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探长 作品

第93章 造大炮

在野外顶着寒风怒号,陆北带着几人爬冰卧雪。

白天视野好,他不敢贸然抵近侦察,只能远远的用望远镜查看敌军的布防情况,将岗哨和巡逻点弄清楚。夜晚则是陆北喜欢的时间段,而雪地里的积雪着实让人恼怒。

陆北不敢在雪地里留下太多痕迹,不然被外出巡查的伪军瞧见,说不定会变更布防。

就这样折腾两天,陆北将太平川乡的日伪军驻防基本摸清楚,也差不多了解所谓‘治标治本’政策。既然不能向老百姓寻求帮助,陆北就找日本开拓团,那些日本农民手里也有粮食。

掐着时间,眼瞅就要到和参谋长汇合的时间,陆北率部前往温泉沟。

根据参谋长提供的情报,陆北找到温泉沟的密营,那是一处窝棚,里面放置有武器弹药和补给,专门用于困难时期补给用的。

陆北没敢打这些补给品的主意,只是让大家躲在窝棚里抱团取暖,喂给战马一顿细粮,陆北安排警戒人员。

直到下午时许,在密林中出现一队骑兵,陆北看见为首排头兵戴着的苏式骑兵尖头帽便知道,是参谋长从地委开完会回来。

冯志刚不仅仅回来,还带来几十匹马,马上驮着粮食,是从未集村并屯的村子里弄来的,驮马也是当地老百姓养的。

“参谋长。”

“怎么了?”冯志刚问。

陆北哈着热气:“基本已经摸清楚太平乡内日伪驻军情况,还有关于日寇最新实行的‘治标治本’政策,日本人简直是丧心病狂。”

“我回来的时候听见消息,你弄的?”

“给他们拜年。”

冯志刚哈哈一笑:“先回山里,详细情况开会向大家说明,地委方面也有情报提供。”

“是!”

经过一昼夜行军,外出侦察的众人返回饮马湖驻地。

参谋长冯志刚在将驮马上的粮食卸完后,派遣一个班的战士,让他们将驮马带回去,还给当地老百姓。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借用可以,但用完后必须第一时间归还。

回到饮马湖后,吕三丝揣起手围着陆北打转。

“咋地,去找你丈母娘定亲去了,这身衣服整的。”

陆北坐在密营大屋更换衣服,将老百姓穿的衣服脱下,换上抗联的军服,说是军服,也只不过是在日军军服上做出修改,将原有臂章和识别条扯下,绣上抗联的臂章。

右边臂章是东北抗日联军,左边臂章则是红色的反日救国。

“买的。”

“花完了?”

瞥了眼吕三丝,陆北从衣服兜里掏出搜刮来的财物,吕三丝见到金银后赶紧放进随身挎包里。抗联的经费都是由部队主官掌握,用时打申请,归账也要记录,以防别有用心之人抢夺财物后叛逃。

“待会儿参谋长要开会,别忘了。”陆北穿上日军的铁钉军靴。

“你干啥去?”

“拉屎啊,战友,路边能随便拉吗?”

“哦。”

走到厨房,陆北站在低矮的门檐下偷看,见厨房里没有人,便走向另一处密营。还未走进,陆北便听见里面的歌声,妇女团的同志正在缝补衣物,一群人围着火炉子有说有笑。

“哟!陆老师来了,啥风把你吹来?”顾大姐抬头看见他。

陆北从挎包里取出雪花膏放在炕上:“女人家玩意儿,哪个~~~放这儿了。”

“呀!”

几名妇女团的同志凑来,拿起雪花膏拧开闻了闻,开始调侃陆北来。

“看不出陆老师挺心疼人,赶明儿打走日本人,姐姐们给你说门好亲事。”

“哎呀,这味儿香的,比花儿还香。”

“小陆,要啥样的媳妇儿,俺们给你物色物色?”

顾大姐捂着嘴调侃道:“现在可不行,有了媳妇儿容易伤身子,你还得打日本人和汉奸。等打走日本人,大姐给你寻个方子,让你下不了炕,保管俩月就能有。”

一旁的大姐啼笑皆非:“当初大明子就这样弄你的?”

“可不是,奶奶娘的,俺也好几天没下炕,他娘站在门口骂俺不要脸。”

“哈哈哈~~~”

“哎哎哎,这里还有大姑娘,放荡蹄子少吧啦几句。”

一旁的黄春晓咧着嘴傻乐呵,凑过去拿起雪花膏抹在顾大姐脸上,而后者捏住她的腰拍打,煞有其事的跟周围女同志说,这一看就是生儿子的屁股。

“那个,有棉布吗?”陆北说出自己的需求。

“有啊,要多少?”

受不了妇女团女同志的取乐,拿到棉布的陆北一溜烟跑出去,妇女同志真是豪气干云。

趁还没开会的功夫,陆北跑去找军需科长,瞧瞧他那儿还有什么好东西,再不济自己调配火药,弄两门没良心炮出来。

“汽油桶有没?”

“那玩意儿是管制物资,现在日本人连锄头都要数,我上哪儿跟你弄汽油桶去?”

陆北挠挠后背,许久没洗澡身上不知养了多少跳蚤家庭:“想想办法,我可不要破烂货,起码不能漏。”

“干啥啊,你屋里没烧火盆了?”军需科长问。

“造大炮啊,难道洗澡?”

“造大炮?”

“要不你给我弄来迫击炮炮弹,我就不自己造大炮了。”

军需科长没好气骂道:“我要有这能耐,别说汽油桶了,我给你弄门山炮。”

“那不成了,想想办法。”陆北和他耗起来。

“行,我想想办法。”

没良心炮可是好东西,不过陆北把握不住发射药装量还有炸药引线燃烧速度,这都需要实验才行,但现有条件又禁不起他过多实验。

先把东西凑齐再说,凑不齐合格的汽油桶也没辙,没良心炮玩不成就算了,那玩意儿不如掷弹筒。

陆北就是想没事拿来应应急,大概知道怎么弄,以后实在困难,也不用从头开始制造。

溜达一圈,吕三丝找到陆北让他去开会,商量商量下一步军事行动。

会议上。

陆北口若悬河向众人介绍日寇采取的‘治标治本’政策,因为三江平原一带是第三军、第六军活动主要范围,日寇的集村并屯政策目前主要是迁走靠近山区的村庄,逼迫抗联部队下山,直至将其围歼在平原地带。

同时陆北向众人介绍起太平川地区的日伪军驻防兵力。

“日军在王毛子屯驻扎有一个小队兵力,这里是平原交通枢纽,往北可进山,往南可通往汤原县城,可攻可守是个战略要点。伪军有一个营的兵力,四合场、吉成村各驻扎一个连,白场子是铁路节点,有两个连的伪军。

还有一个特别情况,日寇并不信任伪军,他们对伪军的武器弹药、补给都做出严格规定,我们以后想以战养战的策略可能比较困难,除非攻击较大日伪据点。

目前日军第四师团栗山部队尚在汤原县休整,伪军第四十骑兵团也在汤原县城,根据日伪军布防情况,我大概估计,在汤原地区的敌我兵力足足有十五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