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会儿,饭店生意一日比一日红火,她怕说了二房这边再有别的想法。
就一直在等一个契机,想让两边都没有什么顾虑。
在卫诗云看来,荷花饭店的如今的生意规模,还是有点太小家子气了。
毕竟,厨艺在那里放着,这就是很好的招牌。
这会儿,赵荷花提到开分店,遇到了店铺盘不下来的危机。
在卫诗云看来,这就是最合适的契机。
既不占老店的便宜,又能在荷花饭店占一股,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
说好了协议的事,卫诗云才问起新店的地址问题。
“嫂子,你说看好的新店位置,是在哪一片区域?”
如果可以的话,卫诗云还想走吴宗文的路子。
都是老熟人了,再说她这是送生意上门,又不是平白索取什么好处。
即便是给了优惠价,想来两边都不吃亏就对了。
听到卫诗云的询问,赵荷花就说了她的想法。
“就在南大街那一块。”
“我看那边客流量大,有的都是些小商铺,还没什么大点的饭店入驻。”
“市场都是要占先机的,我就相中了那边的人流量。”
赵荷花所说的南大街,现在还没开始大的动作。
那里的居民楼较多,大部分还都是家属院。
要是能在那一片开店,确实不用愁客流量的问题。
“嫂子,你这个想法就很好。”
“你把相中的铺面位置告诉我,年后我找人去问问情况。”
两人一来一往,就说好了新饭店开业的事。
最后,卫诗云又说了,厨师培训的事。
“嫂子,你要想好了开分店,就提前把厨师培训出来。”
“现在的老手艺人,大部分都没有比较好的待遇条件。”
“你只要能开出合适的价格,挖几个大厨也是好的,总比自个儿培训省事。”
说起开分店的事,卫诗云就想起来,很多年代文里都有被埋没的大厨。
手艺都是有的,就是有点怀才不遇。
年轻的时候,没赶上好的世道。
临老临老,家里一窝鸡毛蒜皮的事,就更顾不上一身的好手艺。
再加上,现在的大环境才好点,就更没有自己开店的想法了。
卫诗云就想,与其浪费一身手艺,不如招揽到身边做事。
开饭店,最主要的就是厨师的手艺。
只有好的手艺,才可以解决最根本的回头客问题。
只要饭店的名声出来了,哪还愁什么赚钱的事。
赵荷花可不知道,卫诗云有这么多的想法。
只是,在听了她的说法以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说的有点道理。
真要开了分店,只她一个人忙碌后厨的事,那确实是忙不过来的。
又没有分身术,也做不到兼顾。
要像是卫诗云说的那样,高薪聘请资深的大厨,那不就直接解决了这个根本问题?
有了主厨,再聘请服务员这些,那就根本不是问题了。
“弟妹,我觉得你说得对。”
“等正月十五过了,我就去外面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擅长厨艺的大厨。”
“只要味道好,我这边是没有问题的。”
见赵荷花答应了,会考虑招聘大厨的事,卫诗云对新店的开业就更放心了。
只要挖掘出资深大厨,饭店的生意根本不带怕的。
如果以后,出现了有人高价挖墙脚的事。
那她们就直接许以股份分红,让大厨就是想走都舍不得走。
毕竟,再不会有人像荷花饭店一样,会用股份分红这样噱头,来留住店里的厨师了。
这样一来,饭店的必备人员,算是解决的七七八八了。
至于财务上的事,卫诗云没想着插手。
毕竟是妯娌,赵荷花也是个直接的人,没必要叮嘱的太细。
要不然时间长了,什么妯娌矛盾,什么婆媳矛盾,肯定都会接踵而来。
再说,在卫诗云看来,她又不指着饭店股份生活。
聊完了开分店的事,见李秀娥有点跃跃欲试,卫诗云就示意她畅所欲言。
只见李秀娥轻咳嗓子,又瞅了瞅凌大山那边,才笑眯眯的说了开水果店的事。
“诗云丫头说,要给我们老两口,开一间卖水果的店铺。”
“我们老两口闲着也是闲着,总要把老胳膊老腿动起来。”
“要不然,都快生锈了。”
听到老两口也要做生意,赵荷花原也是非常赞同的。
她公婆在大队里的时候,本来就是性子火爆的人。
也是为了带孙子孙女,才把脾气慢慢收了起来。
如今有事做,想来也是会畅快些的。
不过,开店这事,可不能让弟妹一家承担。
都是凌家的子孙,没道理她们一家就要区别出来。
“妈,你和爸开店这事,我也是赞成的。”
“但是这费用,可不能让弟妹一家承担。”
“以前是没那个条件,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条件,总要让我们孝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