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振东和许兰听闻林晓棠生了,赶忙拎着大包小包匆匆赶到医院。
一看到那两个粉雕玉琢、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孙女,老两口满心欢喜。
尤其是许兰,眼中满是爱意,简直爱不释手,光是看着两个孩子,脸上就不自觉地洋溢出笑容,仿佛所有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两个孩子是同卵双胞胎,模样极为相似。
眼睛和嘴巴像林晓棠,灵动有神又娇俏可爱;鼻子则像陆铮,挺拔而英气;下巴和脸型则是融合了父母的优点,打小就给人一种天生的美人胚子的感觉。
一个这样漂亮可爱的小婴儿就够让人看不够了,更别说还是两个了,看着简直像照镜子一样的两个宝贝孙女,许兰忍不住问道:
“这哪个是姐姐,哪个是妹妹呀?我都快分不清了。”
陆铮和林晓棠笑着抬起曦曦和露露的手,陆铮说道:
“妈,曦曦是姐姐,露露是妹妹。你看,她们胳膊上都有一小块胎记,曦曦的胎记更圆润,有点像爱心;露露的胎记更瘦一点,看着像弯弯的月亮,靠这个就能区分。”
“不过平时穿着衣服,胎记不好分辨,我和晓棠就在她们手腕上系了不同颜色的小绳子,曦曦的是粉色,露露的是鹅黄色,这样看绳子就能很快分清,不会弄错了。”
“呦,还真是。”
许兰仔细看了看胎记,认真地记了下来,接着又关心起林晓棠,询问她身体状况、奶水够不够吃,要是有哪里不舒服,或是想吃什么,尽管告诉她。
林晓棠一一回答,许兰听后点头应下。
在医院观察了两天,确认没什么问题后,林晓棠和孩子可以出院了。
出院的时候,陆铮怕颠簸到孩子、怕林晓棠吹着风受凉,特意找徐老厂长借了车,开车送母女俩回去。
回到家没几天,曦曦和露露褪去了刚出生时的泛红,变得白白嫩嫩的,就像两个雪白的糯米丸子。
葡萄般又大又亮的黑眼睛灵动可爱,小胳膊小腿虽然看着纤细,但蹬起来可有力了,嘴里还咿呀咿呀地发出声音,陆铮看着满心欣慰。
只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曦曦和露露一天一个样,食量也越来越大。
林晓棠的奶水不够两个孩子吃,还得搭配奶粉。
初为父母的陆铮和林晓棠,在喂奶、泡奶、换尿布这些事上时常手忙脚乱。
好在许兰经验丰富,在一旁帮忙指点,才让一切逐渐步入正轨。
只是卤味店的卤味,一直都是陆振东和许兰负责卤制,现在许兰来照顾林晓棠和孩子,家里就只剩陆振东一人,他忙得够呛。
陆铮心疼父亲,担心他累坏身体,便主动提议请个人来帮忙。
陆振东却摇摇头拒绝:
“不行,我累点没关系。做卤味最关键的就是配方,要是被别人偷了可怎么办?”
陆铮赶忙说:
“爸,这事儿我有办法。你找时间去药店买个碾子,然后把我们要用的卤料都磨成粉,用纱布包好再放进锅里煮。
这样就算有人偷了料包,也弄不清里面到底有哪些卤料、香料。就算有人侥幸摸索出了成分,可要是不知道配比,多放或者少放一点,卤味的味道就不一样了。
要是真有那种能靠着粉末就摸索出所有配方,还能尝出配比的天赋异禀的人,人家早就自创卤味了,也不会打咱们家卤料配方的主意。所以爸你就放心吧。”
陆振东听他这么一说,这才放下心来:
“行,要是这样的话,那就请个人吧,我确实有些累了。”
只是在人选上,陆振东有些为难,不知道该找谁。
这时,陆铮的小姑猜到许兰要帮忙带孙女,忙不过来,主动找上门来,表示自己可以来帮忙。
陆铮虽然叫她小姑,但她和陆振东并不是亲姐弟。
当年,陆铮的太奶奶生下陆铮的爷爷后,丈夫去世,便把陆铮爷爷留在陆家,改嫁给了同村同样姓陆的人家。
后来又生了一儿一女,小姑就是改嫁后生的儿子的女儿。
因为改嫁,按照农村的传统,陆铮太奶奶就不算是陆家人了,她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所以两家关系不算特别亲密。
但因为有血缘关系,也是亲人,所以逢年过节都会有来往。
上辈子陆家日子艰难的时候,小姑也曾帮衬过一回,借了陆铮50块钱。
看在这情分上,又考虑到父亲的难处,陆铮便答应让小姑来帮忙。
有了小姑在卤肉店帮忙,许兰见她做事麻利,手脚勤快,也放心了心,安心在新家照顾林晓棠和孩子。
有孩子的欢声笑语在,日子在忙碌中过得特别快。
一转眼曦曦露露都满月了。
满月宴上,陆萍陆琳还有陆家许兰娘家那边的亲戚都来了。
陆萍在陆铮家的卤味店上班,每个月能拿40块钱工资,心怀感激的她,给两个孩子一人送了一个小金锁,这份礼物可谓十分贵重。
二姐陆琳则精心准备了奶粉和曦曦、露露穿的小衣服,小衣服还都是洗过烫过,精心剪掉线头,手搓得柔软绝对不会隔着孩子的那种。
放假回来的小妹陆静,也用攒的零花钱,给曦曦露露买了礼物,一人一个银子打的平安锁。
姐妹三人都对可爱的小侄女们喜爱有加,不停地夸赞着:“曦曦、露露长得真好看,我这小侄女太可爱啦!”
就连贺援朝,许老厂长,李干事还有张光,人虽然不方便过来,但是也都送了贺礼。
一场满月宴办得热闹又喜庆。
只是,在满月宴结束后,陆铮发现二姐陆琳看起来有些消瘦,担心她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关切地问道:
“二姐,你怎么了?怎么看着这么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