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

“我父母,算是偏心吧,但偏的是我两个哥哥和弟弟。”

“我这个儿子夹在中间,上面有哥哥姐姐,下面有弟弟妹妹,在家的存在感很低。”

“入伍以后,我的情况家里人都不知道,只以为我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兵,也没问我要过孝敬。”

“年前回家探亲,是我父母写信叫我回去的,回去也没别的事,就是提出了分家,我现在是单独一个户口。”

说完这些,宣维松也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就觉得有一股委屈跃跃欲试。

都是家里的孩子,就因为他是夹在中间的那一个,分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分到。

说句残酷的话,就相当于是净身出户。

就像他父母说的。

“松子,你是国家的人,吃喝都有国家负责,家里的这些家当就不要争了。”

“分家以后,你就在部队好好发展,家里也不盼着你帮衬。”

“等我们老了,你其他兄弟们都会照料,也不用你负责养老。”

“你能把自己照顾好,我们就放心了。”

第181章 表白心意

宣父宣母会这样说,只因为早些年宣维松出生的时候,有游方和尚上门预言。

‘此子出生,克父克母克亲人,是你们家的祸端。’

‘只待此子长大成人以后,一家分成两家,方可平安化解。’

那会儿的人都迷信,听了游方和尚这样说,宣父宣母只有害怕的份,哪里还会有什么慈父慈母之心。

就一直遵循批言,把宣维松养到16岁,就迫不及待送去了部队。

说是送了儿子当兵,实际上就是为了避难。

就连‘宣维松’这个名字,还是原来的老村长看不下去,遵着族谱的顺序给起的。

宣家人原本以为,只要国家管着宣维松的吃穿住行,他们家就能躲过一劫。

哪知道,从年前的三月份开始,宣家人就陆陆续续生病,大病没有但小病不断。

也是因为这场病,让宣父宣母心里的侥幸散的干净。

既然,这个儿子从来都不属于他们家,还不如直接弃了。

病好以后的宣家人就一直往部队去信,而那个时间,宣维松又去外面出任务不在。

回来收到信的时候,已经是9月份了。

等部队里的事情交接完毕,宣维松这才回了一趟家,接受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分家。

说是分家,其实只是把宣维松分出而已。

之所以没有断绝关系,也是宣父宣母心存侥幸,万一这个儿子以后出息了,说不定还能沾沾光。

宣维松可不知道宣父宣母的心思,只是很平静的在分家文书上签了字。

看到宣家这么不要脸的行为,大队的人义愤填膺。

家里出一个当兵的娃子,这是多少家庭盼都盼不来的。

这宣家竟然把,这么好的娃子单独分了出去,以后怕不是要后悔。

别人的想法终究是别人的,一点没有影响到宣家分家的举动。

分家文书生效以后,高兴的不止是宣父宣母,宣维松的哥哥弟弟更是乐开了怀。

一个打小就在家里没有存在感的人,分出去就分出去了,还少了一个人跟他们分家产,想想就开心的冒泡。

此行的目的已经完成,宣维松拿着分家文书转身就走,对宣家早没了任何眷恋。

至于得知宣家分家一事的游方和尚,早已经是个古稀老人,听闻消息后也只是讪讪一笑。

都是年轻的时候不懂事,一不小心闯下的大祸,既然分了也就分了吧。

......

返回部队的宣维松,就遇上了当前正在直面的凌家人。

明显,此时的凌家人,还不知道发生在宣维松身上的旧事。

只是在听到他说一个人一个户口的时候,一个个脸上闪烁着隐隐的笑意。

分家好啊,分了家那就是两家人了。

要是凌晓珍嫁进宣家,就可以直接当家做主,还不用怕被宣家人找麻烦。

就算将来有一天,宣家人后悔了,或者想在宣维松身上刮点好处,到那时他们既占理又占情,还怕个毛线。

想通了这些,李秀娥等不及凌大山磨叽,看向宣维松的时候满眼慈爱。

“宣同志,你这家分的好。”

听李秀娥这样说,在等待死刑宣判的宣维松,猛的一下坐直了身体。

平放在膝盖上的双手,一瞬间握成了拳头。

那双满是灰暗的眼睛,也在这一刻散发出了夺目的光彩。

是他听错了?宣维松心想。

要不然,怎么听到婶子的夸奖?

这家分的好的意思是,不嫌弃他是没有长辈帮扶的人?

可是,按照正常的人的逻辑,不应该是家里人越多越好?

只有家庭兴旺,以后的后代才能有照拂的人。

可......

为了确定他没有听错,宣维松又瞄了一眼凌晓珍以后,才对着李秀娥和凌大山开口确认。

“叔,婶子,不觉得我孤身一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