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和吴勋的协议,次日一早,国防部按约在官网发布一则公告。
《关于信息素失控案件调查进展声明》。
公告措辞严谨,却暗藏锋芒。
“经深入调查,本案又有新证据,显示事件背后存在重大隐情,真凶存疑。”
“国防部暂缓此案启动司法程序,并承诺将于一个月内向公众公布事实真相,追究真凶的法律责任。”
公告一出,舆论方面竟是清一色的怀疑之声。
《帝国日报》第一时间发布社论。
《迟来的正义?国防部公告背后的政治博弈》,文章尖锐指出,信息素事件是否真实发生?为何涉事患者现状成谜?
社交媒体上,#信息素患者去哪了#迅速冲上热搜。
某知名医学博主发布长文,称:
“从医学角度分析,若二十几名信息素缺乏症患者真出现信息素失控症状,无论何种原因引起,从现有医学水平来说,根本不可能控制住。”
他指出:“所谓新型药剂可能只是掩人耳目的说辞,实际根本不存在。”
似乎有人在刻意带节奏,评论区立刻被阴谋论淹没。
更致命的是,几位自称“知情人士”的账号爆料:
“那二十多名患者早已遭遇不测,卫生部一直在隐瞒真相!”
配图是某医院地下停尸间的模糊照片。
随着舆论的发酵,一直没动静的总统府办公厅竟罕见地召开了记者会。
发言人是总统办公室秘书,他义正言辞:
“我们呼吁,相关部门尽快公布患者现状,给民众一个交代!”
字里行间,却将矛头直指卫生部和国防部。
天色已暗,吃完晚饭,舒璘躺在邵承玺怀里刷着手机,轻啧一下。
要不是他亲自参与此事,看到这些新闻,他自已都信。
真得太离谱了。
就算是真关心患者健康,那也应该在事件一开始就聚焦此处,都这个时候了,再拿这个点做文章,也太晚了吧。
邵承玺从背后环住他,下巴抵在他肩头:“别急,这正是我们要的效果。”
舒璘大概猜到他下一步的举措,侧首问:“现在还不公布那些患者的现状吗?”
只要一公布,各种质疑不攻自破。
“再等等。”邵承玺轻笑,“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兴许有意外收获呢。”
他亲亲舒璘的嘴角:“到时候,我们送总统府一份大礼。”
舒璘笑着窝进他怀里,皱一下鼻子,忍不住吐槽:
“搞政治可真费脑子,老公,我现在都开始担心,要一直这样下去,你说你会不会不到四十就秃顶?”
邵承玺闻言挑眉,一把将人压倒在沙发上。
他单手撑在舒璘耳侧,“宝宝这是在嫌弃我?”
舒璘笑着推他一把,“你干什么?我只是随口说说而已,哥哥别这么敏感好不好……”
邵承玺也笑起来,故意逗他:
“我就是敏感,宝宝,要不要现在就检查下,看看你老公离秃顶还有多远?”
舒璘搂着他的脖子,眼底带笑:“检查你个头,我是说将来。”
“将来?”邵承玺低笑,膝盖顶开他并拢的双腿,“那宝宝得早早多给我补补……”
突然,他含住舒璘的喉结吮了一下,“你是us级oga,说不定你的信息素最能养发。”
“你在胡说什么……”舒璘羞得脚趾都蜷起来。
两人纠缠间,他听到Alha沙哑的调笑:
“宝宝放心,就算真秃了,也照样能把你欺负到哭。”
舒璘没好气地打他一下,“又不正经。”
邵承玺只是没皮没脸的笑,继续自已的不正经。
他还真没胡说,舒璘的信息素太特殊了。
新型药剂如今之所以被质疑,与吴勋有关。
在与吴勋对立的那段时间,他的公关团队发表过太多质疑新型药剂的专业文章。
现在全被翻出来。
当时大家都在关注真凶,茅头在吴勋身上,没人细究这些。
如今有人刻意引导,回旋镖就杀回来了。
舆论就像潮水,想要它往哪个方向涌,就得先挖好沟渠。
看来,是有人早挖了沟渠,还想把水搅浑。
本来一公布新型药剂的配方,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只是,现在有两个难题挡在前面。
新型药剂如今已经能批量生产,但要想发挥药效,得需要舒璘的信息素进行激活。
每次只需微量,收集舒璘平日无意散发出来的信息素就足够,长期供应也没问题。
只是,这无法在药剂配方中注明。
除非暴露舒璘的真实身份。
这才是最大的风险。
另外一个问题:新型药剂专利到底归属到谁的名下?
药剂实际是邵氏医院主导,和卫生部共同研发的结果。
专利如今挂在邵氏集团名下,临床试验批文是卫生部签的。
挂在谁的名下都利弊各半。
要知道,一旦将新型药剂批量进入市场,就是无法预估的巨大利润。
若挂在卫生部名下,大部分利润将归政府,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收入。
卫生部在邵家掌握下,这部分钱的流向是可控的。
只是,卫生部不可能永远在邵家控制之下。
挂在邵氏集团名下,利润自然归邵氏。
当然,风险也得邵氏全部自担。
但邵家想将这药剂部分公益化,没有政府部门在前面挡着,药剂公益化难度相当大。
关于药剂配方的问题,经过邵氏集团名下的药剂专家讨论,最终想到了一个解决法子。
药剂既然离不开舒璘的信息素,不如把他的信息素做成‘密匙’。
可以对外公开所有配方,但就密匙部分,依法保密。
这种操作在制药行业也不是没有,既能打消各界的质疑,又增加药剂的神秘性。
现在就剩专利的归属问题没解决。
这个问题一解决,就可以放心进行反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