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归飞雁 作品

第56章 一手操办大舅哥

第二天中午,接到捎信的吴刚就背着行李卷从乡下赶来了。

今天早上接到公社干部捎来的信,可把一家人给高兴坏了,早就想过闺女嫁了个能干的女婿,儿子肯定能跟着沾光,可也没想到这光来的就这么快。闺女刚成亲,女婿就把儿子的工作给安排了。

而且听说还是四九城里的国营大厂的正式职工,那可是可以“世袭”的铁饭碗啊!吴刚高兴坏了,当即就背了铺盖卷儿坐上四九城的汽车来了。

他来得这么快也把杨深吓了一跳,他正在所里值班呢,秀儿就带着吴刚过来了。

甚至都没顾得上给自己亲哥做顿饭吃了,就心急火燎的过来了,好像生怕错过了时辰这工作就飞了一样。

幸好所里有个小厨房,锅碗瓢盆做饭的工具都有,就是为了方便值班的公安民警,于是就让秀儿在这里给吴刚做了一碗面条。

吃完饭,杨深就带着吴刚去了轧钢厂,找到侯利贵,拿着杨厂长亲自开的条子,不到半个小时就办好了入职的手续。因为吴刚和秀儿一样没上过学,但有一身的力气,于是就给安排到了车间里做钳工。

侯利贵还专门找了车间主任,告诉他这个新工人可是有后台,要他一定安排技术熟练人品好的老师傅帮忙带。

杨深自然知道侯利贵这么上心的原因,于是当即就做出承诺:“老侯,这件事多亏你帮忙了,你放心,兄弟我是知恩图报的人。这个星期,这个星期我再去乡下一趟,回头争取再给你打头大野猪回来。”

侯利贵笑逐颜开,其实这次杨深给他的那头大野猪他拉回去以后,杨厂长就已经在会议上当众表扬了他,而且已经把他的副科长转正申请报了上去,估计下个月正式任命就可以下来了。要是这中间自己能再拉回来一头野猪,那这科长可就板上钉钉想跑也跑不了了。

工作安排好了之后,又拿着厂里给开的证明,来到街道找到王主任,顺利的把吴刚的户口从乡下转到了城里,还给他也安排了住处。这住处王主任也是安排的很贴心,特意安排到了南锣鼓巷94号,也就是杨深他们住的四合院的隔壁。

晚上在一起吃饭,杨深特意拿了一条鱼和一些猪大肠回来,自己亲自下厨,做了水煮鱼和红烧大肠来招待自己大舅哥。

又麻又辣的水煮鱼可是杨深的最爱,刚端上来的时候,其他人都还有些不敢吃,毕竟上边飘的那一层红油和红辣椒看着就让人害怕,这年代的人可是没经过后世的美食开发。可是等他们吃了两口之后,顿时就 停不下筷子了。

吴刚吃的满脸冒汗,不停地吸溜着舌头,依然是手里筷子不停,

就连丫丫这小丫头也都是一边伸着舌头说:“好辣啊,杨爸,你做的鱼太辣了,可是也太好吃了,丫丫吃不够。”

杨深哈哈大笑,给她夹了一筷烧的软烂的猪大肠说:“好吃也不能多吃,吃点这个,这个也挺香的。”

秀儿则是忙着问吴刚:“哥,上次娘说你和英子的事怎么样了,成了吗?”

吴刚笑着点点头:“成了,我都去过英子家了,她爹妈对我都很满意,英子也满意我。”他没好意思说的是,这次英子家人对他这么满意,不光是因为知道他有个能干的妹夫,还因为他这次上门拿了一大块猪肉,还有一袋面粉。

而这些东西,都是上次杨深回去的时候,给家里带的。

这些东西在这饥荒年头可都是比命都要珍贵的东西,英子爹妈见了自然满意,两个人的亲事自然就没有任何疑问。

“那哥你这次来四九城当工人的事给英子说了吗?”秀儿又问。

吴刚一边嚼着肥肠一边说:“当然说了呀,英子还跟我说呢,说我到了城里可不能把她给忘了,还说她爹妈催着我们早点成亲呢。”

杨深点点头:“哥你早点成亲也好,要不然你一个人在这里上班,下了班也没人做饭,要是你们成了亲,嫂子就可以在这里给你做饭,下了班也有个陪你说话的人。”

秀儿也说:“就是,哥你也老大不小了,咱爹妈肯定也想着早点抱孙子呢。”

吴刚憨厚的一笑:“我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就是觉得现在我还没挣到钱呢,让英子就这么跟着我要吃苦的。”

杨深说:“怕什么,这不是还有我和秀儿吗?咱们又是住这么近,还能让英子嫂子吃苦啊?”

秀儿也说:“就是,早点把英子娶过来吧,我也在这里有个说话的人,要不然平时深哥上了班,我一个人在家带着丫丫,都没人说话呢。”

吴刚这才高兴的点点头:“行,那我回头就给咱爹妈说,让他们去找媒人,给英子爹妈说一声。”

“这个就交给我吧,我待会儿就让人捎信回去。”杨深所里有电话,一个电话打到公社,然后让公社的人帮忙捎个信,这次给吴刚捎信就是这么干的。

吴老奎接到捎信以后,马上就托媒人去找了英子的父母。

两边坐在一块一商量,都是一样的心思,都觉得早点给两个孩子成亲是最好不过的事。

而且双方商量以后,干脆马上去公社给英子开了结婚介绍信,然后就让杨深抽空带着秀儿回家把英子也带到了四九城。

杨深可谓是服务一条龙,不但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和秀儿一起把英子接到了四九城,还带着她和吴刚到街道办了结婚登记手续,甚至连户口都一道迁移了过来。

要是换了别人,英子的户口可没这么容易转成城市户口,可王主任一听说是杨深的大舅哥结婚,二话不说就给办了。一是平时吃了人家的野鸡,自然办事没那么多弯弯绕。二来杨深现在可已经是派出所正所长了,这事情自然好办的多。

英子的户口问题解决了,她和吴刚两个就在城里也有了定量的,最起码每个月的吃喝就不用操心了,把英子高兴的,感觉自己就像是掉进了福窝里一样。

她也明白,这一切可都是全靠着自家小姑子和姑爷的关系,要不然就他们两个泥腿子,想到城里挣工资吃定量,做梦都梦不到热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