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老王 作品

第193章 优秀下属

企业家代表发言结束后,主持人当即高声宣布:“要讲话!”

在热烈的掌声中,钱为民从主席台上缓缓起身,向大家举手示意。

“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一大批优质项目集体落户阳平县开发区……”

钱为民的声音雄浑有力,在整个会场清晰回荡。

他在讲话中,宣布了全省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布局,更是明确了将阳平县开发区作为全省改革试点。

“阳平县开发区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大家有目共睹。这背后,凝聚着阳平县各位领导的共同心血与不懈努力。同时,在这场改革进程中,我们也惊喜地发现了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这其中的杰出代表,便是刚刚曾总着重提到的王磊同志!

我想,王磊同志的事迹,在座各位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他不仅是阳平县开发区转型改革工作的核心设计者,更是大胆创新,提出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创赢十策’。短短两个月时间,他便如同一股强劲的春风,盘活了园区半数以上的僵尸企业和闲置用地,让整个开发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此外,就在一周前,我听闻一则消息,王磊同志为了守护园区的安全,全然不顾自身安危,亲自协助警方逮捕了一名 A级通缉犯。省公安厅将报请公安部,给予他特别嘉奖!在此,我要向以王磊同志为代表的基层干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全省党员干部,都应当以王磊同志为榜样,向他学习!

像王磊同志这样的优秀年轻干部!接下来,我们将打破常规,大胆使用、精心培养他们,为他们搭建起广阔的实践平台,让他们能够尽情施展才华!”

“好!”

“好!”

“向王磊同志学习!”

听到钱为民热情洋溢地讲话,瞬间点燃了台下企业家们的激情,他们纷纷高声叫好,情绪高涨。

“哗啦~”

在他们的带动下,参会的其他领导干部也深受感染,纷纷站起身来,目光齐刷刷地再次聚焦到坐在第一排的王磊身上,激动地鼓起掌来。

掌声久久不息,直到钱为民高高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掌声才渐渐停歇。

钱为民落座后,便进入今天仪式的最后一个环节——项目签约!

工作人员将一排签约桌搬上舞台,池弘昌代表开发区与各家企业轮番签约。

主持人则依次邀请各位领导上台,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原本以王磊的级别,是达不到上台见证的层次的。

但刚刚的大放异彩,让钱为民亲自将他邀请上台,与各级大佬站并排站在签约席后面,共同见证66家企业合计230亿元的投资项目,正式与阳平县开发区签约。

这一历史性的瞬间,承载着阳平县开发区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

签约环节一共持续了20分钟,池弘昌签上最后一个名字后,才缓缓松了一口气。

这是他这辈子签名签得最爽的时候,那笔下都是几亿、几十亿、上百亿的项目,够他吹一辈子的了!

主持人见状,正准备宣布签约仪式圆满结束。

可就在这时,台下突然有三四家企业急切地举手示意,还冲着台上大声喊道:“钱书记!各位领导!我们也想在今天签约!””

“对对对!我们合同都准备好了!”

“我们章都盖上了,能不能现在签约!”

……

钱为民见状,从主持人手中接过话筒。

“感谢各位企业家对阳平县开发区的关心与厚爱,请工作人员立即记下这些有投资意向的企业,请阳平县开发区主动对接,尽快促成合作!”

池弘昌当即领命,冲下来,和几家企业对接起来。

至此,这场意义非凡的签约仪式落下帷幕。

各位领导和企业家们移步隔壁宴会厅,共同参加接待午宴。

王磊刚刚准备返回座位,却被一个熟悉的身影拦住。

“王主任!你好啊!还记得我吗?”

王磊定睛一看,原来是在长三角文旅产业发展交流博览会上有过一面之缘的徐飞副处长。

“啊!是徐处长啊!你好你好!”

徐飞微微一笑,当即介绍道:“王主任,真是好久不见,没想到你在基层做出了这么多成绩!我现在负责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工作,根据省委的要求,我们想对你进行一个简单的采访。

这几位分别是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江淮日报的记者,其他的都是自媒体朋友……”

这些知名官方媒体的记者,当即架起了摄影机。

几人都十分熟络,冲着一旁的姚若薇笑道:“放心吧!肯定把你男朋友拍得帅气逼人!”

王磊看着不停闪烁的镜头,也是捏了把汗。

这阵仗他也是第一次。

“王主任,阳平县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却能成功吸引以林得时代为首的一大批重大项目入驻,你认为最核心的秘诀是什么?”一位记者率先抛出问题。

王磊沉思片刻,回答道:“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一是国家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阳平县开发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二是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树立了正确的导向,为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

三是阳平县上下同心协力,紧盯改革目标,持续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改善营商环境,为项目落地奠定了基础!”

王磊的回答全面而精准,既充分肯定了客观机遇的重要性,又突出了主观能动性的关键作用,还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进行了高度概括。

各位记者听后,均在心中暗暗赞叹,对这个年轻干部的思维与口才深感佩服。

一连问了几个问题之后。

一名光明日报的记者带着一丝好奇,八卦地问道:“刚刚钱书记提到,您协助抓捕了一名危险的通缉犯。我听说,歹徒当时不仅抢走了特警的配枪,还要求您交换人质?请问这是真的吗?能不能讲讲您当时的想法?”

其他记者第一次听闻此事,顿时一脸崇拜地看向王磊,眼中满是期待。

王磊吸了口气,缓缓说道:“当时,那名歹徒情绪极度激动,已经出现伤害人质的举动,情况万分危急。在那种紧急关头,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只是出于本能,下意识地同意了歹徒的要求。

最后歹徒被成功抓捕,我只是起到了一点微小的作用,主要功劳还是归功于一名机智勇敢的特警……”

听完王磊的讲述,几名记者均是紧张地屏住了呼吸。

无不对王磊的机智、勇敢、谦虚佩服不已。

半个多小时后,王磊才脱离了记者的包围圈,朝着宴会厅走去。

而此时,一同来参会的潘泽轩面对企业和其他领导的恭维异常尴尬。

他好不容易简单吃了几口饭菜,便匆匆从宴会厅走出来。

姚若薇看到他,连忙对身边的徐飞和记者们说道:“你们看,那位是王磊的领导,开发区的***,你们快去采访他!”

几名记者一听,立马围了过去。

潘泽轩看到这些知名媒体的记者,立马熟练地换上一副微笑的表情。

面对这种出风头的绝佳机会,他向来是来者不拒。

一名记者率先问道:“您对王磊提出的改革措施怎么看?你平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支持他的工作的呢?”

嗯?

潘泽轩一愣,你们不是采访我的吗?

“这个,王磊同志有他的分工,改革工作嘛,是大家**协力的结果……”

不待潘泽轩说完,姚若薇举着话筒插话道:“刚才钱书记号召大家向王磊同志学习,您作为王磊的领导,您能否说说,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向王磊同志学习呢?”

旁边的记者也七嘴八舌道:“真是太羡慕您了!有这么优秀的下属!”

“您的下属这么能干,您一定很开心吧!”

潘泽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