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哪都有意外之喜

欢言阁。

情报交易室内。

本来白知玄就算是在天天吃醉仙楼的东西。

虽说好吃的东西他都喜欢。

但这眼下已经换了好几拨人来送茶水点心,花样也不稍微变一下。

哪怕是换成路边摊的花糕小甜水他也不挑啊。

白知玄百般无聊的躺靠在座椅上,面前的茶水点心他已经无心品尝。

“白芷姐,你说我日后要不要就配个面具在身上?”

白芷当然知道白知玄在想些什么:

“如若不靠着古凰灵宗或者红尘大帝的名头,别说成为座上宾被端茶倒水了。

没有仙人境的实力,你连被睁眼瞧的资格都没有。

那么,你不还是得靠我的力量来帮忙镇住那些七七八八。

所以……

别老是想那么多没意义的,不如想想将来古凰灵宗等等以你为荣。”

“白芷姐,还是你会安慰人~”

“人来了。”

很快。

在白芷提醒后没一会,白知玄就听到了房间外面传来一阵匆忙的脚步声。

门开后,除了先前的‘逸小姐’。

其身边还有着一位穿着灰色大袍,模样十分少见的慈祥老者。

这还是白知玄除了在大街上,头一回在这种级别的场合,看到一位老者形象的修炼者。

按理来说,修士的容貌在金身境就会达到最巅峰完美的状态,并且不会再有什么变化。

除非这位老者是大器晚成……

而在他的腰间则挂着一个带有‘言’‘东’字号的令牌。

东阁老对着白知玄行礼招呼:

“闻名不如见面,白公子真是气宇非凡帅气潇洒啊。”

“晚辈知玄见过阁老。”白知玄起身礼貌回应。

东阁老抬手示意,在白知玄重新坐下后,也理了理长袍坐下。

逸小姐则是乖乖的在一旁坐下。

虽然还戴着面具,但简直和先前变了一个人一样。

东阁老知道逸平常是什么性子做事。

此时看到白知玄还是一副翩翩公子作态,心里倒是安稳许多。

毕竟他欢言阁再厉害,古凰灵宗给脸他们就得陪着笑。

天下第一火修门派、天下前三的宗门可不跟别人胡闹。

东阁老也是怕白知玄等急了,索性直奔主题。

“听我这小辈说,白公子需要买情报。

不知道我这欢言阁分部能否帮得上忙?”

白知玄抿了一口茶水,礼貌开口道:

“我也是刚从家里长辈闲聊中得知,天底下居然有欢言阁这样厉害的组织。

所以第一时间就跑过来开开眼界。

顺便看看有没有‘炽翎回春丹’的消息,哪怕是其中炼制材料的一些消息都行。”

东阁老微微一愣。

白知玄的这个需求,还真是稍稍有点超乎他的预料。

不过虽然没有猜到白知玄想要什么。

但是这种名气极大且稀世珍奇的丹药,欢言阁也是会多有留意。

毕竟其随便一条情报都是百万灵石起步。

“炽翎回春丹……”东阁老低头沉思中。

白知玄知道自己这个消息难度有多高。

所以他并不抱希望于此。

只要能借助欢言阁把这个消息散播出去就行。

毕竟,既然当初有妖邪人喜欢他这一身根骨。

肯定会有不少人来买他的情报,借机设计谋划。

回头白知玄再找个成熟的机会,说自己已经暗中得到便可。

反正他这男儿身本来就是演戏。

白知玄客客气气的说着:

“我也知道这丹药珍贵无比,若是没有消息也不强求,咨询费该给的我一块灵石都不会少。”

东阁老深呼吸一番,随手捋了捋胡须道:

“说来也是巧,近期我欢言阁正好有关于炽翎回春丹药材的消息。”

“那我还真是来巧了。”白知玄没想到还真有意外之喜。

东阁老轻轻点头,继续为白知玄说道:

“炽翎回春丹有几大主味药材。

阳炎花万年奇遇;金红果轮回三千;

翡翠木隐于天色;龙晶水十分难得;

凤羽石踪迹难寻……

而我欢言阁最近新得到的消息,就是关于凤羽石。”

“在哪里?”白知玄连忙询问道。

东阁老露出和蔼笑容,捋了捋胡须解答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这个答案倒是让白知玄觉得颇为意外。

还真是走到哪里就有机缘送上门来。

他当即看向东阁老猜测道:

“难不成在灵羽国的统治者手中?”

东阁老也不含糊,直接说出了情报:

“在灵羽国中心的大帝秘境中。

一位死于内战的凤族大帝强者空间戒指至今未曾有人寻得。

传闻他曾用自己的大帝巅峰修为炼制出了一枚凤羽石。

为的就是在必要时刻能换取莫大机缘。

只可惜造化弄人啊……”

闻此言,白知玄也是不禁摇头感慨:

“确实是有点可惜。

他要是早点放出消息来,我还可以让师祖她们帮忙攻打灵羽国。”

“……”

白知玄这话一出。

着实是给东阁老和逸小姐吓得不轻。

东阁老当即开玩笑打趣着:

“白公子,这凤羽石的消息具体属不属实,也只是一道传闻。

恰好这情报近期有人卖给我欢言阁而已……

而且,千百年前的战争,白公子怕是还在遨游天外呢。”

白知玄也是一愣。

属实是心直口快了。

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

“哈哈,倒是忘了这一茬。

不过真是感谢前辈为晚辈解忧。

这咨询费不知道需要多少?就怕晚辈身上带的不够。”

东阁老浅笑着:

“白公子来我欢言阁,蓬荜生辉啊。

权当是做个人情如何?”

白知玄眼看对方那眼神不断示意。

也是稍稍有些无奈,起身抱拳行礼:

“这……

那晚辈就记下这情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