蔽息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温暖湿润环境,光照充分的溪边时有所见。公孙衍前往山谷间的溪流边去寻找,途中他始终保持着警觉,但总是感觉有双眼睛在暗中窥视他,这让他心里有些不安,他尽量选择视野开阔的地方行走。

在溪边逆流而上寻找了一个时辰,终于被他发现一片“蔽息草”,见四周安静,他开始用砍刀迅速刈割,很快就收集到足够量的“蔽息草”。随后他索性逆溪流而上向上游行去。

之后几天,公孙衍先后遇见过毒蛇、上犬、蜥蜴、野猪等,在袭击他的时候,大多都被他一击毙命。只是遇见一头野猪时让他颇费了一番手脚,那家伙獠牙外翻、体型硕大,面相狰狞至极,见到公孙衍就冲了过来,让他有些手忙脚乱,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他急忙逃到树上才缓过神来。最终,他凭借灵活的身法,飞锥、砍刀结合才将野猪击杀。

此战过后,公孙衍愈加意识到近身搏击能力的不足,他暗忖以后不但要继续加强远程进攻能力,近身防守搏杀能力也要提高,他开始考虑用刀或剑,或是选择枪的问题。

这一天,临近黄昏时,公孙衍在山脚下的一处密林边缘处生火烤肉,此时他已深入东正山超过三百里,那种被暗中窥视的感觉已经消失,他心中暗喜,总算摆脱那两只灰狼的跟踪了。他不知道的是,很可能他已进入另一种猛兽的势力范围了。

不久,阵阵肉香味弥散在空气中,公孙衍食欲大开,他拿起一只烤好的羊腿,撒上佐料,开始大口撕啃起来,那外焦里嫩的口感,加上羊肉特有的膻香,让他大快朵颐。

吃饱喝足后,公孙衍熄灭炊火准备休息,忽然,他感觉后背有些发凉,四周出奇的安静,扭头望去,猛然看见十几丈远处趴着一只老虎,正在用和蔼的眼神望着他,没错,是“和蔼”的眼神!他心里机灵一下打了个冷颤,冷汗瞬间流了下来,他立刻腾身上树。

公孙衍倒也没有心焦气躁,只是紧跟后面追赶,他之所以没有特别紧张,一是那背篓中无甚紧要物品;二是如此近距离的在追逐中观察猴子的身法、动作,他认为机会难得。

几番追赶下来,猴子们始终难以摆脱,当那背篓传至一只老猴子手里时,它开始掏出背篓中的物品抛掷,以期转移公孙衍的注意力。它先是陆续抛出药草,见公孙衍不加理睬,它又抛出绳索、小铁锅,看公孙衍仍然没有反应,它有些急了,把背篓里剩余的干粮、肉干都纷纷抛给了同伴。

公孙衍见状也有些着急,他怕那猴子把那两本书弄坏。就在这时他看见崖壁附近有一只金雕在盘旋,脑子灵光一现,手中“嗖”的一声飞锥掷出,那金雕中锥而落,唳啸着坠入山谷。众猴也突然都停止了纵跃、奔跑。公孙衍嘴边露出冷笑,几个纵跃跳下了崖壁,落在山谷中的一块空地处,背手站立在那里。

没有多久,那老猴带领群猴来到公孙衍面前,双手把背篓递给公孙衍。公孙衍心里暗自偷笑,“杀雕儆猴”的计谋得逞了,他望了望背篓里面,没有伸手去接。

那老猴似是想到了什么,只见它对身边的猴子吱吱唧唧了几句,群猴纷纷散去,不一会儿工夫那些猴子陆续归来,手里拿着小铁锅、绳索和药草等物,交给老猴放入背篓内。老猴子又吱唧了几句,那些猴子欲将没有吃完的肉干和干粮也要放回背篓,被公孙衍呵声制止了。他挥挥手让他们离去,群猴如蒙大赦,一哄而散。

公孙衍又仔细检查了一下背篓,见除了干粮、肉干外基本都在,不由摇头苦笑,他现在是补给告罄,真的要打道回府了。

寻到金雕的坠落处,看到那金雕已然气绝身亡。公孙衍拔出飞锥,想起还没吃早饭,他拎着金雕迅速来到一处溪流旁边,就在溪边架锅烧水,开始给金雕割喉放血。待水烧开后,他把金雕放入开水中浸水拔毛,无奈锅小水浅,他折腾好久才洗净雕身,然后用匕首开膛破肚,清除内脏,清洗干净后开始烧烤。

这顿“早餐”有点儿费时,他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才烤制完毕,吃好后开始往回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