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3

来。”

父子两个调侃的时间,曹家其他人也一窝蜂进了堂屋。

其他人都是笑脸盈盈,唯有曹家二儿媳沉着脸,看谁都不顺眼。

看她这样,曹老爹抽了一口焊烟,才悠悠的开口。

“听见了吧,卫国小子已经结婚了。”

“看看人家媳妇的穿着打扮和气度,就不是你妹妹能比的。”

“早点歇了心思,要为了娘家妹子的亲事惹恼了文泉的朋友,我把你们一家子都分出去另过。”

“老二,你也记着点。”

说完话,曹老爹顺势把旱烟杆在桌子上敲了敲,倒出里面的废料,就准备把烟杆收拾了睡觉。

曹家二儿媳听了公爹的话,嘴巴张张合合想说些什么,却在自家男人的怒目而视中闭上了嘴。

算了,明天再去娘家说一声,这婚事也是没戏。

那凌家小子也真是,结婚大事着什么急,就不能等回老家了再说?

害她给娘家吹了牛,说要给侄女介绍一门顶顶好的亲事,现在白瞎了吧。

......

曹家发生了什么,已经在回家路上的凌卫国和卫诗云不知道,两人只是说说笑笑的尽力赶路。

“卫国,我回去也喊爹娘吗?”

“喊爸妈行不行?感觉喊爹娘有点不习惯。”

卫诗云趴在自行车前边的把手上,眼神死死盯着黑乎乎的土路,就怕凌卫国把她摔在路边的沟沟里。

即便这样,想问的问题也没下。

南城那边都是喊爸妈,北城她只在家属院和医院待过,有喊爸妈的,也有喊爹娘的。

这次跟凌卫国回老家,入乡随俗的道理虽然懂,就怕喊劈叉。

早些年,公婆一家都是在城里生活,想来也不会介意这个吧,卫诗云想。

骑车的凌卫国闻言轻笑一声。

“随你的习惯,想喊什么就喊什么。”

“当初刚回大队的时候,我们兄妹也是喊爸妈,后来被大队里的人带偏了。”

“爹娘说,在家就按照老家的习惯称呼,要是在外面想喊什么就喊什么。”

就是一个称呼,不管是爹娘也好,还是爸妈也好,都是对父辈的尊称。

听凌卫国这么一说,卫诗云也就想开了。

那就按照她的习惯喊爸妈,要不然,哪天嘴瓢喊错了称呼,可真是极致的尴尬。

两个人有说有笑,没用多长时间就到了家门口。

卫诗云在月光的余晖下,看清楚面前的建筑是一座小院。

占地面积挺广,比在家属院的院子,还要大上一倍不止。

凌卫国推着自行车不方便,是卫诗云上前敲的门。

‘砰砰砰’

‘砰砰砰’

‘砰砰砰’

连着敲了三次,才有声音从院子里传出。

“谁呀?”

第87章 凌母误会

乡下人睡得比较早。

一来,乡下没什么娱乐活动。

再有就是,第二天还要下地干活,早睡早起精力才能跟得上。

生活在乡下的凌家人也是一样,九点多都进了被窝。

李秀娥和凌大山正在闲聊,说的就是老儿子凌卫国的婚事问题。

早些年还在城里的时候,给老儿子和卫家闺女订了娃娃亲。

眼看老儿子25岁了还没成家,凌家老两口着急的不行。

在乡下,25的小伙子都当爹了,有些结婚早的娃娃都有两三个了。

偏凌卫国25岁了还没成家,凌家老两口着急也很正常。

反正也睡不着,夫妻两个就在被窝里闲聊。

“大山,老儿子和卫家丫头这事,你有什么想法?”

“真要让儿子这么等着?”

对于卫诗云的印象,李秀娥其实已经很淡了,依稀记得,小姑娘是个听话乖巧的。

但过去了十多年,人都是会发生变化的,更何况是在大伯手里长大的孩子。

要卫家人有了别的心思,他们也不能让儿子吊死在一棵树上,总是要传宗接代的。

听到李秀娥的低语,凌大山难得沉默了一瞬,然后才表达了他的看法。

“婚事是早些年定下的,要是大勇两口子还在,这婚事指定没跑。”

“大勇两口子是什么样的人,你又不是不知道。”

提到大勇两口子,凌大山就忍不住叹息。

多好的两个人,怎么就死在火灾里了?

真是老天不长眼!

但对于李秀娥的问题,凌大山就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

“大勇他哥是什么性子,咱们也不熟悉。”

“定好的婚事人家认不认,咱们都得有了确切的消息,才能为儿子打算。”

“要人家真不想结亲,再给老儿子说亲事就没问题,要人家还有这个心思,咱们又给老儿子订了亲事,那这事就是我们的不对。”

不管怎么说,这事他们家是不好做决定,要不然影响的可就是老儿子的声誉。

夫妻两个嘀嘀咕咕,一半是担忧老儿子娶不上媳妇,一半是担忧卫家那边会不会有什么变数。

长吁短叹的时间,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