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春 作品

第27章 这老太太怕是疯了吧!

第27章 这老太太怕是疯了吧!

“你个糊涂东西!我好端端的石榴树就这么被你养死了,怪不得苏家人丁衰落,都是你干的好事!”

老太太坐在一张黑檀木椅上,浑身散发着怒意,手指哆哆嗦嗦地指着站在一旁的秦氏,仿佛秦氏是罪大恶极之人。

秦氏只是神色清冷地站在那里,不羞不恼,淡淡地叙述着事实。

“母亲,世间之事皆有定数,人有生老病死,树自然也是,儿媳也没有办法。”

苏朝颜了然,老太太一向迷信,十分宝贝那棵石榴树,就指着它给自己招孙子呢。

离家五年回来却发现自己的爱树不见了,自然是气得要死。

不过这事也不能怪秦氏,前年石榴树招了虫害,府里的园丁都说救不活了。

秦氏还特意从府外请了厉害的工匠,也是束手无策,最后不得已才请示了苏淮,还是苏淮下令将石榴树伐了。

“你别跟我说这些没用的话,我就问问你,你进了苏家这些年,可给淮儿生过儿子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你这般不生养,可对得起你正房的位置,可对得起苏家的列祖列宗?”

老太太怒视着秦氏,从质问石榴树变成了质问孩子,越说越激动,脸上的皱纹因为愤怒变得扭曲。

秦氏垂着眼帘,不知在想什么,她静静地听完老夫人的一大段责骂。

“母亲说的是,是儿媳无能。”

听到秦氏顺着自己的话说,老夫人并没有消气,反而满眼的嫌弃。

“往后若你还不能给苏家添个男丁,有何颜面当得这相府主母!”

“祖母,您怎么可以这么说母亲呢!”

苏月见听丫鬟说母亲被老夫人责难,一刻不停地从房间跑了过来,看到秦氏有些落寞的身影,心里狠狠一疼,就替秦氏打了抱不平。

明明母亲也很想给自己添个弟弟,总是跟自己念叨什么时候能生个男孩。

偷偷试过很多很多偏方,喝过很多很苦的汤药,只是可能和弟弟的缘分还不到。

这也不能只怪母亲,祖母这么说真是太不近人情了,怎么不去责怪父亲!

苏月见红着眼圈,挡在秦氏身前,毫不畏惧地瞪着老夫人。

“看看,秦氏,这就是你教的好女儿!”

老夫人被苏月见的话怼得一愣,继而指着苏月见,脸色涨得通红,剧烈地咳嗽起来。

一旁的嬷嬷连忙上前给苏老夫人顺着气,等缓过劲来就着茶盏喝了两口,老夫人的脸色才好一些。

秦氏偏头看了一眼苏月见,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冲动。

大夏重孝,女儿家的名声最为重要,若是传出去一个不孝的名声,将来的亲事肯定会收到影响。

秦氏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因为顶撞一个蛮横的老太太受到影响,以后过的不幸福。

不值得……

“母亲,月见只是心疼儿媳,您大人大量。”

秦氏不卑不亢,视线坦然地对上老夫人的目光,替自己女儿说话。

老夫人冷哼一声,“怎么,你心疼了?她目无尊长,就应该好好管教!”

说罢又转过头看向苏月见,厉声说道,“回去罚抄五十遍《女则》,十日后给我!”

五十遍?

十日?

苏朝颜嘲讽一笑,这老太太怕是疯了吧!

《女则》共十卷,一卷少则三千字,多则五千字,五十遍就是……

苏月见就算是不眠不休,十日也不可能给她写出来!

苏月见褪去方才给秦氏伸张正义的勇气后,听到老太太的话整个人脸色都白了。

“母亲,月见顶撞您是因为对儿媳的孝心,大夏法典都有言,对孝心犯案从轻处理,您的处罚过于重了。”

秦氏毕竟管家许久,真的较起真来也有一股子不怒自威的气质,她一板一眼地说着老夫人处理不公。

老夫人本来就掐准了秦氏的软肋太多,她不可能像苏朝颜一样不管不顾地威胁自己,给自己添堵。

但是如今秦氏拿出大夏法典了堵自己的口,她也不能公然反驳,若是有心人说出去,那就是对圣上不恭,会惹麻烦。

她看着秦氏,异常烦躁地说,“那就十遍!”

说罢,苏老太太看到了一旁站着的苏朝颜。

苏朝颜脸上挂着似笑非笑的表情,老太太总觉得是在嘲讽自己,气不打一处来。

“苏朝颜,一大早去哪了,为何不来请安?”

“早晨去平安侯府拜祭了一下表哥,未来得及跟祖母言明。”

苏朝颜见自己被发现也不躲,大大方方地出来跟老夫人照了个面,又从袖中抽出来一册书卷,递了过去。

“舅母听说您清修回来了,特意托我给您带的大师开过光的《长寿经》,请您笑纳。”

经书以锦缎作封,棉线缜密装订整齐,蝇头小楷的字迹工整隽秀,纸页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经书品质是上乘的,只不过不是平安侯夫人给的,也没有开过光,只是苏朝颜从路上买回来应付老夫人盘问的。

苏朝颜知道老夫人根本不爱经书,也不爱吃斋念佛,去寺庙清修不过是为了相府名声的权宜之计。

老夫人看着经书不辨喜怒地点了点头,递给了身边的嬷嬷。

苏朝颜以为她这次态度友好些能避免掉一些麻烦,没想到听到老夫人面无表情地说。

“赠礼和过错不能相抵,你也回去一同抄经书养养性子吧,免得公主的生辰宴出差错。”

苏朝颜:……

白瞎了她买的《长寿经》。

梧桐院里

“小姐,您真的要抄《女则》吗?”

秋水看着苏朝颜去了一趟侯府回来神色就恹恹,有些心疼地给她捶着腿。

就这老夫人还要找茬!

“不抄。”苏朝颜淡淡地说。

她今日心情不好,不想与老太太争执,于是应了下来。

只是应下来不代表她会乖乖地抄。

老夫人又没说何时要,她近日还要准备参加公主宴会的相关事宜,再说她身体虚弱,抄两个字就累倒了也不是不可能。

相信以老夫人的慈悲心肠,不会与她一个病秧子计较。

她的思绪不禁又飘到了平安侯身上,她是真的有些担心舅舅的状态,害怕他钻到牛角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