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2

间有矛盾。

也能给凌晓珍解释清楚,租院子是以家庭为单位,她一个人也不好住一个院子。

凌晓珍自然知道李秀娥的担心,满不在意的摆摆手。

“妈,这你就想多了。”

“我又不像二哥小哥拖家带口,自然是要住到学校的。”

“不过,你要在小哥家给我空一间屋子出来,等我周末休息的时候,就可以出来住一住。”

知道凌晓珍是这个打算,李秀娥就没再劝了。

她小闺女这驴脾气,但凡是做好了决定,那就没有更改的可能。

既然能说出这番话,那就一定是打算好了的。

这样也好,有空出来住一住,一家人的关系才能处好。

至于宣维松和凌晓珍的相处问题,李秀娥也不打算当着人多的时候询问。

等空闲了,偷摸问一问就成。

如今,她闺女不仅仅是她闺女,还是别人的媳妇和当家人。

.....

晚上凌卫国下训回来,就知道了他媳妇和他妹,考上同一所大学,还是首都最好大学的消息。

一番恭喜以后,全家人商量给老家的凌保家去信。

至于为什么不打电话,呵,向阳红大队还没有通电。

电都没有,哪来的电话线。

写给凌保家的信里,重点说了几个事。

已经在首都租好了院子,他们一家是独门独户。

但房租是卫诗云帮忙垫付的,让他们到了首都别忘了还房租钱。

再有,老家的东西全部打包好收起来,让大队长有空就过去看看。

也不乏有那手脚不干净的去偷东西,经常过去走走也能震慑宵小。

最后,叮嘱凌保家去首都的时候,一定要看好家里的孩子,火车上的人贩子贼多。

第227章 带着公婆孩子上大学

收到信的凌保家一头黑线,他是那种眼皮子浅的?

明知道是弟妹出钱给租的房子,真要不要脸皮的住进去,那他这张老脸还要不要了?

作为一个给儿女树立榜样的好父亲,凌保家觉得,是该提前把房租单独放出来。

等在首都碰面,第一时间就把房租给了。

要不然,再给忘了,那这黑锅不背也得背。

知道信里内容的赵荷花,也免不了打趣凌保家几句。

随后,两人就开始紧赶慢赶收拾行。

这一趟走的可是远路,能带走的都要打包带走,要不然放老家都浪费了。

还有爸妈交代的事,也得和大队长通个气。

......

凌保家在收拾行囊的时候,家属院的凌家小院也格外热闹。

万家和孟家几个孩子都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现在上门是为了表达谢意。

卫诗云不仅借了教材给他们,还在教材上勾画了重点。

要不是有那些重点标注,再次考试也是悬了。

有这样的恩情在,两家人要是不上门感谢,那真是驴到家了。

“妹子,两个丫头都跟我说了,你送去的书派上了大用场。”

“要不是你,她们考不到这么好的成绩。”

“这只鸡,就当是我们全家的谢礼,你要不收那就是看不起我们。”

说着,王小草把手里的篓子放在卫诗云跟前,篓子里面是一只毛色鲜亮的老母鸡。

不等卫诗云开口拒绝,一旁的孙玉瑚也是同样的操作。

一看这架势,卫诗云就知道俩人是商量好了来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这鸡不收也是不行了,卫诗云就示意李秀娥收下。

后来经过王小草和孙玉瑚的闲聊,凌家人就知道了两家孩子考取的学校。

万家大闺女万红,考到了首都中医药大学,将来会有铁饭碗,可以包养老的那种。

万家二闺女万紫和孟家大儿子孟威,两人考到了本省的师范大学,将来也是前途坦荡。

至于几个还没长成的小子,以后也会有各自的造化。

送了两家人离开以后,卫诗云就感觉神清气爽。

她的到来,不仅扭转了凌卫国悲剧的命运,还让万家从原有的剧情中脱离出来。

还有早就下线的钱慧英,郑招娣,赵小花这些人。

虽然结局不怎么光彩,但至少保住了性命。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卫诗云又觉得,她们活下来会比提早下线更难受。

毕竟,死了就真的是一了百了。

但只要活着一日,就会一遍又一遍回想曾经的风光。

每想到一次,何尝不是对现在的惩罚。

......

77年的春节过完以后,卫诗云一行人离开了家属院。

半路,碰上了筒子楼那边的人。

看见她们搬家一样的架势,就有好奇心重的家属询问。

“你们这是去干嘛?”

好几年没看见李秀娥和凌大山,家属院的人就以为他们是过来暂住。

看几人一脸八卦,李秀娥朝没人的地翻个白眼,才漫不经心的回答。

“我们家诗云丫头考上了首都大学,我们这是跟过去照顾几个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