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熙熙攘攘的街道上。
张云像往常一样,拎着个菜篮子,慢悠悠地走在喧闹的街市之中,准备采购一家人一天所需的食材。
正当她仔细挑选着新鲜水灵的蔬菜时,忽然,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声音传入了她的耳中。
“阿云!”
这个声音!张云心头一震,下意识地回过头去。
只见不远处站着一个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的男子,正微笑着向她招手。
张云定睛一看,不禁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地脱口而出:
“陈森哥?”
眼前之人正是多年未见的儿时玩伴——陈森。
“阿云!嘿嘿,真是太巧了,没想到居然能在这大街之上与你偶遇。”
陈森快步走上前来,眼中满是重逢的喜悦之情。
张云也难掩激动之色,连忙问道:
“陈森哥,这些年你都去哪儿了啊?我们一直都很挂念你呢。”
陈森笑着接过张云手中略显沉重的菜篮子,轻声说道:
“这里人多嘴杂,不是说话的地方。阿云,你如今住在何处?我送你回家,咱们回去慢慢聊。”
张云微微颔首,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轻声应道:
“好,陈森哥。正好到家里用午饭,尝尝我的手艺有没有长进。”
“哈哈,那敢情好,我可是好久都没有尝过阿云你亲手做的饭菜啦。”
陈森爽朗地笑道。
于是,两人并肩而行,沿着蜿蜒曲折的小巷缓缓前行。
一路上,他们回忆起儿时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寂静的巷子里。
不知不觉间,便来到了张云家门前。
刚一进门,就听见屋内传来一声关切的询问:
“是小云回来啦?”
张云赶忙高声回应道:
“娘,您猜谁跟我回来了?”
接着,她一脸兴奋地拉着陈森走进屋里,对白婆子道:
“娘,是陈森哥,刚刚在街上和陈森哥碰到了,真的是没想到。”
白婆子闻言,先是一愣,随即露出欣喜的笑容,热情地招呼道:
“陈森?阿森呐。”
只见那白婆子轻轻地挥了挥手,动作显得有些迟缓而无力。
站在不远处的陈森见状,急忙快步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伸出双手,轻轻搭在了白婆子那布满皱纹、略显干枯的手上。
白婆子微微抬起头,但不见东西的眼眶中不知何时已噙满了泪水。
她颤抖着嘴唇,声音略带一丝哽咽地开口问道:
“阿森啊,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到底都去了哪里呀?”
陈森心中一酸,赶忙轻声安慰道:
“白婶,您先别伤心,莫哭坏了身子,仔细再伤着眼睛。来,让我扶您慢慢坐下,您坐好了再听我细细说来。”
说着,他便小心翼翼地搀扶起白婆子,缓缓走向一旁的椅子。
待白婆子坐稳之后,陈森这才深吸一口气,开始讲述起这些年来自己所经历的种种事情。
原来,想当年他义无反顾地跑出村子之后,便去了军营。
初入军营时,做了大头兵,几年下来,如今混成了百夫长。
然而,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处于安定祥和之态,几乎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事发生。
如此一来,想要在军中获得晋升机会自然也就变得异常艰难。
陈森平时看着好像憨憨的,能从农村小子坐上百夫长,他也是个大智若愚的。
当白婆子和张云母女俩听完陈森这些年来所历经的种种艰辛与坎坷之后,不禁双双发出一阵唏嘘之声。
她们心里都十分清楚,陈森在这些年里恐怕着实吃了不少苦头。
只见白婆子轻轻抬起手来,温柔地拍了拍陈森的手背,那动作仿佛是来自长辈的亲切安抚一般。
随后,她满怀慈爱地开口说道:
“阿森,你在外面一定受了很多苦吧。”
面对白婆子关切的询问,陈森却只是咧开嘴嘿嘿一笑,然后不好意思地挠了挠自己的脑袋,憨声憨气地回答道:
“哪有什么苦不苦的呀,大家不都这样嘛。”
话音刚落,陈森那双眼睛便不由自主地开始偷偷瞄向一旁的阿云,心中暗自思忖着:阿云妹妹比起从前似乎愈发好看了!
至于陈森当年为何会毅然决然地从村里跑出去选择当兵这条路,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恰恰是因为张云。
村里,陈森家和张云家是邻居。
早些年,陈森的父母都相继逝世之后,年幼的陈森靠着村中族族人的接济才勉强过活。
而其中帮助最多的就是身为邻居的张云家。
陈森和张云自幼相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每当张云遭受其他孩子欺凌之时,陈森总会挺身而出,将她紧紧地护在身后。
随着时光的悄然流逝,这份纯真的情感逐渐在陈森心中生根发芽,他理所当然的喜欢上张云,并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迎娶她为妻。
然而,世事难料,最终张云却选择了另嫁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