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0 临海市东门派出所值班室
陈志强推开沾着豆浆渍的玻璃门时,正撞见水果摊主赵婶揪着菜贩老王的衣领叫骂:“你家电子秤吞了我三斤荔枝钱!”老王举着摔裂的电子秤喊冤:“这秤砣里灌水泥的事我干不出来!”
值班民警小张正头疼,突然瞥见陈志强肩章反光:“陈队!您给看看这水泥碎渣里的亮片……”
陈志强用镊子夹起闪烁物,放大镜下现出细密的电路纹路——与走私船货柜的电子锁芯片如出一辙。老王瘫坐在调解椅上喃喃:“这秤是码头旧货摊买的,摊主说能抗海上湿气……”
(插图:斑驳的电子秤内部特写,水泥碎块中嵌着指甲盖大的金属芯片,警用镊子的阴影斜切过物证标签)
10:25 临海渔港便民超市
海鲜干货店主和顾客争吵声掀翻房梁。“我这虾米袋里怎会有柴油味?”退休船长林伯抖着塑料袋,晒干的虾米簌簌掉落黑色颗粒。
超市老板急得拍大腿:“这是今早新进的货!包装袋都印着渔业协会认证标……”陈志强蹲身捻起颗粒,指腹立刻染上蓝紫色——船用燃料催化剂的颜色。
“林伯,您船上用的滤油器多久没换了?”陈志强突然发问。老船长怔住:“滤芯上周刚换,供应商说是渔业协会特供……”超市冰柜突然漏电跳闸,黑暗中有人碰倒了货架,某包海带结里滚出微型信号发射器。
";大海不会说谎,说谎的是漂在海上的油花。";
——老渔民阿贵在调解纠纷时嘀咕
13:50 临海市渔村小学门口
卖糖画的瘸腿老宋拦住陈志强:“陈警官,最近总有生面孔在放学时兜售‘进口文具’。”他颤巍巍掏出支印着美人鱼的自动铅笔,“这塑料味熏得孩子们头疼!”
技术科化验报告半小时后传来:笔杆材料含船舶防污漆成分,笔芯润滑油与走私船轮机舱残留物成分一致。陈志强望着校门口嬉闹的孩童,攥紧的拳头里铅笔咯吱作响。
(插图:彩色糖画与灰暗的自动铅笔并置,阳光在金属笔夹上折射出尖锐光斑)
16:40 临海市船舶配件市场
五金店老板娘嗑着瓜子抱怨:“三天丢了两箱螺丝钉!哪个贼专偷m12规格的?”陈志强俯身查看撬痕,突然用警棍敲了敲货架:“您这钢制货架是新焊的?焊缝里掺的铜粉比焊条都多。”
技术员刮下焊渣惊呼:“铜含量超标十倍!这是船舶电缆接头的防氧化配方!”老板娘手中瓜子撒了一地:“焊工是渔业协会介绍的,说是什么‘技术扶贫项目’……”
";锈蚀都是从钉子尖开始的。";
——五金店老匠人焊接时对徒弟训话
19:15 临海老城区棋牌室
麻将声中,陈志强按住戴鸭舌帽的烟贩:“老吴头,您这‘进口雪茄’的茄标印刷比船票还糙。”撕开的茄衣里露出褐色粉末,老烟贩腿一软:“这是渔业协会仓库流出来的‘船用香料’……”
化验科电话震响:粉末含船舶发动机清洁剂特有的研磨颗粒,能完美中和毒品气味。陈志强望着墙上“文明社区”锦旗,锦旗金线在夕阳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烟雾越花哨,越容易藏污纳垢。";
——社区民警老马调解邻里矛盾时的口头禅
22:05 临海市公安局物证室
台灯将陈志强的影子投在物证墙上:电子秤芯片、问题焊条、毒铅笔、掺料焊粉……这些市井尘埃般的琐碎物证,在投影仪下拼出完整走私链条。
“郑沧海在把整座渔港变成他的货舱。”陈志强用红笔圈住渔业协会的货物流向图,“从校门口到棋牌室,所有‘小问题’都指向那个大窟窿。”
老侦查员拎着宵夜推门而入:“刚查到渔业协会的‘扶贫焊工’,是郑沧海走私船上轮机长的表弟!”
(插图:满墙物证照片用红线串联,窗外的渔港灯火与物证台灯光芒在玻璃上交叠)
下章预告
渔业协会捐赠的校服反光条检测出船用荧光涂料
海鲜大排档的啤酒瓶盖内测出走私船无线电频段
老年活动中心象棋棋子重量异常暴露夹带金属
郑沧海办公室《渔港年鉴》书脊暗藏加密货单
(海风卷走棋牌室的烟灰,校门口糖画炉的火星溅在走私地图边缘。而海鲜市场的砍价声中,某把鱼刀正将阳光折射成危险的摩尔斯电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