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的粮食贵就是你抬高价码的理由吗?”食客放下碗筷,语气有些不善。
“不然呢?开客栈又不是做布施。”掌柜的理直气壮地回复道,手里还不停地拨弄他那个算盘:“一共13文钱,别弄错了。”
“你这!”那食客也是有些恼火起来了,但一抬头看见楼上先走下来一身藏黑色袍服,形貌俊美一副剑客打扮的宁时,下意识以为是客栈新请的保镖,声音不觉小了些。
而接下来下来的女子便更是惹人注意,虽然以轻纱覆面,但也可以一眼看出这个女子相貌一定相当出众,更何况青纱遮面本来也都增加了许多朦胧的质地,更令人想望见其真容。
倒不止一个人注意到了慈涟姑娘的美貌,大抵是全客栈的人都有意无意地往宁慈涟身上瞟两眼。
虽然旁边的宁殊晴相貌也很甜美出众,但是她腰间的佩剑和周身的气质却不如慈涟那般柔媚,举止上也没有慈涟那么多情。
所以若是被美色所吸引,那90%的目光都是慈涟姑娘身上的。
那慈涟姑娘也是见惯不怪的了,她本就自知美丽,而且过去所习得之事尽是这些取媚于人的事情,那么无论她如何想要洗脱这个自然流露的态度,那也是收效甚微的——更何况她从前身为花魁,本就是无数人心猿意马目光灼灼对着的存在,对这些略带侵犯性的目光早就免疫了——不免疫也没办法。
当然,宁时和宁殊晴对于这些目光则截然相反,甚至可以说是零容忍度。
但宁时到底还是个温良的现代人,宁殊晴则是快按捺不住腰间的佩剑了。
然而此处是客栈,倒不好给这些人断五肢,她是有些束手束脚地上前一步,挡住了某些人不怀好意落在宁时身上的目光。
宁时:???你杀气腾腾的原来是为了这???我无所谓的啊。
宁时一行人的下楼倒也只是调剂客栈内氛围的小插曲,虽然有些浪荡子吹口哨,但总体宁时还是不欲惹是生非地往那坐上了,点了一笼热腾腾的老面小笼包,一碗甜豆浆。另外又帮慈涟姑娘点了白粥,然后是殊晴的小米粥。
不多时,店小二便殷勤地向三位端上了各自的早点,小二看着年纪不过十七八,也是年少的年纪,一副期期艾艾的样子看着慈涟姑娘好像又不敢说什么,在宁时这桌转了好些时候。
宁时快被他逗乐了,便问他:“你想问什么吗?”
那店小二摸了摸头,有些不好意思般地道:“冒犯了,那位红衣的姑娘,不知是否是公子的?”
店小二停了停,驻足打量了一下宁时的颜容,然后不确定地又补上一句:“还是姑娘?”
宁时有点哭笑不得:“我是女子,红衣的姑娘是我的......妹妹。”
便看见店小二一副如释重负的模样,宁时突然有点后悔没逗弄他一下。
说起来妹妹这个身份也太万金油了,哪个女性都可以说成是宁时的妹妹,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剪不断理还乱的乱搭的姐姐妹妹乱叫的关系——
话音刚落,只听旁边本来安安静静拿调羹喝小米粥的宁殊晴凉凉道:“妹妹这种关系,确实是比较浅薄的,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
坏了,口无遮拦好像把她惹恼了。
宁时摸了摸头,有点苦恼起来,但是似乎也没啥可恼的,因为......毕竟也不是攻略对象,若是让她尽早对我没有那种奇怪的感情,好像也比较好——
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减少夜袭的概率......
说起来,同行的二位姑娘似乎都对阮清仇有明确的好感呢,不夸张地说一开局好感就差不多刷满了.....
福兮祸兮,阮清仇这家伙面冷心冷的,作者桃花倒给得挺慷慨的。
宁时心念一动,再次调出来了那好感度面板,从一堆人名里快速选中了宁殊晴和慈涟姑娘的好感,只见香姬的好感先是维持在原来76%的水平,然后“唰”的数字闪烁着变成了“88%”。
然后宁殊晴本来就有92%的高好感,此时更是越到了93%之高。
嗯,果然阮清仇和宁殊晴的羁绊还是很深的,照这么看其实93%是一个巨高无比的好感度。
在这种好感度视图下,似乎客栈里的每一个人都对宁时有了一个好感度增减益的状态,宁时抬眸望去,几乎客栈里被自己身旁二位姑娘吸引走视线的人,竟是不论男子女子,那头顶的好感度都是“唰唰”地掉。
宁时颇为无语地看着远处唯一一个痴痴望着宁慈涟,目光似乎都要被慈涟夺走了的店小二,头顶对自己的好感不断地“+1”“-1”“+1”“-1”。
她还是第一次这么具象地体会到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再把目光放回到宁殊晴身上的时候,只见对方的俏脸上虽然略有埋怨,但是脑袋上的好感却是“+1”“+1”不断循环。
宁时咬了一口小笼包,第一次很明确地体悟到了吃醋有时候是促进双方感情升温的情绪......
心念一动关闭了好感度页面,这眼前的世界才一瞬间又正常了起来。
好吧,抛开二位姑娘这边在慢慢用餐的这会儿,远处的掌柜和某一位食客的对话才叫令人瞩目。
那掌柜的露出一副鬼鬼祟祟神神秘秘的表情,对着刚才那个还在吵架的食客道:“你是不知道中原那边已经饿的人食人了,好好的一块大地,竟成了屠宰场。大元朝自既立以来哪见过这个情况?若非天上的神仙发了脾气,哪会好端端地大旱三年?还是说中原的哪个狗官将某位良家人儿枉死了,惹得天神大怒......”
话是这么说,但是还是时不时地把目光往宁时这边落。
宁时的眉头微微蹙起:她早在以前的古书里经常有读过什么“岁大饥”、“人相食”、“易子而食”这类短语,以及唐朝诗人白居易的“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但是她从未深思过寥寥数语省略去的是何等的人间惨况。
仔细深思,首先没有正常的吃的,草木虫这类是最先被吃尽的,当所有可以延续生命的食物都吃尽的时候,出于生存的本能,老弱病残幼等就率先成为了被食的对象,所谓“虎豹之口,不如饥人”。
她虽然能力有限,但是左右也是个接受过教育的现代人。
她宁时自小虽然不称大富大贵,但是也从没短过吃穿,而且即使是穿越到书中、古代,她也穿成了小白脸阮清仇,被慈涟姑娘拿白花花的银子包养着,哪有什么饿着的时候,所以是个从未吃过苦的主。
既然养尊处优,自然容易对惨况心生怜悯。
她既然手握系统,那肯定是希望能挽救一些书中的人的,哪怕仅仅是书中的人物。虽是书中之人,但个个存在鲜活,她是从没把书中的人当npc去看的。
此时听到其他地方闹了饥荒,顿时一种救世主情结油然而生,忽然特别想去中原大地救济饥民了。
当然,这种过于武断荒唐的念头只是闪烁在她脑海中了一瞬,真的要去的话,还是要考虑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的。
说起来朝廷没有去赈灾吗?按她的感觉,这一路走来的状貌也不似是王朝末年,盗跖之流横行天下的乱世相,起码也是个王朝中期吧,赈灾能力已经拉了?
只听那掌柜的继续有意骇人听闻地说道:“三晋的百姓饿死的最多。父食子,子食父,兄弟相食,叔侄相屠。挖坟墓里的尸体,吃生肉,什么人伦纲常全都消失殆尽,而商人则贩肉于市场。”
“有一个男子,抱一个二岁幼女,放在路边上,沿着街问:“谁肯收养我这女儿?”有一个姓徐的愿意领回家。旁边便有一个人说不是收养,带回去恐怕是杀食。这男子便被吓到,跟着到了姓徐的家里,寻问孩子,已被解离,鲜血淋漓。你说这饥民惨不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