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里没来客人,左右无事,张清打开话匣子就说个不停,公孙衍也时不时地微微颔首,一副忠实听众的样子。
望着张清津津乐道,有些志满意得的神态,公孙衍心情复杂,心中颇有些感触,当年若无杀父之仇,且也有如此安身之地,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会成为家族药铺的掌柜吗?抑或是行医坐诊的医生?
说公孙衍现在举手间就能灭掉一座安化城也不为过,眼前的张清在他面前实为蝼蚁,而这种差距尽管有公孙衍自身努力的成分,但不可否认,命运中的磨难,也是成就他强大的原因之一。
公孙衍知道,比他更强大的人这世上大有人在,他在别人眼里也是蝼蚁一般的存在。容宇、青菡及其师傅们的存在,让他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张清的现状又让他觉察到了自己的自满;小女孩儿的事情更是让他想到了曾经的弱小无助。
这些事情串在一起,如醍醐灌顶一般,让公孙衍猛然警醒,意识到只有不断去努力变强,才能最终把控自己的人生。
想到此处,公孙衍脑海中涌起一种时不我待的感觉,再也坐不住了,他婉转地打断了张清的谈话,告诉他自己这次来是要采办一些药材的,他给张清写了一张清单。
张清接过清单仔细打量,发现这些药材虽然不常用,但他店里大部分都有,他连忙叫来伙计,以最低价格卖给了公孙衍,所谓亲兄弟明算账,这点儿规矩他们还是要遵守的。
公孙衍谢过张清后,背着大捆药材,转身离开这里去其它药铺置办药材去了。张清一直送他到门外,望着他离去的背影,张清摇头叹息,这时伙计过来问道:
“掌柜的,那是您的熟人吗?怎么像个采药的?”
“嗯,认识他有七八年了,当年他来咱们这里卖过药材,那药材很是稀有,当时他卖了很大一笔钱,让我羡慕的不得了,本以为他就此腾达了,不承想时至今日,看他的情形依然不怎么好呀!人呀!十有**不能如意呀!”张清感叹道。
公孙衍离开“安济堂”药铺后,又走了几家药铺,终于把材料置办齐全了,他随后又买了许多干粮、肉干,为长期“闭关”做准备,之后就肩背手拎,提着大包小裹离开安化城回到了“家”中。
公孙衍觉得在“家”中炼丹显然是不现实的,虽然场所隐秘,但气流不畅,他现在也算是“仙人”了,虽无烟气中毒之虞,但空气不流通、火力不足也炼不出好丹药来。
思考再三,他决定再寻找一个隐秘的地方炼丹,公孙衍突然想起他当年在这附近遇见劫匪的经历,当时他是把他们引到附近一处“穿心洞”附近的,然后利用地形优势击杀了他们。
公孙衍大喜,立即强行运气,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向丹炉中灌注全部真气,“呼!”的一声,丹炉陡然变成庞然大炉,霹雳乓啷撞到了许多用来炼丹的工具和材料,公孙衍更是被挤在了洞壁上,动弹不得,他霎时冷汗直流,心中叫苦不迭,他不知道如何让其变小的方法!
就这样僵持在那里,过了半个时辰左右,公孙衍感觉有些松动了,但身子还是无法抽出来,直到一个时辰以后,公孙衍才从缝隙中抽出身子,他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开始仔细打量这只银白色大丹炉。
只见炉身上“如意乾坤炉”五个大字格外醒目,由于丹炉已经缩小了,四周与洞壁接触的地方空出不小空隙,公孙衍试着推了推丹炉,纹丝不动,他不禁有些诧异,公孙衍现在的力气,虽不说力可拔山,但拿起上千斤的东西还是没问题的,这丹炉得有多重呀!
随着时间的延长,丹炉不断变小,一天后,丹炉变回了原状,公孙衍知道,这丹炉在使用过程中,要经常灌注真气才行,否则就会变小,觉得古人制作这玩意有些鸡肋,顿时失去了兴趣,不过,这家伙能瞬间变大,打架的时候可能起到奇兵的作用,这让他多少有些安慰。
其实,这丹炉一般要达到练气境以上才能运用自如,到那时,可以意念化气,一个念头就可控制丹炉的大小,此时的公孙衍又岂能知道这其中奥妙。
望着满地狼藉,公孙衍有些懊恼,许多物件和材料都损坏了,他又得去安化城购置东西,幸运的是黄铜丹炉没有损坏。
再次备齐材料和用具后,公孙衍开始全身心地投入了炼丹,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状态。
就在公孙衍专心炼丹期间,济水王国青丘山脉,青丘峰下青丘宫的广场上,一只巨大的驮鹰缓缓降落下来,一位身着月白色宽松衣裤的清秀少女随即跳了下来,她冲着驮鹰挥挥手,驮鹰上的武者对着少女一抱拳,顿了一下脚,那驮鹰唳啸一声又冲天而起,振翅向东飞去。
这少女正是青菡,山高路远,即使乘驮鹰飞行也用了近十天才回来,远低于她御风飞行的速度,但为了避免青岳宗等人的怀疑,她也只能选择低调出行。
见到青菡回来,青丘宫广场上的一名执事连忙高呼:
“宫主师妹回宫!”
声音霎时间传遍广场附近的大小宫殿、亭台楼宇,听到那执事大呼小叫,青菡的眉头微皱,似是不喜,但她也没多作理会,迈步向青丘山峰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