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但是还不够

第200章 但是还不够

解决了命格之事后,赵凛和霍青着实轻松了下来。

赵凛曾提议,让霍青直接把自己献出去,这样就能解了霍家的危机,反正他们之间的感情自己清楚,不必在乎那些虚名。

可向来聪明的霍青却因此生了好大的气。

害得赵凛哄了三天才哄好。

不过从那之后,他也消停了,不敢再有什么自己把自己献出去之类的想法了。

他怕到时候会把霍青提前气死。

呵呵,霍河豚。

反正历史上就是今年回去的,那不妨再耐心点,顺其自然吧。

当他们躲在霍府轻松度日的时候,京城里却流传出一条惊人的消息。

几乎在同一时间,花街柳巷,巷道瓦房里,都在讨论同一件事。

“听说了没,当今圣上吃人。”

“你消息不准,那不是吃人,是把人炼成了丹,那两位早亡的皇子和皇后都是被他炼死的。”

“哎呦,我的天爷啊,你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早上,先皇后的母家——孟家,二皇子的母家——山西余家,四皇子的母家——淮南吕家,全都跪在宫门口,敲登闻鼓喊冤了。”

“我也见到了,都是他们当场喊出来的,也不知道真假。”

“这都闹到皇帝面前了,还能是假的,反正不管真假,我觉得他们都死定了。”

“不一定,万一有人趁机反了呢?”

围坐的众人顿时没声了,不一会便纷纷告辞各自回家,然后便把家门紧紧关死,准备武器和吃喝,多事之秋,最近能不出门便不出门了。

皇宫之内,赵璋极为暴躁。

那登闻鼓敲了一上午,此刻估计吵得全京城都知道了。

但都是世家大族,他又不能全都砍了。

冯有大着胆子上前劝道:“皇上,不如召集众臣商议吧?”

赵璋短暂思考过后道:“传林太傅、尚书令沈崇岳、御史大夫谢纯,以及太子,即刻进宫。”

“是。”

可冯有还没走到门口,就听到身后的赵璋又道:“慢着,太子不要传了,孟家也在,别让太子被他们蛊惑了。”

冯有的身体微微停顿,很快又恢复自然道:“是。”

*

东宫里,有一处风光极好的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大半京城的风光。

此时,太子正坐在观景台中与王朔对弈。

他今日的棋风刚烈凶猛,没一会就把王朔逼得退守一角。

“王朔,你用这些棋子与本宫厮杀的时候会在乎他们有多疼吗?”

王朔诚实的点头,“不会,奴才只是想着如何物尽其用,好夺了殿下的江山。”

太子极为愉悦的笑出声,“小朔儿,本宫果然没有看错你,所谓乱世出雄主,我们既然要这江山,就不能太过仁慈。”

王朔眸中划过决绝,“是,殿下。从前,是奴才囿于过往了。”

太子眸光很宽容,带着怜惜,“王朔,出身不是你我能决定的,你出身穷苦,对同样底层的百姓的抱有仁慈这是好事,但要记住,打江山要狠,守江山要和,休养生息时才需要仁。但无论狠辣还是宽和,都只是我们手中的武器,切勿让兵器夺了主人心智。”

王朔很是受教,他心里清楚,太子对他从未藏私。

但他对太子,却总是做不到完全敞开心扉。

两人之间缠杂的感情太多,顾虑也就多了。

太子拉过王朔的手,带着他向远处眺望,“东风已起,是时候拿下那位置了,届时希望小朔儿能给本宫一个满意的答复。”

王朔脸颊微红,“殿下,您还答应了林太傅,让他女儿做皇后呢。”

太子嘴角带着些微得意的笑,那是对爱人因他吃醋的自得。

“那两个老匹夫不能信,你以为老三就没答应让林家那女儿做皇后吗?不过是父皇炼人丹太过骇人听闻,沈家那老匹夫担心老三也会被炼了才来与本宫合作,今后这鹿死谁手还有得争。”

王朔发自内心道:“无论是谁,殿下都会赢的。”

太子回握住他的手,“自然,本宫总要护你周全。”

*

就这一会功夫,京城里已经越发混乱起来。

原来是两位皇子的母妃忽然现身宫门之上,余妃和吕妃,穿着单薄的白色长袍,在十几米高的城门上迎风而立。

她们下方便是响彻半个京城的登闻鼓。

羽林卫们在下面焦急,想要上去救人。

可两位皇妃立马半只脚踩到城墙边缘,以命威胁道:“你们若敢再往前一步,我们现在就跳下去。”

羽林卫们顿时不敢动了。

两位皇妃下面就是他们千里迢迢赶来的亲眷。

多年未见,再见居然是生死之时,顿时哭得愈发凄惨。

京城的百姓们本来打算关门闭户了,可因为这千百年来难遇的场景,又忍不住悄咪咪的藏在旁边的街角、酒楼里观看。

还有商家为了抢客,直接派了自家记性好的小二们去前线,打探到最新消息后,要定时回来讲给客官们听。

果然啊,无论哪朝哪代,打工人都是牛马。

余妃看到自己年迈的母亲后,顿时情绪崩溃,哭诉道:“母亲,珏儿他根本没有得天花,他被皇上召进御书房就再也没出来。

皇上随便打发个人来跟女儿说,珏儿得了急症去了,可怜的珏儿,女儿连他的尸首都没看到,那个天杀的狗皇帝,连自己亲儿子都吞进腹中,就不怕烂心烂肺烂肚肠吗?”

旁边的吕妃也没好到哪里去,她刚刚丧子,哭得泣不成声,连话都说不完整。

她父母早亡,来的是两个哥哥。

“大哥,二哥,明儿也是如此,小妹想给他立个衣冠冢,却被流民连棺材都砸坏了......小妹无用,护不住明儿......”

无论之前三家是真难过还是假伤心,此时听完两个皇妃的哭诉后,全都难过了起来。

心软的也掉下了几颗真泪珠。

余家的老太君更是心疼的直捶胸口,“好女儿,母亲一定为你讨回公道,你听话,先下去,站在那里危险啊。”

“是啊,你们两个先下来,之后的事咱们慢慢说。”

围观的百姓们也跟着抹眼泪,心里痛骂皇上不是个东西,自家孩子虽然蠢,他们也舍不得擦破点皮呢。

皇上吃好的,穿好的,还有这么多貌美如花的妃子,生了那么多好孩子,居然还不满足。

你想长生就出家去修道啊,舍不得这荣华富贵,偏要走这歪路子,真是该死!

百姓们越围越多,渐渐的也加入劝解大军中。

面对能够感同身受的痛苦,和比他们更高一阶的皇权,两个相差甚远的阶级忽然就有了同仇敌忾之感。

这可真妙啊,但是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