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那个不算(二合一)
几乎烧得干干净净的小山下面,太子的车马稳稳停下。
王朔掀帘子走出来,两个等候已久的大人立马上前,恭恭敬敬的喊道:“小王公公。”
王朔点头。
“两位大人,太子就在里面,有什么需要禀报的,就在这里说吧。”
“是,多谢小王公公。”
王朔含笑点头,矗立在马车前方,岿然不动。
叶烽先上前,恭敬的垂首道:“启禀太子殿下,所有的灾民都已伏法,因灼烧而醒的共有两千三百四十五人,皆已诛杀,尸体就近扔进山火中,早已化成灰烬。”
车辆内传出冷玉般的声音,“做的不错,可上山检查过?”
“回殿下,臣已带着护城军将整座山排查过三遍,没有发现任何活物,只是乱民的尸体要么化为灰烬,要么只剩下骨头残渣,实在不好分辨具体人数。”
“无妨,只要所有人都相信他们死光了,那之后就算有冒出来的幸运儿,人们也不会相信他。”
叶烽受教的点头。
马车里的太子又道:“魏大人可在?”
一个穿着长衫的儒雅中年人稳步上前,“太子,魏珂在此。”
“魏大人,那一夜烧死的巫师可是你安排的?”
“回殿下,不是,臣还以为是太子您安排的,可是有何疑虑?”
马车内的太子微微蹙眉,不是他们安排的,那就是自己冒出来的,宁肯被烧死也不改其志,莫非是真巫?
那歌谣里面的‘等明君’,等的究竟是谁呢?
难道真的是景玉?
“无事,既然是老天相助,咱们心安理得的收下就好,你安心回去做郡守,继续给本宫供给军粮,父皇那里若是问责,自有本宫帮你周旋。”
魏珂躬身,“多谢太子殿下。”
王朔坐回马车中,车夫高高甩起马鞭。
太子的声音自车帘后飘出,“魏大人放心,待本宫事成,朝堂三公必有你之席位。”
马车远去。
夜色中,叶烽和魏珂仍旧躬身相送,久久没有起身。
*
霍府内。
少年抬头愣愣的看着霍青,好似还没明白霍青话中的含义。
霍青耐心地再次问道:“你想报仇吗?为你死去的无辜乡亲们,为你的大哥,为那些早亡的孩子,你想吗?”
急性子的季星海看他还在那发呆,忙上前轻推了一下他的肩膀道:“发什么呆啊,到底想不想,给句话,全大盛,除了我兄弟,你这仇就没人敢给你报。”
少年抬眸看看霍青,又看看季星海,最后拿着黑漆漆的手背抹了下通红的眼睛,神色坚定的点头。
“要,俺要报仇!”
季星海满意的拍拍他肩膀,“不错,老子没白救你一命。”
不过他又转头看向霍青,“不过,这小子怎么安排才合适啊?”
霍青瞪了他一眼,带着人钻狗洞的时候怎么没想想怎么安排,塞他家里来了倒开始想了。
季星海尴尬的挠挠头,“我家小,藏不住人,再说我爹那点芝麻绿豆小官,现在就岌岌可危的,我要再给他惹事,一家子的命估计都保不住了。”
他郑重的拍拍霍青的肩膀,“兄弟,我知道这事对不住你,今后你有什么要求,我上刀山下火海,保证连眉头都不眨一下。”
赵凛在后面吃吃的笑,嗯,后面确实也没少受罪。
霍青这人向来不吃亏。
霍青没理会他,冷静道:“这地方没吃没喝,也没办法给他找大夫,派人过来还容易被发现,不如直接带回去,院子里都是自己人,反倒更安全。”
赵凛赞同的点头,“让他扮成小厮就是了,对外就说是佩阳的表弟,带过来一起当差。”
季星海冲他比大拇指,“不过这口音得改改,现在中原的口音最敏感。”
三个少年一人一句,很快把这件具有颠覆性的事情搞定,然后趁着夜色,将少年安全带了回去。
之后,佩阳半夜给少爷烧洗澡水的时候,居然不小心烫伤了。
大半夜的折腾起府医去给人看伤。
据说还不小心伤到了脸,躲在帘子里不肯出来,气得府医骂了一顿,最后没办法,还是霍青说留下药膏,他帮佩阳上药就行。
之后佩阳因为受伤没办法伺候少爷,便禀了主家,把自己远房表弟接过来,一起在霍青院子里当差。
这下霍府的下人可有了嚼头。
佩阳那段时间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收获无数大白眼。
霍府里谁不知道伺候霍青是最有前途的,多少小厮家生子都在那排队等着呢,结果一个佩阳占着坑就算了,现在还把自家表弟接过来了。
哎哟哟,谁说小孩没心眼的,这心眼子比他们满府加起来都多。
至于景玉嘛。
那个不算。
说不定以后还得喊声少夫人呢。
*
之后的京城着实安稳了不少,只不过霍府的禁令一直没有解除,而太子的地位却是水涨船高。
此次成功解决中原乱民之祸,皇上多次想要奖励兵权,但全都被太子婉拒了。
之后反倒求了六品文书的官职,进了尚书台,态度谦逊的跟着大臣们学起治国理政来。
据说一开始,大臣们对他仍是恭恭敬敬的,只把他当做个神像般供着,什么都不让他做。
可没想到太子并未斥责,反倒是趁着大臣们回家休息后,独自在尚书台挑灯夜战,仅用了月余,就把尚书台中储存的,大盛立国以来发生的大事记倒背如流。
更是在之后商讨中原蝗灾治理上一鸣惊人,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极高,又成本极低的方式方法。
特别是‘深耕细作’这一条,直接可以在虫卵阶段,将其杀灭于无形。
这若不是苦心钻研再加上细心观察,一个养尊处优的太子怎么可能想得出这样的办法。
一时间,朝廷内外,对太子赞不绝口。
有些激进者甚至声称,大盛有了太子熙,可中兴矣。
花满楼的包厢里,沈韫正被几个交好的兄弟频频敬酒。
“你小子,什么琅琊王家的小公子,你早就知道太子身份了是不是,还在那骗我们。”
“就是,琅琊王家若是能出太子这样个人物,他家老太爷得乐的跳脚吧。”
沈韫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但内心却暗爽道:我就说,你们早晚得跪着喊我义父。
“真没想到,太子殿下居然真的能放下架子,和咱们一起安安稳稳做个六品小官,上次他去工部送文书,我见着他,还搂着他肩膀喊王兄,问他还记不记得我。”
“结果呢?”其他人立即眼神放光的问道。
那人一拍大腿,“你猜怎么着,太子居然笑眯眯的说:当然记得,兄台乃是沈韫公子的好友,工部员外郎梁寒,咱们上次还一起吃过酒。”
其他人顿时羡慕极了,虽然太子进尚书台已经月余了,但主要是跟在尚书令身边,偶尔才会去六部送送文书之类的。
他们几个还都没得缘见过,没想到让这梁寒得了头彩。
有人又问,“那你怎么知道他是太子的?”
“我问他来做什么,他说是来给我们尚书送文书,我立马拍着胸脯带他过去,结果...”
他打了个岔子,笑得贱兮兮的,众人便好言好语的催着,心里恨不得当场给他来套龙虎拳。
“结果,我们于尚书,吓得当场就跪下了,嘴里还高呼道:参见太子殿下。娘来,我当时吓得汗都出来了,心想着太子来了,在哪呢?”
满场哈哈哈大笑,拍桌子的,拍大腿的,整个乐不可支。
大概是太子跟他们喝过酒,又跟他们平辈相交过,听到这种事,总有种兄弟替我打了上官脸的爽感。
“后来呢,快说,别打岔子。”
“还能有什么,等着我身边的‘王兄’开口道:“起来吧”,我才知道,刚刚揽过的好兄弟居然就是太子,吓得我慌忙要下跪,可却被太子亲手扶起来了。”
梁寒清了清嗓子,“太子说,你我乃平辈相交,朋友之间无需客气。”
“你们是不知道,当时我们于尚书惊得眼珠子差点掉出来。”
几个年轻的少年又发出一阵羡慕嫉妒的唏嘘感叹声,一个个的大力拍着梁寒的手臂肩膀,“你小子运气真好。”
正热闹的时候,包厢门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是谁运气好了,让我也沾沾喜气。”
一直没开口说话的沈韫这才慢悠悠的放下茶杯道:“哦,我是不是忘了告诉你们,今日的宴会,不才也请了王公子。”
装完杯后的沈韫起身恭敬地将包厢门拉开。
一众年轻官员站起来刚要行礼,走进来的太子便摆摆手道:“我今天可是王家公子,莫让我露了身份。”
众人忙笑着回应。
太子身后紧跟着进来的还是上次的小公公,不过也跟着太子一起换了身常服,白衣红领,清俊美艳。
不过这次大家可不敢再直愣愣的盯着看了。
因为所有人都知晓,眼前这位看起来年纪轻轻的少年实则是仅次于大内总管冯有之下的小王公公。
于是众官员给太子见礼后,又给王朔见了礼。
王朔同样大方的回应。
太子嘴角浮起清浅的笑意。
众人重新落座,沈韫又叫小二加了酒菜。
太子还特意给坐在身边的王朔点了几道他爱吃的辛辣之味的菜。
见此,众人对王朔便越发敬重起来。
酒过半巡,因为身份变化带来的拘谨便逐渐消弭了。
因为太子真的很随和,跟他们聊的全都是他们这些小官吏在日常办公中常遇到的问题。
比如被不小心送错文书,忘记上官的命令,被上官骂等等。
很快便拉近了几人关系,甚至像梁寒这样已经跟太子有过更多交集的居然开始吐起苦水来。
什么他们尚书别的毛病没有就是爱养小妾,家里妻妾子女一大堆,弄得很不安生,动不动就会有家里的仆人找过来,说什么这个姨娘生病了,那个庶子被打破头了。
哎呦呦,笑话闹得一大堆,工部的其他人都说是因为没娶个厉害正妻的原因。
众人哈哈大笑,这话题一旦开了,打工人的苦水便倒不完。
太子跟着他们笑,跟着他们惊,全程都没有过多言语。
直到沈韫问道:“殿下,您这次请我们喝酒可是有事?”
梁寒等人渐渐安静下来,看向夹起一块排骨送到王朔碗里的太子。
“没什么,不过是上次宴席上听到你们对中原灾情的分析后受益良多,如今终于得空,所以摆个小宴,聊表谢意。”
几个年轻人忙摆摆手。
“殿下,我们那点子想法哪值得您如此郑重,况且这事情闹大了,最后还不是您摆平的。”
“就是,乱民攻城时喊杀震天,我家就在京郊附近,若不是门板结实,估计也逃不过。”
说话是礼部的文书,名叫何为。
话题到这里,气氛逐渐沉闷下来,因为谁都无法忽略那三天的大火和惨叫,但谁又都不敢提起。
只不过他们忘了,沈韫这人向来头铁。
“殿下,听说这次进京的灾民多达数万,当真非杀不可吗?”
太子捏着酒杯的手顿了一下,笑容有些苦涩道:“当然不是,但他们拒不受降,对父皇来说就是个隐患。”
众人苦涩的吞下口水。
包括沈韫在内,没人再敢接话。
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太子也是无可奈何,毕竟太子已经在可行范围内给过他们太多次机会了。
太子转而道,“不说这些了,灾民闹哄哄的居然过了整个季节,如今夏秋在即,北边的狼奴估计已经在厉兵秣马,准备抢秋收了,不知诸位对此可有何见解?”
梁寒大咧咧道:“嗨,有霍大将军在,还用怕他们,当然是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兵部的员外郎范和光道:“你别太想当然了,霍府到现在还被关着呢,而且我听我们韩尚书说,那天皇上发了好大的火,这次霍将军恐怕不妙。”
几人立马凑在一起想八卦,又一想八卦的主人之一就在对面,忙又把头缩了回去。
太子笑道:“父皇和霍将军少年情谊,不过是互相赌气而已。但换句话说,若我们大盛当真没了霍将军,难道就任凭狼奴兵欺负不成?”
众年轻官员纷纷陷入思索。
梁寒:“哎,我以前怎么没想过这个问题,霍将军、霍家军再强悍都只是一家之强,若万一,我是说万一,大盛忽然腹背受敌,单凭霍家军能救得过来吗?”
他有些讪讪道:“南边多是封地,而且听说江夏尤为强盛,但咱们南边的军队可差了一点啊。”
兵部的范和光道:“梁兄不必这般委婉,那能叫差一点吗?说句不该说的,南江军每年的军需是霍家军的两倍不止,但实力嘛,能有霍家军的十分之一就不错了,若不是楚江隔着,说不定江夏王早就打过来了。”
沈韫微微咳嗽一声,范和光忙闭了嘴。
太子神态温和,“哎,不是说过了,同辈相交,我是你们的同僚,六品文书,再者今晚所说之事,本宫发誓,绝不会泄露出去。”
众人哪里敢让太子发誓,不过有太子这句话,众人还是安心了许多。
何为喝得多了点,闻言直呼,“再这样下去,天下就只识霍家军,不见大盛兵了。”
太子似乎也很苦恼,“就没有什么办法帮其他军队提升一下实力?”
又是个好问题,众人再次苦思冥想起来。
太子手下不停,拿起公筷,给王朔添了块牛肉。
这牛肉做的辛辣入味,口感极佳。
垂眸深思的范和光突然喜悦道:“我想到办法了?”
众人忙抬头看他。
范和光涨红着脸兴奋道:“若是分出霍家军的精锐,领着皇命去其他部队练军,不就能把整个大盛军队的实力提起来了?”
沈韫刚要骂你这个蠢货,这种歪主意也能想出来。
可他侧眸间却不小心瞥到一旁的太子,嘴角居然露出一丝满意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