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龟Revo 作品

第182章 锦衣卫的两个废物

第182章 锦衣卫的两个废物

三法司会审当日,刑部衙门内外,官挤民喧,人山人海。

会审的阵容还是之前一样。三法司的正堂官并排坐在刑部大堂的中央正案。负责记录的副堂官坐在正案左侧的偏案前。

唯一的不同是基于犯人的身份调整的。赵南星不是官,所以不由都察院而是刑部主审。黄克瓒与张问达的位置也因此对调了,三人座次变成了黄中、张左、何右。

可能是为了避免上次的纷争,圣旨特意提及,仍由吏部尚书周嘉谟、户部尚书李汝华,以及礼部尚书徐光启旁听。他们按之前的座次,并派坐在右侧偏案的位置上。众人的表情还是一如既往的沉着,可如果有人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徐光启的脸上除了沉着还有沉重,甚至显得阴翳。

不过即便真有这么一个观察者,他也不会觉得奇怪,因为徐光启的身边除了户部尚书李汝华,还坐着一个并不讨人喜欢的家伙——东厂提督崔文升。

崔文升当然也是奉旨来的,但他却没有像上次那样在堂上大吵大闹。而崔文升之所以安静地和徐光启并肩坐着,不是因为他突然转性了不愿意借机表现自己,而是因为本案的主犯迟迟未到。

主审和旁听的文官们是辰时初来的,崔文升照例迟到,差不多辰时五刻才来。可现在巳时过二,锦衣卫仍旧没到。

“这都什么时辰了,怎么还不来啊!?”一名在寒风中站了一个多时辰刑部主事终于忍不住抱怨了起来。

紧接着,同样的质疑以此为中心蔓散开来。越来越大,逐渐变成嘈杂。

“崔公公,锦衣卫那边儿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啊?”徐光启似乎也不耐烦了,转头询问崔文升。

“我怎么知道。”崔文升是真不知道。他并未参与暗杀赵南星的秘议,之后也没人特意告知他真实的情况。

只有在让崔文升过来照例旁听之前,魏朝就此事好心地问了王安一嘴巴。不过王安的意见是:“为了让这场假戏看起来真一些,还是不要告诉他太多得好。”

所以,崔文升最后得到的命令只有四个字:照例旁听。

“要不派人去看看?”副审官张问达偏头看向黄克瓒。

“张大人你慌什么,这事情皇上是下了明旨的。锦衣卫还能抗旨不成?”崔文升还是那副嚣张气,一有人说话他就要顶上去。不仅如此,他还挑衅似地对东厂番子们喊道:“让外边的人安静点儿。”

“是。”东厂番子们哪管这是什么地方,反正厂督下令,干就是了。

“崔文升,这里是刑部大堂!”这次轮到黄克瓒被激怒了。

“黄部堂,我不是拂您的面子,我只是觉得外边儿这样吵吵嚷嚷的不像个事儿。这又不是菜市口,到县衙凑热闹听案子还讲究个肃静呢,您这可是三法司会审啊。”崔文升站起来,笑着微欠身道:“您不好意思管教下属,我就受累帮您这个忙。”

“巧舌如簧。”黄克瓒不想跟崔文升浪费口舌,于是举起惊堂木,猛拍了一下。“够了!肃静!”

愿意跟崔文升对着干的官员都被抓了,所以在番子和惊堂共同的作用下,刑部内外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弹压并不真正解决问题。蛇去马至午时将临的时候,该来的人还是没来,这搞得崔文升自己也坐不住了。皇上还等着他在会审完毕之后把结果报上去呢。

不过他是绝不会主动过问的,这也太丢面子了。他叹了一口气,然后又伸了个懒腰。立刻便得到了想要的台阶。

在崔文升眼角余光的注视下,坐在他身侧的徐光启转头看了过来,说道:“崔公公,派人去锦衣卫那边儿瞧瞧吧。皇上让您来监审,您总不能在这儿干坐着吧?您在这个案子上奉旨提领锦衣卫,可如果锦衣卫那边真出了什么岔子,您不闻不问也说不过去不是?”

崔文升点点头。对他来说,就算不是台阶这番话还是有道理的。“既然徐部堂都这么说了,那我卖您一个面子。来人。”

“厂督大人。”领队的百总走过来抱拳候命。

“两队人,分别去指挥使司和北镇抚司,除了案犯,再把骆思恭和田尔耕也都带过来。让他们给我解释解释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崔文升决定趁这个机会拿腔拿调地当众发作一番,也好在锦衣卫面前树一树自己的威信。

“是。”百总领命,转头就出门点了两个旗队。

——————

三法司和指挥使司之间只隔着长安西街和一条向南的小路,因此骆思恭很快就来了。

“见过崔厂督,见过黄部堂,见过赵左都,见过何寺卿,见过众位大人。”骆思恭步入正堂,挨个行礼。

“骆思恭!”崔文升倏地站起来,走到骆思恭面前,故意大声道:“圣旨是发给你的吧?”

“是。”骆思恭只当崔文升也是这出戏的一环。

“快午时了,人怎么还不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崔文升质问道。

“我接到圣旨之后立刻就给北镇抚司下了

命令。让他们按时将人犯押来刑部受审。”骆思恭皱起眉头,摆出疑惑的神色。“北镇抚司没把人送过来吗?”

“你看这堂上像是有人犯的样子吗?”崔文升用指责下属的口气尖刻地反问道。

大堂内外响起了嘈杂的窃窃私语,人们敏锐的察觉到,这可能是出什么事情了。

“这就怪了。我还以为三法司已经审完了呢。”骆思恭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我这就派人不,我亲自去北镇抚司把人犯带来!”

“哼!骆掌卫,您老还是找条凳子坐下歇着吧,本督已经派人去了。”崔文升阴阳怪气地说道。“还卫帅呢,下属的衙门有什么情况还要亲自去现场了解,您要是岁数大了干不了,干脆上表请辞得了。”

骆思恭调集情绪,往脸上添了一抹带着羞惭的愠意。“‘北镇抚司专理诏狱,不掌诏狱者不得干预其事。’这是宪宗纯皇帝定下的规矩,我虽掌卫事,但也不敢破坏!”

话虽如此,不过实际上骆思恭还是很感谢崔文升的,没有这个话头,他还真不好自己找机会当着一众官员的面把自己和本部衙门摘出去。

“给骆掌卫端个凳子过来。”黄克瓒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这个说法。而且同朝为官多年,他对骆思恭还是比较有好感的。至少比崔文升强多了。——————

又两刻钟,东厂的番子领着神色惊慌的田尔耕来了。

“人呢!?”崔文升猛拍桌面,呵问道。

“死了。赵南星死了。”田尔耕扑通一声,朝着崔文升和骆思恭的方向跪下了。

田尔耕的话就像一泼浇进平静热油里的凉水,激得刑部大堂立刻沸腾了起来。之前的弹压已经不再有用了。

“什么!?”崔文升一拍桌子,站了起来。“死了?”

“是的,今天上午”田尔耕的解释被淹没在了嘈杂的声浪之中。

大堂内外的喧嚣越来越炽烈,惊骇与质疑之声此起彼伏。

啪!啪!啪!

黄克瓒举起惊堂木连着拍了三下才将声浪镇压下去。

“田尔耕!”一向以沉稳著称的黄克瓒竟然直呼了三品同知的名讳。

堂上的嘈杂就两个耳塞堵住了崔文升的耳朵,导致田尔耕说的话他一个字也没听清,这已经使他不快。现在又被拍断抢走话头,这更使崔文升不满。“黄大人,没见我在问话呢?”

“崔文升!我才是皇上钦定的主审官!”惊疑生怒,黄克瓒是真的发火了。

黄克瓒的气势吓不住崔文升,但就在崔文升准备用“你审的人已经死了”这种话顶回去的时候,骆思恭却出乎意料地拉住了他。“公公,差不多可以了。”骆思恭附在崔文升的耳边小声说道。

“可以什么?”崔文升还真是可怜,作为司礼监的第二秉笔,他知道的情况竟然比骆思恭还要少得多。

骆思恭看向崔文升的眼神里闪出瞬灭的疑惑。但他很快就说服了自己,心道:崔公公这戏可真好。

无论如何,经过骆思恭这么一拉,话头还是让黄克瓒给抢走了。

“田同知。”黄克瓒平复了一下情绪,问道。“解释一下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锦衣卫有罪也轮不到黄部堂来审。”崔文升幽幽地说了一句。

“我没有问罪,只是在问事。皇上下旨令我主审赵南星,现在赵南星死了,我连问都不能问了吗?”黄克瓒不甘示弱地回敬道:“还是说,崔公公您想包庇什么吗?”

黄克瓒的站得住理,崔文升被呛住了。就在崔文升搜肠刮肚地试图为自己找补时,骆思恭又适时地站了出来,为崔文升解围道:“田尔耕,把你之前跟崔厂督说过的话再说一遍。崔厂督想再听一次。”

田尔耕直挺挺的跪在那儿,脸上写满了忧虑与惊慌。他颤抖着,活像被狂风摧折的枯枝。“今天早上,我按骆掌卫的安排,命令看守牢房的许显纯去提人犯到案。之后我就去监审其他的犯人了,一直在各监牢间巡游。哪里知道会出这种岔子,直到呼!”田尔耕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

“.直到东厂的番子来衙门问这件事,我才又去关押赵南星的牢房。肏!这混账东西,他妈的,畏罪自杀在自己的家里吊死不行吗!亏得老子还掏银子给他买酒食。混账东西!”说道最后,田尔耕甚至开始“情真意切”辱骂赵南星了。

“够了!”骆思恭呵斥道。“人都死了,别在这里骂娘。”

崔文升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没这么简单,但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通其中关节。他深深地看了田尔耕一眼,顺着畏罪自杀的意思说道:“好嘛。连过堂受审都不敢。呵!三个主犯两个自杀,这就是你们文人的气节?”

整个五官都拧在一起的张问达转头面向黄克瓒。“接下来该怎么办?”

黄克瓒的第一反应,是直接命令衙兵将田尔耕和许显纯抓起来当堂审问,然后亲自去北镇抚司查探情况。但无论是审问田尔耕,还是去北镇抚司都不是他能擅作主张的。

“人犯死了。案子审不下去

了。”黄克瓒摇头叹气。“怎么办?还能该怎么办。派人到宫里去请旨吧。”

“来人。”崔文升颇有些报复意味地抢走黄克瓒的话头。

“厂督大人。”百总过来候命。

“去南书房,把这里的情况禀告给万岁爷。就说赵南星死了,案子审不下去了。”崔文升把自己的通行令牌交给百总。“跑着去!”

——————

百总的脚力显然比老迈的何宗彦要快得多,只用了两刻钟多一点儿就将皇上的旨意带了回来。

“圣上口谕。”一言既出,大堂内外站着或坐着的人全跪了。

百总知道这些高官显宦不是在跪自己,但他声音还是忍不住地抖了起来:“崔文升,朕令你立刻把锦衣卫的两个废物押到朕这里来。还有三法司的堂官,也跟着来。”

内容直白而简练,百总很快就复述完了。但因为少了两个字,所以大家都没站起来。百总愣了一会儿,反应过来,补充道:“钦此!”

“臣遵旨。”三个方向六个声音同时叩首应道。

因为崔文升说“锦衣卫的两个废物是不配坐轿子的”,所以一行六人,却只有三台轿子一顶抬舆。好在田尔耕和骆思恭身强力壮,与最快的轿夫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他们跟着轿子一路小跑,到皇城凸角时也没怎么大喘气。

三法司的轿子长安右门口停下,独崔文升的抬舆继续前进。但过了承天门后,崔文升的抬舆也停了下来。既然何宗彦愿意陪着那两根儿老木头慢吞吞地走,崔文升也只好作陪。他可不想在这时候一个人去南书房,独自承受皇上的怒火,哪怕这个怒火可能是假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