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雨露 作品

第133章 看星星

顾清莹的沉默是杜斯年意料之中的,他不想让两人之间一直陷入这样的沉默,嘴角勾出苦涩的笑意,开口打破沉寂。

“表姐要喝点酒吗?”

顾清莹怔愣着,有些恍惚,内心一阵阵的不安,又涌上丝丝愧疚和多种情绪交织,如同乱麻,不知该如何答复,也不知该不该有回应。

又懊恼自己认为是个爽快人, 可在这件事情上,却怎么也坦荡不起来。

“有、有吗?”

浅酌两杯或许能让她脑袋清醒些,也该想想她和表弟这究竟是一场什么孽缘!

还有!

她现在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想寻个什么样的夫婿,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有的,昨日去采买的时候灌了两壶好酒,只浅啄足够了。”

顾清莹得到了答复之后,后退两步,席地而坐看夕阳红霞,肘着脑袋一时陷入了沉思。

杜斯年眸色沉沉,盯着热汤翻滚的锅里,时不时的瞧瞧陷入沉思的顾清莹,心里也如这锅里的汤料一般,反复翻滚沸腾,煎熬如斯。

顾清莹一直没有捋明白,明明他们是姐弟,自小一起长大,为何表弟就生出了与她成亲的心思。

她也知道什么表亲,亲上加亲之类的言论,可她不理解。

自小一起玩耍到大的伙伴,成为了枕边人,日后不会拿起账簿翻烂账吗?

到那个时候,得多尴尬啊?

还有,一起玩耍和一起组成家人必定是不一样的......

她不是说她拿斯年当外人,家里无论是谁都从未将斯年当过外人,可这个家人和那个家人是不一样的......

弟弟和夫婿怎么能一样。

哎......

顾清莹换了个姿势肘着脑袋,天边的太阳只剩下了一半,天边的红霞如血。

不是斯年不好,斯年英俊,鼻子眼睛都好看,不管穿都像是专门为他订做的一般,嗯个头足够,学问好是举人,未来前途无量。

脾气也好,生气最多红眼睛.....呃,有的时候也会掉眼泪,但从来没有见过他大吼大叫,伸手打人的时候。

家中人口少,舅母也是好脾气,好相处的......

还是能与她,与侯府共同进退,值得信赖之人。

到了太阳在天边消失,只剩满天红霞的时候,顾清莹愕然惊醒。

为什么她突然觉得,她与表弟十分合适了呢?

这些年她挑选夫婿的标准,他竟然都满足......

“表姐尝尝我的手艺,时间太短了,只怕是不够入味,若是放到明日早上,定然比现在更好吃。”杜斯年捧着一碗热腾腾的酱肉,半蹲在顾清莹面前,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顾清莹抬眸盯着他的面颊,再度晃了神,木沉沉地接过碗和筷子。

云憧后一步将小桌搬到了顾清莹的面前,云鹤抱着两个装满酒的水袋,交给了杜斯年,两人安置好便又退了远远的去了。

“今日的星空应该不错。”杜斯年说着一手拿着一个水袋,也学着顾清莹的姿势,盘腿坐在了顾清莹边上。

“让他们给你拿张垫子。”顾清莹下意识便开口。

“无碍,表姐尝尝这酒好不好。店家说是他们那十里八乡最好的酒。”杜斯年递给顾清莹一袋酒,自己也拧开了口,鼻尖凑上去,嗅了嗅。

顾清莹接过酒,拧开直接灌下一口,擦了一把唇角,品味了一番道:“还不错,店家应当是没说谎。”

杜斯年仿佛是自己得了夸奖一般,腼腆笑着,也灌了一大口酒,结果便是呛的轻咳,连忙用衣袖擦嘴。

“慢些!你酒量又不好,灌那么大口做什么,抿一点就好了。”顾清莹说着还将自己面前的酱肉推到了他面前。

“吃口肉压一下。”

看着杜斯年难得的狼狈,顾清莹嘴角还弯了弯,再看他双好看的凤眸也让被呛的通红,便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

“你说你,怎么比小姑娘还秀气,快擦擦......”

“表姐,你怎么能笑话我......”

“好好好,不笑你了,吃肉,吃肉!”

酒袋见了底,顾清莹半躺在地上,肘着脑袋看星星。

杜斯年手握着酒袋,依旧盘坐的端正,回眸瞧着已经有了些许醉意的顾清莹,嘴角越扬越高。

“还是咱们北边好,星星又亮又多,我在盛京的那两年,就没见过几回星星。”

“哪里还能有这样的星空。”

“斯年,我跟你说啊,盛京城繁华是繁华,可那里的士族,多是虚伪狡诈的,他们瞧不起武将,瞧不起根基浅薄之家,他们常常视人命为草芥,满嘴的仁义道德,事实上他们才是最坏的!”

“那些好人、那些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都让他们算计死了。”

“侯府也被他们算计着,也不知......”

“斯年,你和舅母原本就不与我们同族,若是真要有一日,侯府遭了灾,不要跟他们硬碰硬,带着舅母,能走多远便走多远......”

她顾清莹是笨,是看不穿人的心思,可她生在侯府,侯府如今是什么样的境地,面临的是什么,她是清楚的。

若是真有那么一遭,她不希望斯年与舅母与侯府一起覆灭,侯府必定也是不想连累其他人的。

“表姐果真是没把我们当做家人。”杜斯年眼波流转之间,面上满是苦涩的笑意。

顾清莹坐起身辩解“我没有......”

“表姐若是将我们当做家人,便不会说出如此话来!既然是家人,同担劫难又有何难?共赴黄泉又有何惧?”

杜斯年的质问,让顾清莹羞愧垂头:“我只是不想牵连你们,更不想牵连无辜之人。”

“表姐,人在这世上,便没有无辜之人了。生而为人,不管愿意或是不愿意,我们的身上都会背负不同的责任。”

“有人肩负小家,有人则身扛一国,有人可褪去包袱一身轻松,可也一样有人负重而行,生怕行差踏错。”

“我和娘乞讨三年,来寻生路,自进了镇北侯府,得了侯府恩情之时,我们便没想过退路。”

“我们母子知道侯府对我们如此,是并没想过要求什么回报的,可我们若是不做什么,这辈子都会良心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