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双双当初花了钱,请了人替她密切关注着韩家那边的一举一动。
但长时间没什么好消息然,让她也很是烦躁,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有一天,那个人突然间传来一个消息:杨柳竟然抱着孩子悄悄地离开了京城!
得知这个消息后,韩双双心中一阵狂喜,她意识到,眼下无疑是千载难逢的绝佳时机。
只可惜,她在王府中的地位仅只是一名通房丫鬟而已,既无权无势,又缺人脉关系。
最后,想要报复韩煦杨柳的心战胜了理智,她狠下心,拿出自己当初得宠时从王爷那得的大部分积蓄。
韩双双拿着钱找到了王府负责守后门的婆子,贿赂了王府守后门的婆子,让她帮自己寻个能杀人的人。
那守门婆子平日里守门,府里府外一些事情消息都灵通的很。
而且,由于长期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她对于那些三教九流之辈也多多少少认识一些。
没过多久,那守门婆子还真就成功地替韩双双物色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
就是那大汉,他是京城郊外一座山头里的猎户。
听闻此人在年仅十二岁的时候,就曾经亲手杀死过村里一个总是欺凌他的家伙。
不过呢,关于这件事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虽然村子里有一部分人暗自揣测凶手极有可能就是他,但都始终找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所以最终只能不了了之。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官府并未将他捉拿归案,但愤怒的村民们还是毫不留情地把他赶出了村庄,驱逐到了山里。
之后,他便生活在山里成了猎户。
话说那守门婆子之所以知晓此人,还得归功于从前外院的一个小厮告知于她。
这韩双双虽说有心寻觅杀手,然而她所给出的银两着实有限。
如此一来,能替她寻得一人已算是相当不易之事。
实际上,这些事都不难探查,所牵涉之人也都无甚权势可言。
只需暗中略施些银钱贿赂并加以要挟恐吓,他们就如实道出实情。
而那位水头县令,若真想插手管理此事,倒也完全有能力做到。
只不过,他可不愿意给自己招惹麻烦。毕竟这韩双双怎么说也是端王的女人,万一端王有意袒护她,那自己岂不是自讨苦吃?
得知幕后主使竟是韩双双之后,韩煦的心头瞬间涌起一阵强烈的厌恶之情。
他稍稍沉思片刻,随即便找来可靠之人,仔细交代一番后将相关事宜妥善地安排了下去。
接下来的数天里,韩煦在京城四处奔波,精心挑选了一批得力的人手,又在京城安置了一处房产。
毕竟他们之前还是租的房子住,如今人手多了,还是买了房子方便些。
他深知自家的下人数目依然略显不足,尽管后续前往怀安县时还会继续补充,但像管家这种关键职位,显然在京城寻觅到合适人选更为稳妥可靠。
韩煦心中暗暗盘算着,待这些事务尘埃落定之后,得逐步引导杨柳学习如何处理家中琐事。
毕竟日后自己踏入仕途,步入官场,这后宅之事必然需要托付于她。
当所有新购入的人手皆已到位,韩煦将他们一一安排妥当,并着手筹备前往怀安县所需的各种物品和事宜。
而这些新来的仆从们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都卯足了劲,想将主子安排的第一份差事做好。
一时间,整个府邸上下都弥漫着一种紧张忙碌却又充满期待的氛围。
没过多久,韩煦就已经将所有出行的事宜准备妥当,然后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繁华热闹的京城。
经过一路奔波,他终于抵达了水头县,并顺利地接到了在此等候多时的杨柳。
两人稍作休整后,便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韩家村的路途。
因为此次韩煦高中金榜题名,按照习俗,他必须回到故乡村里去祭拜祖先,以告慰先人的在天之灵并祈求家族未来能够继续繁荣昌盛。
就在他们不分昼夜、快马加鞭赶路的时候,远在京城的端王府内一名通房丫鬟被端王妃悄无声息的秘密处理了!
据传闻所言,这位通房丫鬟曾在烟花柳巷之地的窑子里当过所谓的“窑儿姐”,期间更是接待过形形色色的客人,其中不乏那些行为不检点、声名狼藉之人。
更为糟糕的是,有人传言说这名女子或许因长期接触这些不三不四之辈而染上了一些难以启齿的肮脏疾病。
此消息一经传出,整个端王府瞬间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众人皆惊慌失措,请大夫的请大夫,请御医的请御医。
一时间,府内人声鼎沸、鸡飞狗跳,这场风波足足闹腾了好长一段日子才逐渐平息下来。
这期间便也没人注意,那负责看守后院大门的婆子,在夜间喝得酩酊大醉。
她摇摇晃晃地走着,眼神迷蒙,脚下像是被什么绊住突然一个不稳,竟然踏空摔倒在地。
由于惯性作用,她的头部猛地撞向了坚硬的院门,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然而,这声撞击并没有引起旁人的警觉。
夜晚的宁静掩盖了这场悲剧的发生,直到第二天天亮后,才有人在后院门口发现了倒卧在地、一动不动的婆子。
待上前查看时,众人发现她早已没了气息,身体已然变得冰凉僵硬。
最后,只用了一卷简陋的凉席,匆匆忙忙地就把这婆子埋在了附近的荒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