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仨随即离开学院,回到“状元楼”,来到预定的套间放好包裹后,俩小家伙洗漱一番,三人一起来到二楼餐厅。
公孙衍让他俩随便点菜,并要来酒和饮料,庆祝他俩结业,并顺利完成考试。
按照惯例,济水学院正常放榜日是正月初八,今年虽然出了点儿意外,但既然预科生没有收到延期的通知,那应该也不会变动。
此时,已是腊月二十五了,距离放榜日只有十几天的时间,虽然按照哥仨的能力赶回邽水镇的时间足够,但若想赶回来就错过日期了,公孙衍告诉俩小家伙今年就在这里过年候榜。
俩小家伙神色黯然,均是有些想家、想娘亲了,但想到今年还有哥哥陪他们过年,若是考取了济水学院,他们还不知是否有假期回去过年呢,心里也就平衡了许多。
公孙瑶稍稍郁闷了一会儿,又开始活泼起来,她不停地向公孙衍讲述预科期间的见闻和她认为有趣的事儿,公孙衍与公孙盛则大部分时间当听众,公孙盛偶尔还插几句话,解释或纠正她说的话。
接下来的几天,公孙衍带着他们在王城里到处转悠,楚官的模样王城无人知晓,因此他也不避讳什么。
公孙瑶每次经过王城内城门时,都要伸头往里张望,显然她是想进去看看的,公孙衍一时有些犹豫。
他是有三王子令牌的,带两个人进去应该没问题,但他怕万一守卫士兵上报,让三王子得知他在王城,会带来很大麻烦,他想想还是算了。
倒是途经“聚英楼”时,他带着俩小家伙上去大吃了一顿,哥仨就在二楼大厅就餐。
望着装修得富丽堂皇、宽敞气派的大厅,公孙瑶嘴里啧啧称奇,她背着小手在里面到处转悠,真要是让她知道哥哥居然在这里有股份,她还不得惊掉下巴来。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的,不觉间很快就到了放榜日。
放榜这天,公孙衍给俩人都换上了新衣服,吃过早饭后,公孙衍并没有租乘马车,而是选择了步行,走出鹰稚镇,路上像节日一样热闹,又是人潮涌动、一派“喧喧车马欲朝天”的景象。
晚饭就在状元楼用餐,公孙衍让伙计把酒楼的招牌菜都上来,最好的酒也拿上来,虽然娘亲与其他亲友都不能亲临现场,但长兄如父,公孙衍就做主给弟弟妹妹摆“鹰扬宴”,以庆祝二人高榜得中。
接下来公孙衍开始为两人长达五年的学习做准备,他先是带着他俩在镇上买齐了各种学习用品,又去王城购买了一些衣物。
考虑到他俩还处于长身体的发育阶段,衣服不能买得太多,够平时换洗用就行。
虽然考试前三名可免五年的全部学费和食宿费用,但公孙衍还是拿出两万小额银票,每人各一万两,叮嘱他们务必仔细收好。
这些钱足够他们用到毕业了。公孙衍思考再三,还是拿出了三王子给他的“聚英楼”股东契约,交给公孙盛,随后叮嘱道:
“小盛,我不久就会离开王国的,哪年能回来还说不定,但我回来时你肯定是男子汉了!以后家里的事情你要多上心,这是咱们前几天去那家酒楼‘聚英楼’的股东契约,你们若是真遇见了过不去的关,可以找那里的掌柜,找到一位叫韩铭的大哥,他会帮助你们的。”
“啊!原来哥哥是那里的老板呀?”
公孙瑶惊叫道。
“哪里,那是三王子的产业,是他硬塞给我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随便去麻烦人家,你们记住了吗?”
见两人点头,公孙衍似是想到什么,他又掏出那块金令,交到公孙盛手里说道:
“这是三王子的金令,可以进出内城的,也不能轻易使用,切记!切记!”
公孙衍还把他与范启山家的交情,以及他在安化城的地位,都与公孙盛和公孙瑶说了,叮嘱他们这些都是人脉资源,他不在的时候,他们完全可以去联络一下。
当然,最好是他们自身能迅速成为强者,毕竟有太多的事情,是不能指望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