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9

,人家马上就要高中毕业。

就因为这样,凌晓珍的朋友几乎很少,因为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她超车。

如今不过才17岁的年纪,就已经高中毕业参加了工作,在县城的供销社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售货员。

要是社会情况允许,妥妥的顶层学霸无疑。

所以,说起凌晓珍虽然有自豪,但李秀娥更多的是头疼,就因为这姑娘躲避相看的速度实在是快。

这不是前段时间,有媒婆看凌家小闺女毕业了,就兴冲冲跑来说亲、

说男方这儿好那儿好,反正哪哪都好,说那就是凌家小闺女的良缘。

本来,身为老母亲的李秀娥也是这么想的。

哪知道,得知李秀娥想法的凌秀珍,隔天天没亮就偷溜出了家门,再回来的时候就带了一封县城供销社的入职介绍信,还是盖了公章的那种。

介绍信一亮,李秀娥也歇了给闺女相看的心思。

哪知道人家媒婆不撒手,就觉得凌家小闺女这么聪明,生出来的孩子指不定能有多聪明。

就为了生出聪明的孩子,来凌家的媒婆就更多了。

搞得凌晓珍非常烦躁,这才包袱款款去了县城,住到了供销社的集体宿舍。

得知凌晓珍去县城上班,那些络绎不绝的媒婆才消停了,才让凌家有了缓口气的机会。

这会儿再提到糟心小闺女,李秀娥都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大概的叮嘱卫诗云几句。

“看见你小妹,就当看见了小时候的卫国。”

“那性子真是一样一样的,说起她我就头疼。”

两句话介绍完凌秀珍,李秀娥摸了摸凌卫国的额头,确定人没发烧,才拉着凌保家的袖子离开了病房。

“你俩晚上没吃饭,我和保家去医院的食堂,看看有没有吃的。”

等再回来的时候,两人手里拎着饭盒。

“医院的食堂早关门了,我们是去亲戚家带的饭,人家刚好煮了干饭和肉菜。”

“你俩吃完了就把饭盒放床头柜上,等我明天来了再收拾。”

叮嘱完卫诗云和凌卫国,李秀娥才和凌保家回家去了,说不定可以赶上大队里的大锅饭。

等人走了,病房里的两个人也没有多话,低着头一个劲的扒饭,实在饿惨了。

等填饱了肚子,病房里又没有别的病人,卫诗云才问起李秀娥说的去亲戚家带饭的事。

“咱们家在公社还有亲戚?”

真要有亲戚,上次干嘛还要去曹家借车?

见卫诗云一头雾水,凌卫国压低声音小声解释着。

“医院附近也有私人开饭店,只要小心点别被人抓到就好。”

“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去外面买饭吃。”

禁止私人开店这是事实,但总有那胆子大的,会自己偷摸招揽生意。

只要没被人逮到,也是一项不错的营生。

听完凌卫国的解释,卫诗云才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原来这就是所谓的灯下黑。

不过,只要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这种形式的存在问题应该不大。

两人一直聊到了半夜两点,等当天的液体都输完,才叫医生过来拔了针头。

一觉睡到大天亮,是李秀娥进到病房喊人,还在睡觉的凌卫国和卫诗云才醒过来。

一个是昨天输了液体,犯困就很正常,一个是陪着输液,睡得太晚了,所以两个人一大早都没有醒过来。

要不是李秀娥喊人,估计能一觉睡到中午。

见两人醒了神,李秀娥才笑着打趣。

“你俩赶紧收拾收拾起床,一会儿晓丹他们几个就该到了。”

“昨晚还在说他们,我从医院回去你们猜怎么着,人家姐俩就在晒谷场等大锅饭呢,也是没把我笑死。”

“以前,每次看见大队的人都恨不得绕路走的姐俩,昨晚和人家做大锅饭的大娘们聊的火热。”

“我估计是人家夸卫国了,要不然早甩脸离开了。”

家里和队里人缓和了关系的事,凌家还没传信给凌晓丹和凌晓珍。

所以,看见两人和队里的大娘聊的火热的时候,李秀娥恨不得把眼珠子抠出来。

听见李秀娥打趣,卫诗云不紧不慢下了床。

“妈,你怎么这么早就来了?队里的大锅饭好吃吗?”

“可惜我没有口福,真的很想见识大锅饭长什么样。”

大锅饭这个词汇,还是上辈子的卫诗云,从老一辈的嘴里听说过。

都说气氛怎么怎么活跃,场面又是多么多么热闹,唯独没人讨论大锅饭的味道。

因为没有得到答案,现在正好说到这个话题,卫诗云就想顺嘴一问。

不等李秀娥回答,就有一道清亮但又夹杂着柔和的声音传来。

“弟妹,这是想吃大锅饭了?”

“真要想见识,就等卫国这臭小子伤养好了,咱们回家自己整一锅。”

卫诗云抬眼看去,就见一个和凌卫国有三分相似的女子,左手拎着一兜子吃食,右手抚着肚子走进了病房。

整个人给人一种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