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蝴蝶 作品

第44章 四十四只软哥儿 ~

村子延续了几百多年, 成亲的程序都已经有了固定的样板,无非就是在双方父母同意之后,收下聘礼, 等大办一场酒席之后,再去官府里登记名帖。

折腾来折腾去都是老一套而已,并不如何新鲜,在一向爱看热闹的村民眼中还不如看谁家聘礼下的多、下的有排面来得有趣。

在许国, 对女子与小哥儿的嫁妆要求并不高,大家大多看的都是男方所下的聘礼,而男方下聘礼的多少,也是婚后小哥儿与女子们相互比较的资本。

徐峥嵘的人生信条,就是一定要对媳妇儿好,他既然已经认定阿水是要陪他走完这一生的人, 那么自然入乡随俗的在聘礼这方面下足了功夫。

再加上有徐姚氏在一旁把关, 除了乡人们常常用到的五谷杂粮、家禽布料, 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干果点心之外, 徐峥嵘特意在老街的首饰铺里打造了一对银钗子和精致小巧的戒指。

戒指的背面还颇有心计的刻上了两人的名字,以及一颗小小的,很有现代风韵的爱心。

成衣都是徐姚氏亲手裁剪出来的, 她的做工极好,即使是睡在红绸当中的一对交首鸳鸯都用金色的边线绣得栩栩如生, 点缀着绒白的兔毛, 更加显得可爱秀气。

徐峥嵘原先是不打算动用空间里储存的物件的,但这些散碎的东西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拿出来都是大手笔,仅仅是靠着摆摊子和原先剩下来的银两未免太寒酸了一些。

因此,他硬是拿着匕首将美滋滋睡在田地里的人参娃娃揪出来,丝毫不顾及人参娃娃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嚎与咒骂, 从他身上割了几根粗壮的根须,在药铺老板那里兑了不少银子。

又偷偷从空间里兑出从前收藏的美酒与茶叶,这在许国的乡下已经是相当厚重的聘礼了。

嬷嬷拄着拐杖看一件又一件的箱子搬进堂屋,将小小的堂屋挤的满满当当,嘴上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终归是满意的。

她倒是不贪这点钱财,只是看徐峥嵘如此郑重其事,想必日后阿水嫁到徐家去也不会太受苦。

阿花被阿水踹着屁股溜出来偷偷看,摇着毛茸茸的尾巴乐颠颠的窜到徐峥嵘脚边来来回回的转悠,被徐峥嵘为了一嘴骨头才美滋滋的窜回房去。

一看见大黄狗进来,阿水迫不及待的凑了上去,揉了揉阿花的下巴,小小声的问:“怎么样?徐大哥他啥时候进来看我啊?”

“汪!汪汪汪!”

“……啥意思?!”

“汪汪汪汪汪!!!”阿花又一连叫了好几声,默默翻了个白眼,背过身去拿屁股对着阿水:都听不懂我说的话,还来问我欺负单身狗,到底有没有狗权了!

房门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敲响的,阿水心里一惊,赶忙松开大黄狗,期期艾艾地凑上去将门打开,可惜门外站着的并不是他满心期待的徐峥嵘,而是老嬷嬷。

老嬷嬷义正言辞的警告他:“徐峥嵘那小子还在堂屋里拦着呢,我可告诉你啊,新人成亲之前是不得见面的,你就老老实实待在这儿,待会儿我让别人送些吃的进来,你可别坏了规矩!”

阿水亮闪闪的眼睛顿时暗淡了下去,沮丧的哦了一声,垂头丧气的掩了门,继续坐回原处和阿花滚作一团。

村民们好热闹,纷纷挤在院子前拉长了脖子往里看,原先在屋子外面就瞧见车上一箱又一箱的礼盒搬进来,现在等红布扯了过去,放在里头精巧的物件,一个个凑在一起议论纷纷。

有羡慕阿水找到好人家的,有羡慕徐峥嵘发了财的,更有几个妇女站在一边眼红,觉得阿水配不上这么丰厚的聘礼。

更有甚者,直接站在院子中间肆无忌惮的说风凉话:“就一个小哥儿而已,满大街都能找到的,哪里能受得住这些!徐家幺儿不懂事,这徐家哥哥怎么也跟着不懂事儿了!”

徐峥嵘耳朵尖,一听见这话,原本还荡着笑意的眼睛瞬间冷了下来,直直望过去,把微微发胖的妇人看的心里发冷。

这妇人徐峥嵘认得,夫家姓金,人们都叫她金氏,最是喜欢在背地议论人不说,还与徐姚氏很不对付,她家有个哥儿,好像叫什么金言的,也快到了二十的年纪,至今未能嫁出去,想必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这金氏才会口无遮拦的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这么难听的话来。

徐峥嵘可不管她是出于什么原因,今儿可是大喜的日子,可不能让一个小家子气的妇人给破坏了,他刚要站上前去开口说话,向来懦弱又没什么主见的徐家二哥居然先他一步,冷着脸站过去,抱着手哼道:“金嫂,你这话就说差了,小哥儿又怎样?你家养着的不也是个小哥儿?更何况,我家幺弟把阿水当做手心里的宝贝重视着呢,你可不要胡乱说话,我弟他做事没轻没重的,不知道人情世故,万一把你打出去,可就不好收场了。”

金氏被他这一顿话呛的不行,讪讪的往后退了一步,她是听说过徐峥嵘所作所为的,也算了解徐峥嵘的脾气,可不敢招惹了这喜怒无常的地痞无赖,撇着嘴含糊不清的嘟囔着些什么,便再翻不出浪花来了。

徐峥嵘也不愿意与她纠缠耽搁时间,把聘礼清点完毕之后,就迫不及待的想要往阿水的屋子里走,结果被专门等着的嬷嬷逮了个正着。

老嬷嬷板着脸问:“你要做什么呀?”

徐峥嵘不好意思的嘿嘿两声:“我想先看看小哥儿,大半天没见着了,想得慌。”

他在小哥儿面前嘴花花惯了,一时间没改得过来,说的话在老嬷嬷听来实在轻佻,她眉头皱的更厉害了,把手上拄着的拐杖蹬得咯咯响:“再想也都给我憋着!哪有新人没成亲之前就见面的?这不合规矩,也容易冲撞,你快回去,免得叫外人看见了说闲话!”

徐峥嵘不敢得罪了老嬷嬷,只好怏怏的折回来,被徐峥财与徐峥阳笑话。

徐峥阳一直绷的紧紧的脸上也添了笑意,乐呵呵的调侃:“三弟啊,你这也太猴急了一些,小心别吓着人家小哥儿!”

徐峥嵘摸了摸鼻子,反倒是有些惊讶二哥今日的表现,这个向来是透明人一般的哥哥今天又是过来帮忙吓退饶舌的妇人,又是主动过来调侃的,可是把徐峥嵘吓得不轻:“二哥今天跟从前完全不同呀,莫不是也好事将近了?”

他也只不过是随口一说而已,万万没想到刚才还一脸淡定的徐峥阳脸皮居然真的一点点红了。

“卧槽!”

徐峥嵘这回惊得连粗口都爆了出来:“真的假的呀?姑娘还是小哥儿啊?谁家的?我认识不?”

这下徐峥阳就连脖子根都红透了,只把一脸八卦的徐峥嵘往外推,含混其词:“是外村的,你不认识!”

好奇的目光落到徐峥财身上,徐峥财连连摆手,一副与我无关的样子。

嗯,徐峥嵘在心里记了一笔:二哥也脱单了,恋爱对象未明。

不过,这谈恋爱的力量未免太强大了些,好好一个二哥怎么忽然变的这么主动了!

……

聘礼既然已经下完了,两个人的婚事也就算提上了日程,徐家大哥与老嬷嬷都是主持大局的人,在一起商议着,最终把日子敲定在秋收之后,一个黄道吉日里。

徐峥嵘原本还挺高兴,等后来被老嬷嬷与自家大哥耳提面命着,说这段日子不许与小哥儿见面,整个人都焉了下来,板着脸,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虽说是在秋收之后,但日子定的也并不遥远,大约在下个月中旬的时候就能成亲了。

徐峥嵘扳着手指算了算,哀哀的叹了一声:“还要大半个月呢!十几天都见不着阿水,这不折磨人了吗!”

可惜,无论他再怎么抱怨,规矩就是规矩,徐峥阳更是摩拳擦掌,说要与菜豆儿一起在一旁监督。

清溪乡并不怎么大,乡里面的人都是见惯了的熟脸,一般而言,一家办喜事,是要把全村人都请过来吃饭的,毕竟人多了一些,也热闹一些。

但徐峥嵘心里却有别的想法,他对村里的长老与里长感官相当恶劣,要是把这些横看竖看都看不顺眼的人请到自己的宴席上来岂不是自讨苦吃吗?

还有那几个平日里总是在背后嘴碎,指指点点说阿水这里不好那里不好的,这样的人请过来干嘛呢?

他把自己的想法同大哥和老嬷嬷一说,徐家大哥原本还顾及着邻里关系,劝徐峥嵘不要为了这点小事就扯破了脸皮,但老嬷嬷的想法要通透许多。

她是站在徐峥嵘这一面的:“我觉得峥嵘这话说的不假,干嘛要把那些个看不顺眼的人请过来,白白耽搁了咱们的好心情,要我说,不请也就算了。”

这么说还不够,又狠狠的往后补了一刀:“还有啊,峥嵘,我可听说你做的酒水生意是要与村里人合作的,像这些看不顺眼的人咱以后都不合作!惯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