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个地。”
“多少有点基础,去了学校也能接收的快一点。”
“要是掉了尾,或者跟不上学习进度,大不了再读一年就行。”
听了卫诗云的解释,赵荷花像是明白了什么。
也不再纠结年龄的问题了,出门就去翻找凌怡的课本。
“那行,我去给你找找。”
“兰花儿才上二年级,一年级的教材都是新新的。”
赵荷花出去找书了,卫诗云就在屋里等着,也没有东翻西看的毛病。
等了能有十来分钟,赵荷花就拿着两本教材来了。
“给你,就这两本书。”
“我记得学校的老师说,一年级的小孩子,学的都是基本常识。”
“像是拼音,数字这些的。”
“你是大学生,肯定懂得比我多,给你看。”
说着话,赵荷花就把教材,递到了卫诗云手里。
作为小学的启蒙阶段,一年级的小孩子学的,是26个汉语拼音和100以内的加减法。
只是粗略看了一下封皮,卫诗云就知道是一年级的教材。
“嫂子,就是这两本书。”
“我先拿回去教一段时间,但这书,可能要过些时候才能还给你了。”
听卫诗云这样说,赵荷花不在意的摆摆手。
“你拿走吧。”
“都是一家人,没什么还不还的。”
知道赵荷花是在客气,卫诗云也没有真的就这么想。
七十年代,别说是读书上学的机会难得,就是摸到教材的机会都是难得的。
书页要是翻得卷了边,还要压在屁股底下压平整。
这么珍稀的东西,人家肯借就已经很大方了,白拿肯定是万万不行的。
卫诗云拍了拍赵荷花的手背,算是一种安抚的动作。
“嫂子,话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要是腆着脸拿走了教材,不是显得我没脸没皮?”
妯娌两人打趣了几句,卫诗云就拿着教材走了。
虽然是亲妯娌,但既然已经拿了教材,手缝还是要宽一点的。
有来有往,就是这么回事。
第二天一早,凌骁兴冲冲的跑到赵荷花家,放下一碟子糕点就跑。
“伯娘,这是我妈妈让送来的。”
“说是口感绵密的点心,是给堂哥和堂姐吃的。”
“您和大伯也可以吃。”
赵荷花听到声音出来的时候,只在院子中间的板凳上,看到了一碟奶黄色的点心。
至于送糕点的人,影子都没有看见一个。
只有说话的尾音,隔着院墙传了进来。
赵荷花笑着摇摇头,拿了碟子回屋的时候,冲院墙外面的凌骁喊话。
“回去替伯娘谢谢你妈妈。”
“改天有空,我去你家里坐坐。”
看见赵荷花端着盘子进门,凌保家就笑着问。
“弟妹让孩子送东西来了?”
“是啊!”
赵荷花笑着点点头。
“昨晚借了兰花儿的教材,这一大早就送来了点心。”
“瞧瞧这花色,外面的店里,都不见得会卖。”
第321章 留任首都营区
赵荷花和凌保家,带着几个孩子品尝糕点的时候。
另一边的凌家院子里,也在热热闹闹吃着早饭。
“妈妈,我把糕点,放在院子里的凳子上了。”
“没被伯娘抓到,要不然,我就赶不上皮蛋瘦肉粥了。”
进门的凌骁,端着手里的粥碗,回话的时候都是喜滋滋的。
听到他的回答,卫诗云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我们阿骁真聪明。”
“伯娘借了堂姐的书本给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认认真真学习。”
“将来是大孩子了,就可以教几个妹妹。”
凌骁咽下嘴里的肉粥,冲卫诗云使劲的点头。
“我知道的妈妈。”
早饭结束以后,李秀娥和凌大山就要去水果店。
家里没有大人,几个小孩都是跟去水果店的。
好在水果店有里间,也在里面放了铁架子床,凌骁几兄妹都是在里面玩的。
眼看李秀娥和凌大山就要出门,凌曦就有点小小的着急。
“爷爷奶奶,等等我们!”
“我们的东西还没拿完,快好了!”
听着孙女焦急的小奶音,李秀娥在院门口笑的乐呵。
“没走远,就是在等你们。”
等大部队浩浩荡荡出发以后,凌家院子就剩卫诗云一个。
至于凌卫国,早在两天前,就提前回学校封闭训练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确认没什么遗漏的,卫诗云才步履轻快的去了学校。
也就半个小时的步行路程,行进还是很方便的。
到校门口,卫诗云和路语打了照面,两个人挽着胳膊就进了学校。
刚要拐弯,一道厉声呵斥,就从身后不远处传来。
“朱利云,你给我站住!”
“家和孩子还想不想要了?”
正在疾步前行的朱利云,听到身后男人的呵斥,眼神里闪过了几分暗恨。
就不能老老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