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陌玉 作品

第223章 家里来人,同窗同年都是客

沈守义两口子无比淡定!

沈守礼夫妻俩也很快的平静下来:“咱们自家的孩子自然是信的。”

说完,还在心里寻思着,自家孩子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除了吃的穿的还要准备一些啥东西带在身上?

老四都相信了,他相信肯定没错。

孙大刚夫妻:“……”

孙大刚夫妻俩此时对孙昊的眼神带着深深的愧疚。

在他们小儿子说这话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觉得这小子又吹牛,很欠揍!

要不是看在孙昊那天夜里刚回来很是疲惫的模样,甚至都想收拾一顿让他以后少吹牛了!

孙昊扬头挺胸很是得意。

好不容易说一次实话爹娘哥嫂还都不信他,哼……

三家扒拉了一遍日子。

就定在两天后挨着办席面。

这两天用来准备食材,又因为孙大刚还要走镖,所以就商定好了顺序。

在县城的孙昊先办,然后是沈庆远,最后是沈书凡。

三家轮流相互吃席……

隔天。

孙昊又来了。

这次他爹娘没来,同马车一起来的是两名同窗。

也是他们的同年秀才张新举,武秀才时玉波。

张新举道:“听说你们定下来办席的日子,我们也来凑个热闹!”

“还有我!”时玉波也道。

他们俩才刚回来,去拜见卢夫子的时候才知道夫子在府里没回来。

又去大刚镖行找孙昊,得知他们仨办秀才席面,就找过来了。

沈书凡笑着道:“那太好了,咱们在府城没吃好喝好的,这几天咱们正好能补回来!”

“有道理哈哈哈!”

他们两家就顺着往后延,张新举排在沈书凡后面的一天,时玉波延后一日。

张新举又道:“我家收到了县令大人给的银子,咱们是不是要过去道个谢?”

几人齐齐看向沈书凡。

他们这些人里,就沈书凡一直是考的案首,县令送了好几次了。

想来应该是有经验吧?

丝毫没有想过这个事情但想起来忠叔提醒了一句的沈书凡:“……”

沈书凡点头:“你们打算哪天去,我这边都行。”

“后天如何?后日孙兄家宴客,你们总归是要去县城。”

“没问题。”

沈庆远也点头应下。

萧老大和六郎给他找的药都相当好,后背的伤口处已经结痂了,就是麻麻痒痒的有些刺痒。

慢慢的走路是没啥大碍了。

他们中了秀才,也该是要去县衙走一趟的。

廪生所领取的银两粮食都是要在县衙记录在案的。

沈书凡带着他们去自家的鱼池和养鸡的地方走了一圈。

当看到有人正在塘里挖藕,就道:“要是咱们夏天能回来就好了。”

“为啥?这会不是更好,有鲜藕吃呢!”

“夏天的时候有荷花可对?”张新举道。

“张兄说是对,我爹说,那会儿的荷花开的可好看了。”

村里以往夏天的时候都在门口乘凉的,今年都跑来他们家的塘边。

除了蚊子多点,别的都挺好。

只不过当时他们都在府城科考,并没有看到那一幕。

沈书凡道:“那咱们明年乡试后来,到时候就在这里吃饭,想想也美的很!”

“沈兄明年乡试可是要下场?”

“有这个打算,趁热打铁,试试也无妨,你们呢?”

张新举道:“我打算去府城的书院读书,到时候再看情况吧,要是有可能,我也希望下场试试的。”

张新举问过卢夫子,说是考上秀才之后,再继续在他这里读书他也教不了什么。

建议他去县学,最好是去府城的书院读书。

卢夫子自己是举人,听他的意思,好像是他自己也是爬着榜末考上的,是不想误人子弟 。

时玉波和孙昊相互看了看彼此。

他们俩在去府试前,就没想过自己能考上秀才!

乡试的事情压根就没敢往脑子里过过。

再说了,他们是武考,下年的乡试还不知道怎么样?

就算乡试考的话,时间都是固定的,也是要到农历的八月开考。

那……也还是能来看荷花吃饭的,那就没事了!

这一天都是同窗,吃饭的时候就把三郎四郎叫了过来。

俩人还有点别扭。

说好的一起去科考,结果就他俩掉队了。

这两天他们哥俩都有些不好意思来蹭饭了。

没想到六郎还知道把他们叫过来,不愧是好兄弟!

“老三,你胳膊咋样了?”

“好的差不多了。”但是为了敷衍他爹和阿爷,三郎还是让李大夫每天都给他胳膊上绑着一块布掉着,看着还怪严重的。

四郎打差:“昊哥儿,你脸上的青还没消下去啊?”

“哪那么快,小五背后的那伤才叫惨。”

“这会儿能出门了,也快好了!”

沈庆远觉得出门真的很好。

知道他们结拜了,张新举和时玉波都挺羡慕的。

想着当时他们要是能一起去就好了,是不是也能结拜成异姓兄弟了?

“对了,你们什么时候去边境,咱们一道走吧?”时玉波问道,他特意跑来可就是要打听这事儿的。

孙昊道:“还没想好呢,到时候买一匹马,骑着去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吧?”

时玉波:……

买马?

可真敢想!

就他们整个宝泽县连个买马的地方都没有,常见的就是牛,驴,骡子。

常见的马还是租车店里的那几匹老掉牙的老马。

不过想来孙昊家里是走镖的,想买马也并不意外。

再看向沈庆远。

沈庆远的情况和他们家差不多,想来应该不会特意花那么大把的银子买马吧?

沈庆远道:“我和昊哥儿一起。”

“对,等小五好的差不多了,骑上快马赶去就行。”

沈书凡也会同去的事情,他们俩都没多提。

在见识过被下拉肚子药,被差点毁了考卷,又被扔纸条之后,他们俩已经变的格外的谨慎。

时玉波问:“买一匹马得多少银子?”

这事儿孙昊还真知道。

就扳着手指头道:“一般的十几两,稍微好一点的几十两,那种跑的快的好马得上百两。

太好的那种马咱们买不着。

咱们买稍微好一点的就行,要是太差的,跑不了多远就跑不动了,也是白费银子。”

“……”

时玉波咋觉得在有买马的这个念头就已经是在费银子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