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真厉害!江晚柠的夸奖让少年耳尖都红了,这山药挖得比姐姐还好呢!
晨晨也挖到了!江逸晨不甘示弱,从土里拽出一大根山药,根须上还带着新鲜的泥土。
江晚柠继续发挥她的夸夸技能:“晨晨好棒,挖的山药还是最大棵的呢。”
江逸晨这才满意地抿嘴笑笑,继续挥动手里的小铲子。
两傻小子的力气是真大,铲土跟铲豆腐一样的,要不是江晚柠自己是比他们还要逆天的存在,肯定要被他们的速度吓到了。
就这样,江晚柠蹲在上面,夸完这个夸这个,词都不带重样的。
江逸晨和刘平安就跟打了鸡血一样,在一米多深的坑里坑次坑次挖土。
不多话,坑洞上就累了一小堆山药,毛估估有二三十根的样子。
走,带你们找葛根去!她挥挥手,那个更值钱!
见两人已经熟练掌握了挖山药的技巧,江晚柠带着他们去找葛根。
葛根更好认,江晚柠带着他们走了几步,指着另一片藤蔓,叶子更大,开紫花。挖的时候要深一些,它的根长得深。
示范完毕,两壮小伙立刻迫不及待地开工了。
你追我赶之下,挖葛根的速度丝毫不比山药慢。
江晚柠看着两个少年干劲十足的样子,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掏出手机,正好接到李建明的电话,说是要商量鸡舍的建造细节。
晨晨,平安,她蹲下身,视线与两个少年平齐,姐姐要去山下谈点事情,你们继续在这里挖山药和葛根,可以吗?
江逸晨立刻挺直腰板,小脸绷得紧紧的:姐姐放心,我们能行!
他拍了拍胸脯,沾满泥土的手在衣服上留下个爪印。
刘平安也用力点头,结结巴巴却格外认真地说:我、我们挖好多!
江晚柠忍俊不禁,伸手揉了揉两个毛茸茸的脑瓜:那姐姐先下山了。记住,要是累了就休息,有事随时给我打电话。
她从自己的背萝里掏出两个大号保温杯,塞进他们的背篓里。
知道啦!两壮小伙异口同声地答应,声音在山林间回荡。
江晚柠将捆好的山药和葛根放进背篓,朝山上的方向望了望。
两个身影在林间若隐若现,还能听见他们嘿咻嘿咻的挖土声。
她笑着摇摇头,转身往山下走去。
李建明已经在院子里等着了,见江晚柠回来,立刻招手:走,去竹林看看场地。
稍等,我带两个人。江晚柠朝小杨两人的方向喊了声,小杨,小军,走,咱们去竹林。
李建明看向两人欲言又止。
小军就算了,起码双腿能正常行走。
但是小杨的腿……
借用身下带轮子的板凳,平地里还勉强能行走,但是竹林的地,要怎么上去。
江晚柠看出了李建明眼中的意思,笑着问小杨:“小杨,你可以吗?”
就见小杨咧嘴一笑,双手撑着小板凳在原地示范了下:“江姐姐我可以的。”
小军帮着说话:“小杨哥可厉害了,还能去爬山呢,速度一点也不比我们慢。”
嚯!李建明惊讶地瞪大眼睛,小伙子可以啊!
竹林里,地上铺满了掉落的竹叶,众人踩在上面沙沙地响。
小杨的双臂肌肉绷紧,跟在几人身边,没有丝毫停滞。
这片竹林坡度约15度,天然排水良好。李建明翻开设计图,突然转向小杨,小伙子,你觉得鸡舍建在哪合适?
小杨一愣,随即撑着凳子走到一处稍开阔的平台:这里背风,地面干燥,竹子间距也大。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小溪,离水源还近。
不错啊!以前养过?钱文豪眼睛一亮,着实有些惊艳到了。
小杨不好意思点头:“之前在鸡场里干过几个月,就看过这方面的书,也不知道对不对?”
这事江晚柠也是知道的。
三人的工作经验,优缺点,周院长都仔仔细细跟她讲过了。
这也是她把养鸡的工作交给两人的原因。
“非常正确!在我的设计里,鸡舍就是在那个位置。”李建明在图纸上标记着,随后又提问道:那喂食区,你们又有什么想法?
小杨这次没说话,而是鼓励地看向小军。
小军有些紧张,吞咽了下口水道:能不能把料槽分散开,挂在不同高度的竹子上?鸡群为了吃食就得跳来跳去,这样肉质更紧实!
不错!李建明拍手叫好,这正是运动式饲养的精髓!
好似收到了鼓舞,小军再接再厉,抬起手臂指着西侧方向:那边竹子稀疏,是不是可以设沙浴区?鸡最喜欢沙浴了,还能除寄生虫。
江晚柠看着两个年轻人侃侃而谈,嘴角不自觉上扬。
五人深入竹林勘察,小杨的小板凳在铺满竹叶的地面上划出浅浅的痕迹。
遇到陡坡时,他双手一撑,借力竹竿轻松跃上去,动作比拄拐杖的李建明还利索。
小伙子,你这身手了得啊!李建明喘着气追上他,我年轻时可没你这本事。
小杨不好意思地挠头:在福利院抢饭时练出来的。
一句玩笑话,却让众人心头一酸。
站在高出往下望去,李建明看向江晚柠道:我建议采用大群体、小单元的饲养模式,把十亩竹林划分成五个轮牧区。
每个单元2亩?江晚柠一头雾水,表示不懂。
两辈子加起来,她也是头一次养鸡。
没错。李建明在图纸上画着方格,耐心解释道,每个单元用1.8米高的尼龙网围起来,网眼直径不超过5厘米,既能防鸡外逃,又不影响通风。
鸡舍要架空设计,离地60公分。采用轻型钢结构,屋顶用彩钢板,倾斜度30度便于排水。他在本子上边计算边标注,每平方米饲养密度不超过8只,2000只鸡需要约250平方米的鸡舍面积。分成五个单元,每个单元50平米。内部要设置栖架,每只鸡至少25厘米的栖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