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井底蛙 作品

第227章 细碎

隆昌侯府二老爷、二太太同时过世,消息传出,京城一时沸沸扬扬。

权贵圈里哪有秘密?孙老太爷见过女婿就摔成伤残,二太太孙氏随后病重,二老爷回府就没了性命,几件事情串联到一处,怎么看都有猫腻!但有猫腻又如何?不过他人府中事务。众人虽暗地议论这隆昌侯府风水不好,流年不利,霉运不断,但该上门吊唁还是上门吊唁,表面上一片悲戚惋惜,私下里又都下意识离隆昌侯府的主仆远些,唯恐沾了霉运。

侯府接连举办丧仪,下人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用太多指派,一切井然有序。赵荑虽主持内宅,可已无初入侯府协助二太太孙氏办大老爷等丧仪时的忙乱无措。

丧仪上,哭得最真心的就是二小姐荀珊。同时没了父母,换做谁能不伤心?荀珊不知哭晕了几回,好在二小姐的夫君鲁三公子还算体贴,一直陪在身边,时不时软声安慰,倒是让荀珊得了些许慰藉。

赵荑让婢女将孙氏留下的遗书,还有财物一并给了荀珊。至于信中写了什么,她不想知道,也不愿知道。

丧仪后,老侯爷命人护送二老爷夫妻棺椁回溧阳祖宅。赵荑知道后,只叹了口气,什么都没有说。孙氏遗言不与二老爷合葬,尸骨烧了,撒入江河,可老侯爷发了话,没人理会孙氏遗愿。

活着被日日算计,死了被日日纠缠,孙氏若不入轮回,必是日日恨意滔天,日日怨怼翻涌吧!

数日后荀翊遵从老侯爷吩咐,回到侯府,对外只说得了二老爷夫妻亡故消息,赶回来陪伴伤心的年迈祖父。

赵荑让人将六爷荀竚抱到了漻园。一个病弱小娃儿,即便担着主子名头,可若没人看顾,极可能活不过月余。

“奶奶,六爷恐怕不好!”荟春细细检查了荀竚,叹着气向赵荑回禀。

“如何不好?”赵荑看着瘦瘦小小,连呼吸似乎都浅得看不出来的小娃儿,轻声询问,唯恐大一点声音,孩子就会惊厥过去般。

“身子慢慢将养着,终归会一点点好起来。可六爷最大的问题是这里!”荟春指指自己的头。

“怎么?”赵荑愣了。这是说六爷痴傻么?

“六爷应该会比同龄孩子反应慢些,没那么,嗯,那么伶俐。”荟春犹豫下,寻了个不太直白的表达方式。

“生活需旁人照顾?”赵荑皱了眉。痴傻分很多种,但愿不是她想的最坏的那种。

“现在还不好说,可若能好好教,未必那么严重。”荟春斟酌着说。“师父曾言,智有疾,教必补。若能有人日日陪伴教导,一点点好转也未可知。毕竟六爷还太小,头脑疾患本就最是复杂,没有医者能下绝对定论。”

赵荑揉揉额角,微头疼。她可以弃之不管,毕竟她一个嫂子,管不管,如何管,都有说道。

赵荑盯着荀竚比成人拳头大不了多少的小脑瓜,深深叹气。

她从院里挑了最是耐心,细心的两个婢女,放在荀竚身边照顾,又专门寻了最是话多的两个小丫头,日日陪在荀竚身边逗他说话。荟春更是得了吩咐,早晚两次检查孩子情况。

漻园下人知道了六爷荀竚有些不同与正常孩子的情况,倒都对他多了怜悯和关注。每次荀竚被抱出房门,总有不当值的下人围过来,或关心,或逗弄几句,竟让荀竚空洞的眼神多了几分灵动。

荟春发现了荀竚变化,开心不已,竟生了要将人治好的好胜心。她边从医书上寻法子,边时不时出府与华苻请教研究,更是日日给荀竚针灸。管不管用赵荑不知道,但荀竚的身子倒的确不似以往一样羸弱。赵荑索性随着荟春折腾,反正荀竚的情形也不可能更坏就是。

“六弟可好些了?”这日赵荑看过荀竚,回了书房,刚迈步进门,就见荀翊坐在自己惯常坐的位置,正拿着一本书翻看。

“嗯,看着好了不少。”赵荑边答,边走过去,坐到荀翊对面。

“夫君在看什么书?”赵荑随口问道。

“娘子把时间都用来关心六弟,居然还有时间问我读什么书!”荀翊答着,语气酸意十足。

“好好说话!”赵荑斜斜睨了他一眼,语气娇嗔。

“就是好好说话!”荀翊嘟哝了一句,不过看赵荑又一眼斜睨过来,顿时收了声。他轻咳一声,说道:“待出了孝期,夫君自是要给娘子挣个诰命的,现在自然得发愤读书!”说着,还煞有介事地将身子坐直了些,正襟危坐地垂头盯着书卷。

“唉,算了,不与你计较!”赵荑轻哼。“顾顿那里情形如何?”她问道。

“还好。荟春和华苻的药虽不能完全解了毒,但压制住毒性发作没有问题。”听赵荑询问正事,荀翊也收了玩闹神色。

“如今最重要的是如何处理父亲所留的财物,祖父可有章程?”赵荑看着荀翊问道,眼里带了期盼。

“没有!”荀翊摇头,一声叹息。

赵荑伸手拍了拍他握着书卷的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大老爷的财物数目太大,如今还有个杨奡盯着,不能寻到妥善法子处理,终归是大祸患。

“三叔父那里没什么问题吧?”荀翊握住赵荑的手,转了话题。

“三叔父在府里时候,晴儿一直盯着,出府殷师父也日日跟着,目前没看出有何不妥。”赵荑想抽回手,可没能挣脱,只瞪了荀翊一眼,由他握着,随口答着。

“杨奡和周府渊源颇深,娘子那日提到杨奡会不会借了周二老爷手,藏到什么地方后,我就让吴石带人一直盯着,可也没有眉目。这杨奡着实难缠,也实在狡猾!”荀翊摩挲着赵荑的手指,眼里多了困惑和忌惮。

杨奡究竟能藏到哪里呢?

赵荑微侧了头,看向窗外。有淡淡的桂花香从窗外飘来,可举目却没有桂树的影踪。

“空山寻桂树,折香思故人。故人隔秋水,一望一回颦......”赵荑低低吟出宋代诗人姜夔的《桂花》一诗的前四句。

荀翊顺着赵荑目光望向窗外。“娘子是说——”他丹凤眼里有微光闪过。

故人之思,不是谁都会无奈放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