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突破口,怀疑

据说当年那场大火是因为管理人员玩忽职守,在仓库抽烟,还随地乱丢烟头。

最后烟头点燃了碎布料,引发了火灾,一仓库的布都被烧成了灰。仓库管理员最后也葬身火海。

这场大火让纺织厂损失惨重,又因为仓库管理员已死,无法追责,纺织厂只能咽下这个亏。

而凶手就是当年仓库管理员的儿子。

当年出事以后,因为父亲疏忽职守还抽烟引发火灾,厂里没法追究他已死父亲的责任,但却开除了他母亲。

并且收回了纺织厂分给他们家的房子,把他和母亲、妹妹都赶出了纺织厂。

此后十年,他们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母亲为了养大他们兄妹俩,积劳成疾,早早去世,只剩下他和妹妹相依为命。

他捡破烂把妹妹带大,结果妹妹后来也遭遇不幸,跳河了。

这世上只剩下他孤身一人,再没有值得留恋的东西。

想到自己一家人悲惨的遭遇,心中满是怨恨,觉得一切悲剧的起源,就是从那场火灾开始的。

认为如果不是纺织厂开除了他母亲,把他们家赶走,那他们一家就不会这样悲惨。

于是便把怒火发泄在当初赶走他们一家、开除他父亲的后勤主任身上。

大年三十,偷偷在他们家的水缸里下了老鼠药,最后一家人因为吃了有老鼠药的饭菜和水,中毒身亡。

据说凶手被抓后拒不认罪,还坚称自己父亲是被冤枉的,说父亲不可能在仓库抽烟,还乱丢烟头导致火灾。

一定是纺织厂为了不承担火灾的责任,所以故意把这个罪名,栽赃到他父亲头上。

反正他父亲已经死了,死无对证,哪怕被泼了脏水,也不可能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但他这个说话,大家是不信的,一来,他是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退休的后勤主任一家子,都被灭门了。

这样恶人说的话,谁信呢?

二来,是因为当年火灾这个事情,是有目击证人的。有工人亲眼看见了他父亲抽烟,还不止一个。

有这么多目击证人作证,大家自然是相信证人们的话。

因此,凶手被打靶前说的那番话,压根没人信,只觉得他肯定是在狡辩。

上辈子陆铮看到这个新闻时只是一扫而过,没放在心上,毕竟他和纺织厂没什么交集。

可这辈子,想到夏广庆不是什么好人,陆铮心里不禁起了疑:

会不会凶手说的才是真的?这里面是不是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不然一个玩忽职守、在仓库抽烟引发火灾的人,本性上那就不可能是什么尽职尽责,果敢无畏的人。

都发生火灾了,火势那么严重,他见势不妙怎么不跑,反而死在里头,这不就死无对证了吗?

再想到火烧的是仓库,这不正是掩盖某些事情的惯用手段吗?

古往今来,一把火烧了仓库,一把火烧了账本类似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一把火平账的事情,陆铮也是见过听过的。

再想到案子里,纺织厂一仓库的布,都被烧光了,一仓库的布都成了灰,什么都没了,那岂不是绝佳的平账大法。

反正都成了灰,我说里面就是有一仓库布,你还能说没有吗?

或者我说,这一仓库的布,那都是高档布,价值连城,你还能说不是吗?

陆铮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自己猜测的就是真相。

那场火灾,说不定真的如凶手说的那样,是栽赃陷害的。

想到夏广庆那唯利是图的性子,以及他当时厂长的身份,火灾这么大的事情,他不可能不知道,很有可能,他就是主谋!

如果能把这件事调查清楚,拿到证据,那么夏广庆他就死定了!

这无疑是一个打倒夏广庆的极好的突破口。

只是,陆铮很快又皱起眉,想到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一来,现在那场灭门案还没发生,记得报纸上报道的时间,是83年年底。

明年才发生的事情,且不说未来事情还没发生,仓库管理员的儿子还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姓甚名谁,不记得他多大了,也不知道他长相。

他就算想找人,一时半会的,也不知道去哪里才能够找得到对方。

就算他想方设法,运气好找到了对方。

可那到底只是他的猜测,如果他猜的是错误的,那他和一个报复社会的凶手谈什么?

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二来,凶手最后报复的,是退休的后勤主任,而不是夏广庆。

这是为什么呢?

是因为夏广庆真的没参与,作恶的是后勤主任,还是他查到了夏广庆,只是夏广庆不好下手,或者是还没来得及下手。

就因为对后勤主任出手,然后落网被抓?

这里面的真相,要弄清楚才行。

可是,事情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他和纺织厂又没有什么关系,又去哪里打听当年这桩旧事呢?

就算有人愿意和他说起这件事,但是,如果不是知情人的话,那知道的东西,肯定也只是表面上的内容。

和他上辈子在报纸上看到的没什么区别。

真正知道内情的人,那肯定是守口如瓶,不可能透露。

他一打听,反而是打草惊蛇。

又要是当年知情人,又要能撬开他的嘴,还得保证他不对对外透露,打草惊蛇。

这样的人选,去哪里找呢?

思来想去,一个熟悉的名字,浮现在陆铮脑海里。

——夏广志!

他不就是很完美符合这个要求吗?

作为当年保卫科的科长,又参与了林家的事情,以他和夏广庆的关系,还有他当时的身份,火灾那件事,如果有猫腻的话,他绝对是知情者之一。

上次林家的事情,不也是从他嘴里撬出来的吗?

能撬出林家的事情,那么火灾的事情,只要拿捏得到,那么也不是没有办法。

而且,他现在在劳改农场,夏广庆早就把他当成了弃子,和他也没有联系。

也不用担心他把事情透露给夏广庆,打草惊蛇。

陆铮越想越觉得,以夏广志做切入口是十分可行的办法。

看来,得找时间再去劳改农场一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