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学雅心中对这个活动,可以说是十分感兴趣。
因此对王信宝所提到的注意事项,自然是认真倾听。
她此时心中有一个强烈的想法,那就是,若她想尽快的提升空间以及空间中灵乳等级,必须尽可能深入古玩玉器行业。
了解到更多的行业中的情况。
否则,她一个初来乍到的年轻姑娘,有些事情可谓是求索无门。
如今这交流会,相当于对她开了一扇通往这行业的捷径。
她若是不能及时抓住、用于自身的空间提升,那可是太暴殄天物了。
而且她深知,这交流会一定是一个范围不大,或者仅仅是一个小范围业内人士参加的活动。
越是珍稀、珍贵之物,越是不会向外大范围的流传。
对她来说,可算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心中对认了这王信宝做小弟,再次对自己做了番表扬。
她又向王信宝确认了参与交流会的时间等事情,见再无其他,很快告辞离开王家店铺。
而此时仍在店铺中站着没动的王信宝,却是与曹学雅差不多类似的心情。
他是生意人,自然对人的情绪浮动,把握的十分精准。
从老大的言谈举止间,他已感受到了老大对这次交流会的重视。
同时对他能够推荐她参与这次的活动, 隐隐有着赞许之色。
得到了老大肯定,王信宝自然喜不自胜。
她心中明白,她妹妹之前得到了老大的那多好处,若是他一直一事无成,可是不仅心中难安。
甚至担心着,老大会不会因为他的无用,而对他另作安排。
如今好了,他总算有了些用武之地 。
而且,从老大这次的态度中,他也琢磨出了一些味道出来。
心中大抵对以后的行动,也有了些隐晦的方向。
在他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揣摩老大的心意,得到老大的倚重,这在他看来,那可是重中之重。
至于其他的,都得退一射之地。
曹学雅从王家店铺出来后,心情不错。
对她来说,这交流会,甚至可说是意外之喜了。
有了这块入门砖,今后的事,且得看她的行动了。
她一直深信一句话,那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就如那金老爷子一般,虽说那些古玩爱好者们,大多富裕。
并不缺衣少食。
但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不可能无欲无求。
只要她用心挖掘,一定能得到她想要的。
走出王家店铺后,放出自行车,一路往余家桥街道而去。
此次她并不准备直接回家,而是准备顺道去今日程新松所说的他那姓蒋的同学家。
虽说现在有些晚,不知那家人睡了没,但既然路过,顺道而已。
很快,约摸十几分钟,曹学雅骑着自行车来到了余家桥街道。
远远的,她就停下来,将自行车收入空间。
接着,慢慢靠近那姓蒋的家的范围。
她现在对余家桥街道,可算是十分熟悉。
没做任何停顿,很快就根据程新松所说的位置,找到了那蒋家。
让曹学雅大感吃惊的是,没想到这深更半夜的,那姓蒋的家中,此时竟然灯火通明。
虽说屋中的光亮,可能为防止泄露太多,略略做了些遮挡。
但以曹学雅的眼力,自然瞒不住。
这蒋家离她家店铺并不远,她抬头看了看位置,约摸也就200来米的距离。
如此近的距离,可以说是近在咫尺了。
但就是这么近的距离,他舅舅一家,竟然都没发现。
还是那蒋家的儿子,可能在学校中放松了警惕,压根没想到同学中竟然有她家的人,这才被他们所知。
也算是巧合了。
曹学雅很轻易的就接近了这处蒋家的房子。
从外就可看的出来,这蒋家的房子,可比他们那处店铺,面积要大上许多。
房子临街一排是四间大开间,再往里走,是一处很大的内置院子。
院子后面,还是一排房子,上下两层,看起来房间数量,可是不少。
从这院子配置就可看的出来,这蒋家大抵是这余家桥的本地人。
在此处生根发芽了许多年。
她来了余家桥已是不短的时间,知道哪怕是本地人,能有这样的房子规模,也算是凤毛麟角了。
同时心中也隐隐明白,看来这蒋家,有可能不仅仅是家资丰厚而已。
要不然,也没有胆量做出这样的事情。
是的。
此时的曹学雅,心中猜测,若是她家的事情是人为,那这蒋家,很可能就是那主谋。
虽说她还没有十全的把握。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蒋家的可能性,是最高的。
她也没耽搁,找准位置,很快就将头探到了那处院子的一角。
很快,映入曹学雅眼帘的,是院中的几个木匠,在大力的打着家具。
从家具的形状来看,有一些是餐桌,有一些是椅子、接待的柜子等等,不一而足。
看得出来,应是用于饭店对外经营所用。
只听这几个木匠,边做着活,边闲聊着,只是声音并不高,可能是主家做了交代。
要不是曹学雅听力好,且已经趴在了院墙上,还真不一定能听到。
“老朱,咱这话还有几天能做完?我可真不想半夜三更的做这玩意。”
最后一句话,可能也知道现在说这有些不好,声音很是轻微。
说话之人,最是受不得熬夜,哪怕白天再苦再累都能承受。
只这夜晚的活,实在是有些超出他的承受能力。
要不是不好拂了一向对他不错的老朱的面子,早就撂挑子不干了。
这活谁爱干谁干,反正他不干。
但无奈,如今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只是希望快点结束,不然他真怕一个熬不住,自己就跑了。
那被询问的老朱,自然也知道他这好兄弟的脾性,忙安抚道:
“老李,你还不知道我嘛,说了再干五天,一定是五天,过了五天要是还没干完,剩下的全是我的,大家该得多少,却是一分都不会少大家的。”
这老朱能在这余家桥附近的木匠里,说话有些份量,自然有两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