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街小吴 作品

第7章 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先出来

陈星是晚上十点二十多离开的招待所,不是他自己想走,而是王桂华找上来赶人了,因为招待所有规定,十点半就要关门的。

高满堂真是惜才的人,听完陈星的故事以后酒都不喝了,不仅教了他很多电影剧本创作的常识,还一点点帮他抠故事里的细节,比如哪里需要调整哪里需要删改,真是让陈星受益匪浅。

陈星临走时,高满堂还送了他厚厚一摞稿纸和一支英雄钢笔。

稿纸没多少钱,但那支英雄的130金笔却要20元一支,抵得上陈星小半个月工资了。

但陈星没有拒绝,因为他明白高满堂送自己钢笔和稿纸的用意,那就是鞭策他尽快完成《山楂树之恋》的电影剧本创作。

同时,陈星也读懂了高满堂送自己出门时的殷切眼神——要争分夺秒,要时不我待!

夜幕下的长影厂静谧深沉,陈星的内心却是一片火热。

不就是重头再来吗?

有什么大不了的!

清冷的月光下,陈星的身影被拉的老长。

十几分钟后,陈星横跨大半个厂区,绕过著名的小白楼,来到了一处僻静的锅炉房前。

这里的锅炉工名叫刘文江,巴蜀人,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参加过收复平壤的清江川反击战。一次渡河作战时,美军的炸弹正好落在河里,渡河的十二名战士就活了他一个,代价则是一条左胳膊和脑袋里永远取不出来的弹片。

刘文江一辈子没结婚,无儿无女,以厂为家,退休后仍不愿离厂,又不愿白占公家便宜,厂领导只好安排他值守这间小锅炉房。

老头脾气怪性子倔,厂里的年轻人都怕他。陈星也怕,但因为工作原因,他经常要来锅炉房检查,没想到久而久之的还跟老头处出感情了。

他平时经常帮刘文江收拾卫生、清洗衣物,会带老头去浴池洗澡,偶尔不想回家了就来跟老头挤一张炕头。刘文江呢,有时会给他讲述战场上的故事,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教他几手功夫。

偌大个长影厂,鲜少有人关注这个偏僻的角落,陈星也乐得将这里当成自己的避风港和安乐窝。

今天有些不巧,刘文江竟然不在,陈星只能靠在墙边等。

不知过了多久,刘文江终于打着手电筒回来了。

陈星赶紧迎上去:“老爹,你去哪了,大冷天怎么不在屋里待着?”

刘文江一嘴浓重的巴蜀话:“老子巡夜切咯嘛,谁晓得你个龟儿楞个晚来呦。”

陈星纳闷:“厂里啥时候给你安排了个巡夜的活,我咋不知道?”

刘文江嘴里跟放鞭炮似的:"老子勒叫革命脑壳,你娃懂个铲铲!要过年了噻,勒哈正是紧火时候,莫得人安排就躺平嗦?都跟到你几爷子嫩个垮丝,长影厂二天不垮杆才日怪!"

陈星被喷了满脸口水,无奈道:“哎呀别骂了别骂了,我这不是担心你么,就您这老胳膊老腿的,真碰上了坏人咋办?”

“你扯把子,像你这种样子的来三五个都挨不到我边边,信不信嘛?”刘文江瞪起眼睛。

小老头身高不到一米七,身材干瘦,满脸枯树皮一样的皱纹,怎么看都像迎风倒的选手,但陈星却不得不信,因为人家当年在朝鲜战场真杀过美国鬼子啊。

陈星服软了:“我肯定信啊,老爹你快点开门吧,我都要冻死了。”

刘文江这才上前开了门。

陈星赶紧冲到锅炉旁暖身子。

刘文江脱下军大衣挂好:"你娃儿又跟屋头扯皮了嗦?"

陈星点点头,把今天家里发生的事情跟刘文江说了一遍。

刘文江气得直摇头:"娶到勒种婆娘,硬是屋头倒了八辈子霉!"

陈星赶紧说道:“老爹,我暂时没法回家住了,你可得收留我啊。”

刘文江不以为意:"公家的房子,关我锤子事,你爱住就住噻!"

“老爹你太好了。”陈星给了老头一个拥抱。

刘文江嘴硬心软:"你娃少来勒套,给老子爬远点!"

陈星先帮刘文江干了会活,然后搬来桌子摆上煤油灯铺上稿纸,准备通宵写剧本。

不一会刘文江进屋准备睡觉,好奇的凑过来:"你娃这是要搞啥子名堂嘛?"

陈星咧嘴一笑:“老爹,我要写电影剧本。”

刘文江怔了一下,似乎想骂人,又强行咽了回去。

陈星正色道:“老爹我没开玩笑,我晚上在招待所里碰到了一位来改稿的编剧,跟他说了我想的故事,他觉得很好,还鼓励我抓紧创作,这些稿纸和钢笔就是他送给我的。”

刘文江神色严肃起来:“你娃听好!做事要嚼烂了吞,想闯就莫拉稀摆带,再瘟头瘟脑的,老子两锭子给你醒瞌睡!”

陈星缩了下脖子:“老爹你放心,我现在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写嘛。”刘文江拍了下他的后脑勺,又想起来问:“你娃要写啥子电影?”

陈星嘿嘿笑:“爱情电影。”

刘文江橘皮般的老脸上刚涌起一丝好奇的神色,听到爱情两个字立马灭了火,又不想打击陈星,只能默默转身爬上了炕。

陈星早已预见刘文江以及厂内其他老同志的质疑,却依然选择《山楂树之恋》作为自己在长影厂的首秀。表面上看是因为这部张艺谋的作品契合了时代审美和大众情感,实则暗含他的破局野心——当六大电影制片厂惯于在革命叙事中点缀情爱时,他偏要撕开时代幕布,让爱情本身成为主角。

在配额制的围城里,主旋律剧本虽易获好评却难逃积压命运。《庐山恋》《潜网》的争议早已昭示:要突围,就得让石子击出水花。正如《哪吒》系列动画导演饺子所言——出来混,最重要的是先出来。

上影厂和北影厂革新破界赢得市场,长影厂为何不能?

要改革就改革个石破天惊,这才是身为华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的底气和魄力啊!

当然,面对必将到来的争议,剧本的质量是重中之重,否则就是空中楼阁,都不用风吹,自己就先垮了。

这对于陈星是个巨大的挑战,却也让他热血澎湃。

他看着空白稿纸沉思了许久,直到刘文江的呼噜声都响起,才终于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