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探长 作品

第130章 死人的声音

深夜。

陆北率部来到长脖子岗,一处山岗,山岗下则是奔腾不息的嘟噜河,河面满是大排。

出了长脖子岗就是一望无际的三江平原,再沿着嘟噜河直下,就能够抵达松花江下游,吕三思带人在那里进行游击,发展抗日群众。陆北有些担心,根据地委方面的情报,日军派出讨伐队前往芦苇场。

地委暂且不知是抗联哪支部队,但陆北隐隐约约觉得那是吕三思,他们根据参谋长冯志刚的命令往西稳固抗日游击区,那片是湿地沼泽,很适合游击作战。

“团长,你觉得吕大头他们在芦苇场吗?”宋三蹲在陆北身旁问。

“在。”

“那咱们去营救他们。”

陆北扭头看了一眼他:“去什么去,嫌热闹不够,非得提着你脑袋过去。”

“那咱们也不能见死不救吧?”

沉思片刻,陆北望着奔流的嘟噜河摇摇头。

“去了不一定能营救出来,还有可能搭进去。我来萝北不是拔据点、扒火车轨道,我是要把四十几号人,变成四百号人,让四百号人能够听从号召,瞬间拉出四千号人。

瞧瞧咱们这些天做的事,四十几口子要变成一百四十号人了。”

跟听天书似的宋三左右乱瞅,点着脑袋挨个数,这里满打满算只有三十四名战士,难不成是炮兵队历代先贤秽土重生,要是死人也能变活,他愿意进庙修行,一辈子给如来佛磕头。

“副团长,咱们只有三十四人,还差了一百一十人。”宋三故意说。

“救人有很多种办法,不是非得接应出来才叫营救。”

“不把他们接应出来,那叫什么营救。”

陆北翻了个白眼,不打算继续对牛弹琴。

现在距离他‘四百个小目标’差很远,但不妨碍他信心十足。

懒得搭理宋三,陆北让大家原地休息一昼夜,以昼伏夜出的方式挺进平原地带。

······

翌日。

黄昏之时,陆北率部离开小兴安岭余脉,彻底进入平原。

一行人都是骑兵,来去如风,之前陆北在大西沟懒得动弹,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等草肥马壮。战马经历一个冬季的严寒,膘掉的飞快,骑兵队长老侯看见瘦的不成样的战马忍不住抹眼泪。

越过公路线,趁着夜色进入平原十几公里。

前方斥候回了汇报,称在前方发现一个村庄,陆北在地图上找了半天也没找出村落位置,大概是没有标注在地图上的聚集村落。

陆北这段时间也在完善地图,将何处有村落、公路、森林、水源等等都标注上,地委方面也在不停传递情报,协助陆北绘制一幅完整的萝北地区地图。

夜色中。

陆北摸到村子外面观察,这个村子的房屋与其他地区很不一样,村子也没有岗亭和警务所,不过可见有被焚烧的屋子,外面农田的庄稼也被捣毁。

众人进入村子,马蹄声吵醒正在安睡的村民。

‘嘭——!’

没由来的从一户院落响起枪声,那不是枪声,是火铳声。

月光之下的烟雾和火光异常显眼,射出的铁砂洒落在前方骑兵斥候身上,对方顺势摔落在地。陆北赶紧上去查看,好在火铳的在较远距离准头和杀伤力都不行,只是将斥候的小腿打的密密麻麻都是小眼,伸手一摸就能擦下腿上的铁砂。

“有敌人!”

“准备作战,敌人在东面。”

“一班警戒前方,二班准备应敌,三班向后撤退,前队变后队。”

周围的战士们赶紧下马作战,将枪口对准充满烟雾的低矮院墙,几名骑兵绕后到那间院落。

“是老乡的火铳,不能伤人!”陆北喊道。

“卫生员。”

一名战士跑来,从挎包中取出酒精和棉花,给受伤的战士清理伤口。

几名骑兵战士还未接近那座小院子,院子门突然被推开,从里面跑出两个手持弓箭火铳的年轻人。战士们看见对方,陆北没有下令射击,他们只是将枪口对准两人。

“是抗日联军吗?”

陆北举着步枪:“把武器放下,放下!”

“重复一句,把武器放下!”

“放下武器!”

两人一愣,面对数十支指着自己的步枪,只得乖乖照做。宋三带人过去缴械,将两人押到陆北面前。

“误会,都是误会。”

“我们不知道你们是抗日联军。”

闻言,陆北让战士们将枪口放下,两人看见误伤的战士烦躁的挠头。你推我,我推你。

陆北和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攻击我们?”

“我们不知道你们是抗日联军,以为是日本人来了。”

火铳声引起村内的老百姓,一名年轻人赶紧挨家挨户敲门,很快狭窄的土路上汇聚起上百名群众,欢呼雀跃着将战士们围在一起。

陆北都懵了,这是干啥?

见是抗联过来,老百姓自发取出食物和饮水,战士们只能蜷缩在一起,满脸不解地等候指令。

夜晚的村庄被火把照亮,陆北将战士们安置在一个院子,只好劝老百姓们都回去。

年轻人兴奋地说:“你们是抗联哪支部队?”

“第六军。”陆北回答道。

“你知道我哥吗?”

“你哥也在第六军?”

年轻人雀跃着炫耀:“我哥在第六军第三团当官呢。”

陆北看了眼对方:“我们就是第六军三团。”

“那你一定认识我哥,他叫程家默,本名金智堂。”

此刻,陆北有些难以置信,这个名字好不容易被遗忘掉,却在这个不知名村子里被唤醒。原第三团的老战士们选择装聋作哑,程家默在去年反讨伐突围中牺牲。

骑兵队长老侯听见这个熟悉的名字,跃下马一把抓住年轻人的手臂,他是原青年连的,整编后被编入留守团。

“你是老程的兄弟?”

“嗯呐。”

“他牺牲了。”老侯悲伤地说。

“我知道,前段日子有人给我递来口信儿。”那名年轻人只是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蹲在地上抹眼泪,抹完眼泪便招呼战士们休息。

这个村子是少数民族聚集村落,程家默就是这里的人,数年前夏军长路过此地宣传抗日,程家默便和几位族人加入队伍。现如今离开村子加入抗联的战士皆已经牺牲,村外被焚烧的房子就是原来几位战士的家。

他之所以开枪,纯粹是想为兄长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