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

抱着好奇心过去打探,才知道邮局有一个寄给堂妹的包裹。

作为堂姐的女主顺其自然代拿了包裹,也就看到了包裹里的信件。

对于信里所说的内容,女主是有点眼红的。

她在乡下没日没夜的劳作,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而她的堂妹,那个幼年时就失去父母的孤女,不仅在城里享尽清福,还有一份羡煞旁人的娃娃亲。

凭什么呢?

因为女主潜藏的嫉妒,再之后的剧情就以女主的视线展开。

包裹是堂妹的未婚夫寄来的,信里让堂妹去部队完婚,结婚以后肯定要随军,城里的工作让堂妹自行处理。

看完信件,女主觉得不公平。

早死的二叔二婶为堂妹留下了这么一份好亲事,可偏偏堂妹是个无福的,竟然早早就丢了小命。

不过,再一想自己的处境,女主心底的不甘更甚。

她在家里爹不疼娘不爱,兄弟姐妹关系也不睦。

与其在乡下磋磨岁月,倒不如顶了堂妹的婚事,也算全了两家长辈的心愿。

这个念头一出,女主自觉是良善的。

看看,为了不辜负二叔二婶的好心,她都勉为其难赔上了后半生,又怎么不算是一种善良呢?

......

堂妹和她的未婚夫是双方长辈定的亲事,说是娃娃亲也是合适的。

因为工作的变动,卫父卫母留在了毛纺厂工作,堂妹未婚夫一家则调去了别的城市。

长大后的堂妹未婚夫,顺利参军入伍,又经过战火的洗礼功勋卓著,还在部队大放光彩。

事业有成,又到了年纪,就遵循父母的叮嘱,写信让堂妹去部队驻地完婚。

原本是喜事一桩,可堂妹人都没了,这桩婚事总要落在一人身上。

女主觉得,这个人为什么就不可以是她呢?

所以,暗自做好打算的女主,选了家里没人的时间,包袱款款踏上了去往部队驻地的路途。

作为书中的女主,自然不会是软包子设定,在寻找堂妹未婚夫的路上,各种大显身手。

又是抓人贩子,又是救助晕厥的老人,不管迎来多少磨难,总能化险为夷,顺风顺水。

得到了周围人的大力夸赞不说,还为她在踏入部队驻地之后,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一段,洋洋洒洒写了能有几十章。

把女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做事风格,凸显的淋漓尽致。

可见,作者是个女主吹无疑。

第12章 改变剧情走向

女主要回城,堂妹的离去就很合情合理,要不然怎么引出剧情?

所以,自始至终,堂妹都是原文中寥寥几笔带过的路人甲,还没混进正文,炮灰女配都算不上的小可怜。

作者设计堂妹的存在,估计就是为了引出男主。

男主一出场,作为引子的路人甲堂妹,自然到了下线的时候。

也是书中,最早下线的路人角色。

到了部队驻地,女主向堂妹未婚夫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得知未婚妻病逝,堂妹未婚夫心里说不上难过,但就是有一股郁气无法发泄。

那个小姑娘,是他幼年时两家父母定下的亲事,他没有反对,就是对那个小姑娘也有隐藏的想法。

可如今,小姑娘竟然没了,呵!

得知了这样的噩耗,堂妹未婚夫只是恍惚了片刻,然后又飞速的调整好情绪。

他不仅仅是小姑娘的未婚夫,还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者,不该沉浸于个人情绪。

恢复正常的堂妹未婚夫,看在小姑娘的面子上,给女主介绍了部队小学老师的工作作为酬谢。

既然是女主,自然是凭借自身的实力,拿下了这份工作。

有了留下来的理由,女主就把视线放在了堂妹未婚夫身上。

她一个娇滴滴的大美人,就不信拿不下一个糙汉子。

事实证明,女主的光环有用,但只限于别人,堂妹未婚夫没有受到半点影响。

女主为此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可以说,这一段就是书中女主形象设定上的败笔。

即便后来堂妹未婚夫因公殉职,这一点也成了许多读者的槽点,纷纷在评论区义愤填膺。

既然要有另外的男主,怎么就不能在女主去军营的路上,给两人来一段偶遇或者是英雄救美?

这样的剧情难道不香吗?

只要撇开女主纠缠堂妹未婚夫这个槽点,怎么样都好,干啥非要和堂妹的未婚夫纠缠?

可笑的是,又为了男女主感情的纯洁,在剧情中途把堂妹未婚夫给写死了。

作者是不是有病???!!!

等等之类的留言不胜枚举,评论区那一块都要比作者的正文还热闹。

卫诗云被冻死的那晚,正是在评论区看热闹起劲,要不然也不能来的这么顺利。

......

堂妹未婚夫下线以后,主线剧情回归了正途。

男主在外保家卫国,女主在家属院打怪升级,各自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