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些认识以后,公孙衍恍然明白灵魂就是一种能量,只不过它是一种特殊的能量,他干脆把它称作为“智能”,其它的能量他都称作为“散能”。
公孙衍认为智能属于轻清之能,为阳属性;散能则清浊皆有,阴阳兼具。
他还认为只有智能与散能相融合才能形成生命,而没有智能参与的散能之间的相互融合,就构成了世间没有生命的万物。
想明白了这一点,公孙衍认为修炼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掌握能量与生命体之间能够可逆转化的“聚散”之道!
一旦修炼成功后,“聚”则成人!散则成魂!能在世间腾云变化,水火不惧,雷电不侵,在世间畅行无阻!
公孙衍决定以后把修炼重点,转为掌握探索“炁”的“聚散”之道上,他首要任务就是识别自身的元神所在,并把他从体内“提炼”出来。
他意识到,只有修炼出自身的元神,才能修炼出真正的我,从而让灵魂独立。
目标明确后,公孙衍对自己的修行之路更有信心了,修炼方向也更加明确了。
随着弟弟妹妹境界的晋升,公孙衍也结束了悟道的过程,他先给弟弟妹妹布置一些作业,让他俩“稳固”境界,尽管俩小家伙在此之前就掌握了一些练气境的基础功法。
公孙衍随后去附近山里弄来一些蔽息草,交给胥姨让她指挥仆人在内院种植。
娘亲那里,他也悉心指导,争取早日达到筑基巅峰境界,进而晋级练气境。如此一来,全家人的寿命均可以长达五百岁,他可以有充分时间去寻找“仙籍牌”。
不过,公孙衍也没忘记手头上的事情,元月初十刚过,公孙志与公孙奇就赶了回来,他们立即来到公孙衍府上给婶娘拜年,还顺便带来族长的问候和礼物。
公孙衍当晚就在镇上“醉龙轩”设宴,招待公孙志夫妇和公孙奇,钟叔一家也在邀请之列,酒宴期间,几家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自不必说。
自从范启山把他领入范家祖上留下的炼丹房后,公孙衍的眼界大开,算是对炼丹之道有了真正的认知。
就拿丹鼎一事来说,他以前接触的都是炉鼎一体的炼丹炉,而范家的炼丹工具中,炼丹炉与丹鼎显然是分开的。
炼丹炉只是用来提供加热的工具,其在炼丹过程中虽然重要,但作用远没有《仙道经》中所描述的那么玄妙,有些炼丹师甚至在地上直接挖坑建灶、埋锅炼丹也能制成丹药。
如此看来,他指环中那只炉鼎一体的“如意乾坤炉”,十有**是用来“打架”的。当然,若是需要高温炼丹,此炼丹炉估计会派上用场。
公孙衍意识到,炼丹过程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丹鼎,也就是后人所说的“反应器”,其次才是为反应器提供热量的装置。他仔细观察范家先祖留下的这些丹鼎,准备以后按照样式打造几个自己用。
除此以外,他把丹房里的各种工具都仔细琢磨一遍,结合“万毕术”中的记载,弄清楚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为以后完善自己的炼丹房设施做准备。
期间,公孙衍还成功炼制了“定魂丹”。
匆匆五日过去,公孙衍又返回了邽水镇。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每隔一个月左右,公孙衍都在邽水镇、都城和安化城这三点之间奔波一次。
当然,大部分时间他还是躲在自己的东厢房里修炼、研习法术,炼丹的事情则主要放在了范家的炼丹房完成。
这段期间,随着他对修仙的领悟和深入,公孙衍的境界不断提高,但他自己没意识到,他已经在自己的修炼之路上越走越远,而逐渐偏离了“正统”的修仙之道。
公孙衍现在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研究“聚散”之道上了,而且收获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