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个子高的来了
距离京城数百里之外的中原腹地,赤地千里。
干裂的土地上,还有大片的蝗虫过境,仅剩的几株幼苗也被它们啃食殆尽。
街头的百姓们,骨瘦嶙峋,佝偻着身躯,古铜色的脸上,深刻的皱纹像是用刀刻上去的一般,唇瓣上是一层叠一层的死皮和开裂的口子。
他们就如行尸走肉般机械的往前走。
村庄的一处空地上,有打扮的奇奇怪怪的巫师正在求雨。
百姓们越聚越多,全都虔诚的跪在巫师脚下,闭着眼睛,真诚的祈祷着什么。
巫师顶着越发酷热的太阳跳了半天,最后仿若接到神喻般大声道:“此乃,帝王无德,上天降下的惩罚,旱灾蝗灾并发,若帝王不向上天请罪,饥荒之灾必将延续七年,届时中原大地,饿殍满地。”
他抬手指着台下的众人。
“你们,都得死。”
有小孩子吓得呜呜大哭起来,被同样恐惧的母亲捂住了嘴。
拄着拐杖的老人颤巍巍的上前,“巫师大人,我们究竟该怎么办?”
“往京城去吧,那里有能救你们的人。”
升斗小民,只要还有一口气,谁敢往京城跑,那可是天子脚下,非富即贵,他们手无寸铁,去了也只是找死。
正当村民们窃窃私语时,里正带着人气势汹汹的走了过来。
“妖言惑众,还不快把这个妖人抓起来。”
几个吃饱喝足的壮汉上前就要把巫师捆了。
被压迫习惯的百姓们纷纷后退,谁都不敢上前帮忙。
巫师毫不在意的任由他们动手,只是脸上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唱和道:“上不德,民受苦,女卖己,男饿死,孩子丢给野狗去啃食;土地干,蝗虫飞,不得粮,不长谷,上天七年不降一滴雨;去京城,等明君,一线生机靠自己......”
这种大逆不道之言,里正自然不能任由他在这里蛊惑民心,忙让人堵了他的嘴,绑的结结实实的带走了。
之后上报了县太爷。
县太爷神色不满的从娇柔的小妾怀里抬起头,随口对外面的下属吩咐道:“污蔑圣上乃大罪,火刑,让全县百姓都去看,谁若是敢传唱,同罪。”
“是。”
所以当夜,在巫师曾经求雨过的地方,又堆起来一座火刑架。
巫师被五花大绑在上面。
百姓们被衙役们押着,强迫全程观看,就连小孩子都不例外。
火把被扔向干柴。
冲天的火焰燃起。
悲凉而沧桑的歌声随着火焰再起,“上不德,民受苦......去京城,等明君,一线生机靠自己......”
渐渐地,围观的群众居然跟着唱了起来。
声音越来越大,跟随这火光一起,直冲云霄。
衙役们吓得不轻,互相责骂起来。
“你们是蠢吗?为什么不堵住他的嘴?”
“都要被烧死了,谁能想到他还唱,堵了嘴,他被烧时,喊不出来,就不能吓住老百姓了。”
“你还有理了,你看现在是吓唬吗?这简直就是疯子。”
“哪有人被烧还不怕疼的,说不定这人真的有点道行,要不我们还是快走吧,省的被报复,反正县太爷又不可能知道。”
“说得对,不就是个歌谣,唱就唱呗,还能反了他们不成。”
“就是,快走,快走。”
衙役们撤了之后,大火烧了多久,围观的百姓们就唱了多久。
即便最后没有了巫师的声音,这首歌谣也已经深入民心。
*
京城之内,沈韫几个年轻的官员正聚在酒楼里高谈阔论。
他们满怀抱负,却郁郁不得志,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只能在这里借酒消愁。
不过这里面除了沈韫是世家子之外,其余的全都是普通人家出身,有的是因为自身品行出众被举荐,有的是因为才学被上官挖掘。
大都官职不高,沈韫的五品小官在这里面居然是最高的。
他们年龄不大,心思澄澈,又都有一颗报国之心,所以很容易便走到了一起。
如今皇上不朝,他们无事可做,又无家室,便时常聚在一起喝酒,顺便聊一聊政事。
“听说中原那边的情况非常严重,自入冬以来就没下过一丝雨雪,如今旱灾和蝗灾并发,今年看来是难了。”
“哎,别这么悲观,如今各地都建有粮仓,实在不行就开仓放粮,不过一年而已,如今的大盛还撑得住。”
“我看你才是别这么乐观,中原腹地是大盛的粮仓,那里闹饥荒,全大盛都得饿肚子,再说你怎么知道那些粮仓里还有粮呢?说不定早就被换了金银,入了谁的兜。”
“哎,我们现在都有官身,说话要谨慎一些。”
“只盼望,皇上能早日临朝,早日做好应灾准备才好。”
众人不再说话,沉默的气氛蔓延开来。
沈韫打着圆场道:“诸兄,天塌了有个子高的顶着,咱们只管喝酒就好,活在当下,活在当下啊。”
众人推杯换盏,像往常一样喝到半夜,正打算各自离开时,包厢门忽然被推开了。
一个用斗篷将自己包裹严实的人走了进来,旁边还跟着一个年纪极轻,但长相极好的小厮。
众人正在疑惑这人是谁,怎么酒场要散了才姗姗来迟时,沈韫却目光惊讶的看着王朔。
这人他认识,是太子身旁那个牙尖嘴利的小太监。
王朔冲他眨眨眼。
沈韫忙把眼神挪向别的地方,这小太监,怎么仗着长得好看还勾引人。
哼,他一身正气,绝不会上当的。
一身常服的太子摘下斗篷,坐在诸位小官员之间。
“在下王溪,是来京城求学的,在外听闻诸位聊到中原灾害的事情,特意进来请教一二。”
沈韫心神微动,心想,个子高的,这不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