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其他人也对这事谈论许久,无一例外的都很是开心。
老两口激动的半夜都没睡着。
有些精明的曹老头思量许久与林大花商议着,同时也是提醒老太婆:
“这段时间以来,咱们手里没钱,你看看几个儿子和儿媳是如何对我们的?”
不仅是曹老头就是林大花也是慢慢回过味来。
这人老了,再是自己的亲生儿女,没钱都不行。
曹老头听到拆迁这消息后,已经将这事儿前前后后、深思熟虑了好几遍。
而且他在听着大家伙议论时也适时询问几句,现在他已经大概的了解到拆迁的过程。
他已知道,这拆迁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房屋宅基地产权。
产权证上写的是谁,谁就可以拿到拆迁款。
而他们现在这栋两层楼带一个大院子的房子的户名正是曹老头他自己。
这也是因为当时建房时为避免几个儿子有想法,才会写他名字。
而这时曹老头却是无比庆幸,如果户名是他现在几个儿子中的一个,先不说其他几个儿子能不能拿到,就他自己,也是分不了多少,而且也没话语权。
想怎么分,还得看儿子脸色。
如果这样,那他们老两口以后的生活那可是完全没指望了。
思虑半晌,她回头看了看林大花。
见林大花有些动容,想来是想到什么不好的事情,这才接着开口:
“老婆子,关于拆迁的事,不管以后几个儿子怎么说,你都看我的眼色行事。
咱们老两口下半辈子有没有好日子过,能过成啥样?就看这一次拆迁了,如果被你搞砸了...到时候你就自己跟着儿子过去吧。”
曹老头想到那种情况,也是发了狠,恶狠狠的看着林大花。
这段时间以来,他已经清楚的知道,几个儿子靠不住,能靠住的老二已经被他们彻底寒了心。
现在他们手里又没钱。
如今这拆迁款,可就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所以这一次不管是谁,都无法阻拦他心中的计划。
林大花虽然对老头子的的威胁有些气恼。
但她也知道这次老头子可是动真格的,知道这事的严重性。
万一真发生了啥可不会像之前那样轻拿轻放。
而且这段时间以来,她的感受最为明显,几个儿子、儿媳对她明显不如之前那般尊重,常常阳奉阴违。
是以她也过得甚为憋屈。
听到曹老头如此说,也是二话没说,就点头同意了。
曹老头半夜睡不着觉,让林大花将门锁上,电灯打开。
取下脖子上挂的钥匙,将立于床头的柜子打开。
将家里一些房产证件取出来。
看到当时村里批复的证明,仅仅是张薄薄的纸。
此时他双手微微有些颤抖的拿着,看了一遍又一遍。
再三确认了上面写的他名字,这才慎而又慎的仔细叠好,放到另外一个本子的夹层里。
又将这些材料放入一个小包里。
最后才一脸郑重的重新锁到柜子里。
老两口激动的一夜都没怎么睡,而曹老头更是将所有的事情及接下来的安排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
天刚蒙蒙亮,两位老人才迷迷糊糊睡了会儿。
这边曹学雅一大早起床后吃了她妈做的早饭,就悠悠哒哒去了学校.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她学习上也已渐渐步入正轨。
昨日又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月度考试。
这次她有预感一定考的比上次还好。
刚进校门,就见校门口一张红色的海报贴在校门口大门边上。
很多同学也都在旁观看。
更是时不时的传出一些议论声:
“这陈倩是谁啊,竟然得了省里的特等奖?”
“那得多厉害啊?”
“听说不是重点班的呢,想来一定很优秀?”
“我听说这次的奖金可是很丰厚呢,要是我得的该多好啊,听说有两千八百块呢!”
说话的人应该是知道些什么。
曹学雅听到这里都愣了愣,没想到上一世得的是两千,这次竟然又多了八百。
不过想到这次竟然是特等奖,奖金提高也是情理之中的。
她在旁站了会,知道大概内容后,就走出了人群。
嘴巴扯了扯,眼睛微微眯起,目光看向高三刘兴珠的办公室。
就看这次她如何应对了。
回到班级后看到这段时间以来一直脸色憔悴、神情萎靡的陈倩,今日竟一反常态的容光焕发起来。
她是不知道最近陈倩这种状态还是因为她的原因。
自从陈勇被要求赔付一万块后,最后少的两千块,两口子无法只能去村里预支。
只是村里也说了,必须年底前还清,不然村里给村民们年底的各种奖励、福利以及村里的各种政策,他们家将无法再享受。
两口子没办法,还是咬牙接受了。
是以一家四口,放学、下班回来后一律在家里糊纸盒子,补贴家用。
每天做到凌晨十二点。
连陈勇也不例外。
因此一家人的状态都不好。
但陈倩今日一早来到学校后,看到学校贴的喜报。
这才瞬间又活过来!
回到教室后更是有一堆的同学围着她说好听的话。
陈倩正享受着这众星拱月般的待遇呢,突然一道突兀的的声音想起:
“陈倩,没想到你也参加了作文比赛,我以为只有曹学雅一人参加呢?”
“对、对。”
这人问完,其他人也才想起来,连忙附和。
这人问这话其实并不是怀疑陈倩,她只是有些隐晦的提醒众人,曹学雅她不是成绩好吗?成绩这么好,竟然还考不过陈倩这个在班级排名靠后的人。
但没想到这话却让陈倩脸色微微一僵。
接着又听到有人接了话茬:
“没想到陈倩你作文这么好,以后可得给我们指导指导。”
“对啊,可不要像某些人似的,和个周扒皮没两样,自己吃饱喝足,不管他人的死活。”
曹学雅听着众人的含沙射影,无所谓的耸了耸肩。
这一个月来像这样的对话可真是不少。
这些人原先受她恩惠时没得到过一句感谢。
不帮时反而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