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熟人

林复白眉头微蹙。

他能感受到,陆呈平静的表面下,藏着一颗扭曲的灵魂。

复仇的火焰侵蚀着他,这种仇恨,即便是让他万劫不复,他也在所不惜。

林复白叹了口气,他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不可能改变陆呈的决心,也挽救不了如今的局面。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遭殃的也永远是百姓。

他帮陆呈,免不了百姓受苦。

他不帮陆呈,陆呈与南阳合作,百姓将遭受更多苦难。

他不想答应,只是不想百姓的苦难出自他之手。

如此,他便可以继续事不关己,任何人的生死存亡都与他无关。

不参与,就无需背负罪孽。

可惜,他此刻,已经没有选择。

置之度外,便意味着他要死。

陆呈继续劝说,“赵公子,不需要你冲锋陷阵,你何须犹豫?”

“如今这样的朝廷,还有什么值得你去效力?你想想你这一路上走来,遇到多少仗势欺人?

即便将来你入朝为官,也逃不过各个派系的打压,届时,你也不过是换个地方夹缝求生,虚与委蛇。”

“这是你想要的吗?你难道就不想有一番作为?”

“如今机会摆在眼前,你触手可得,我可以承诺你,只要我们杀入京城,改天换地,我可以给你至高无上的权力。”

林复白总算知道,为何他还能聚集这么多苏家旧部了。

这嘴是真能说。

差点将林复白都说的热血沸腾。

林复白道,“苏公子…不对,苏世子,我可以答应你,但我不保证能做出来。”

陆呈闻言一笑,“无妨,你尽力就好。”

“还有,你还是叫我陆呈,听着比较习惯。”

林复白道,“我答应了你,那可否容许我修书一封,寄回家中?我消失数日,恐家里人担忧。”

陆呈沉吟了片刻,点头道,“自然可以,不过,我们此事乃事关重大,还请赵公子莫要透露。”

“我明白,在下只是想报个平安,不提及多余。”

“好。”陆呈毫不犹豫的点头,“我也答应赵公子,若你将杀器制造出来,我随时可以送你回去。”

“不过,在有需要时,赵公子还得继续回来帮我。”

林复白点头。

他若是制造出来了,就等同于入伙,去哪里都无所谓。

他还敢去官府告密吗?

那他就完了,要么被当成叛军诛杀,要么被关起来,帮朝廷研发火药。

而且,为了尽最大可能保住这个配方,与他有关的,所有接触过的人都逃不过。

与陆呈合作,只需要他一人足矣,陆呈将周莲留在青州,便是他给林复白的承诺。

同样,也是为了不让别人起疑心。

如果他和周莲同时消失,紧接着林复白又消失,以陈汐的聪慧,肯定会猜到什么。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能太多。

他们的身份也见不得光,比不得朝廷,可以明目张胆的抓人。

林复白想到一件事,沉吟道,“我还有个问题。”

“赵公子请说。”

“若是我真做出来,官府很有可能会联想到珍宝阁头上,到时我家人又该如何?”

陆呈道,“等你真制作出来,那时候我们已经占领了青州,又何惧官府?”

他说的也不无道理,这种大杀器一出,几乎是横推的局面,等官府反应过来,青州早已是陆呈的囊中之物,确实没必要太过担心。

“既然如此,那我便试试。”

“那就多谢赵公子了。”陆呈站起身,“稍后我命人将笔墨送来,你将信写好,我会帮你送至陈姑娘的手中。”

“好。”

陆呈也不打算继续留下,转身便要走。

走到门口,他又忽然回头,“对了,过两日,我有个熟人介绍给你认识。”

“谁?”

陆呈笑了笑,并未回答,“到时你就知道了。”

说罢,他便转身离开了屋子。

符策也朝着他郑重地抱拳,跟着陆呈离开。

林复白看着门口,凝重地蹙起了眉头。

他并没有等太久,两日后,他在守卫的带领下来,来到一处营寨。

可以看出,这里的营寨曾经是某个山贼的地盘,不少建筑都比较陈旧。

有不少防御工事是新建的,那座主营寨还保留着原来模样。

他们在这里假装山贼,也没有出去打家劫舍,若有不长眼的官府来围剿,恐怕也是有去无回。

大厅内站着两人,一个是陆呈,另外一个……

是王献。

“他来了。”

陆呈笑着开口,王献一回头,两人四目相对,脸上都闪过一丝诧异。

陆呈道,“你们都认识,就不必我介绍了。”

“赵公子应该还记得,王公子一家,当初是被流放到青州的吧?”

林复白看着王献,过了会儿,才微微点头。

“王公子与我有着相同的经历,且打得一手好铁,有了他的加入,我们定能如虎添翼!”

行军打仗,除了粮草和士兵,同样武器也很重要。

若是王献不会打造武器,陆呈也不可能将他请来这里。

只是不同的是,林复白是被迫请来,而王献是自己来的。

王献也没想到,陆呈口中的熟人,竟然是林复白。

当初这人在村里可谓是名声狼藉,不学无术,若是之前,王献肯定会怀疑陆呈将他请来,是不是脑子坏了。

但现在,他对林复白有所改观,如今的赵铁柱,早已不是当初的赵铁柱。

陆呈说,要让他和王献来管理一支工匠组成的队伍,主要由林复白负责,队伍所有人都由他调遣。

现在干旱,是他们的机会,也是最好招纳铁匠的时机。

等到秋收一过,百姓粮食减产,加上官府征收赋税,粮价飞涨,百姓定然会怨声载道。

南阳和邕州打起来,朝廷更是自顾不暇。

那时候,就是他们露面的时机。

替天行道,拯救苍生,清君侧,正朝纲。

相信到时候,会有不少百姓站在他们这边,还能招收更多的民军为他们所用。

这是上天给他们的机会,此乃顺应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