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克率领着一队精悍的清兵,沿着噶尔丹逃窜的方向一路紧追不舍。马蹄声急促地响着,如疾风骤雨,扬起一路的漫天尘土,遮天蔽日。孙思克的目光紧紧盯着前方,眼神中燃烧着坚定的火焰,心中只有一个执着的念头:一定要追上噶尔丹,绝不能让他逃脱。他手中的缰绳勒得紧紧的,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苍白的颜色,身下的战马似乎感受到了他那破釜沉舟的决心,奋力地向前狂奔。汗水不断地从孙思克的额头滴落,顺着他刚毅的脸庞流淌,在下巴处汇聚成晶莹的小水珠,然后滴落在他胸前的铠甲上,发出轻微的 “滴答” 声。
“兄弟们,加把劲,绝不能让噶尔丹跑了!” 孙思克大声呼喊着,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犹如阵阵惊雷。他的喉咙因为不断地呼喊而变得沙哑,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如磐石,没有丝毫的动摇。
然而,噶尔丹如同惊弓之鸟,逃窜的速度快如闪电。他疯狂地抽打着胯下的坐骑,那匹马的身上已经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血痕,却依然在主人的驱使下不顾一切地向着远方奔逃。加之他对地形的了如指掌,总能巧妙地避开孙思克他们可能的围堵。
“这该死的噶尔丹,跑得真快!” 一名士兵喘着粗气抱怨道。他的脸上沾满了尘土,汗水混合着灰尘,形成一道道黑色的痕迹,仿佛是战争在他脸上刻下的独特印记。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和无奈,那是长时间追逐却无果的深深挫败感。
孙思克和他的队伍尽管奋力追赶,一路上穿越了崎岖的山谷。脚下的石头和荆棘不断地阻碍着他们的前进,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山谷中阴森恐怖,冷风嗖嗖地吹过,如幽灵的低语,让人脊背发凉,毛骨悚然。他们跨过了湍急的河流,河水冰冷刺骨,水花溅湿了他们的衣裤,让他们的身体在寒冷中瑟瑟发抖。但即便如此,却始终无法拉近与噶尔丹的距离,最终还是未能追上,只得无功而返。
返回营地后,孙思克一脸沮丧地向费扬古禀报了情况。他低着头,声音中充满了自责:“将军,末将无能,未能追上噶尔丹,让他跑了。” 孙思克的脸上沾满了尘土,汗水顺着脸颊流淌,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仿佛是岁月的沟壑。他的眼神黯淡无光,心中充满了懊悔和自责:“就差一点,怎么就让他跑了!”
费扬古听后,眉头紧皱,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在营帐内来回踱步,沉重的脚步声在安静的营帐内回响,每一步都带着深深的忧虑和思考。脚下的草地被他踩得凌乱不堪,仿佛他内心的烦躁与不安。思索片刻后说道:“此事怪不得你,噶尔丹狡猾多端。但我们不能就此罢休,必须尽快向皇上汇报。” 费扬古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果断,心里想着:“绝不能让噶尔丹就这么逃了,必须想办法抓住他。”
于是,费扬古差人快马加鞭向康熙汇报战况。信使身背重要的战报,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耽搁。一路上,信使换了一匹又一匹快马,穿越了山川河流,历经了风雨险阻。信使的衣服被树枝划破,身上也布满了伤痕,但他丝毫不敢停歇。
信使心里不断念叨着:“一定要把战报尽快送到皇上手中,这可耽误不得。” 他的双眼布满血丝,却依然强撑着保持清醒,只为了能早日完成使命。
终于,将战报送到了康熙手中。
康熙收到战报,坐在营帐内神情严肃地仔细阅读。他的眉头时而紧蹙,形成一个深深的 “川” 字,仿佛承载着无尽的忧虑;时而舒展,似乎在思考着应对之策。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发出有节奏的声响。那桌面的木纹在他的敲打下,仿佛也在诉说着战争的艰难。
“这噶尔丹,真是个大麻烦!” 康熙心中暗自恼怒。他的目光扫过战报上的每一个字,仿佛要从其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那目光中既有对噶尔丹的痛恨,也有对局势的担忧。
过了许久,康熙提起笔,饱蘸墨汁,回复费扬古,写道:“噶尔丹乃我大清心腹大患,务必派人去宁夏继续搜寻追击,不可放过一丝线索,定要将其擒获。” 每一个字都力透纸背,显示出康熙坚定的决心。墨汁在纸上晕染开来,仿佛是康熙心中燃烧的怒火。
处理完此事,康熙让士兵休息整顿。士兵们终于有了片刻的喘息之机,他们或躺在草地上,或围坐在一起,谈论着这场漫长的战争。
“也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彻底结束这仗,真想回家啊。” 一名士兵说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手中无意识地摆弄着一根枯草。那枯草在他手中被揉得不成样子,就像他此刻疲惫的心情。
“别抱怨了,先好好休息,等抓住噶尔丹,咱们就能安心回家了。” 另一名士兵回应道。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依然强打精神,试图给同伴一些鼓励和希望。
费扬古收到康熙指示,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即令马思喀率 2000 人前往宁夏搜寻追击噶尔丹。马思喀接令后,迅速集结队伍,准备出发。
“这次一定要抓住噶尔丹,不能再让他跑了!” 马思喀暗暗发誓。他的眼神坚定,身上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仿佛是他内心决心的映射。
过了几日休整完毕,康熙想到大军出征已达三个月之久。在这三个月里,士兵们风餐露宿,历经无数次战斗。他们的脸庞被风沙侵蚀,变得粗糙黝黑,仿佛被岁月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的身躯被铠甲压得疲惫不堪,却依然挺直脊梁。身心都已极度疲惫。而且粮草即将消耗完毕,如果不能及时补充,军心必然会受到影响。
康熙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的天空,陷入了沉思。天空中乌云密布,偶尔有几只飞鸟划过,更增添了几分凄凉。那乌云仿佛是他心头的阴霾,久久无法散去。
“朕不能让将士们陷入困境,可噶尔丹一日不除,始终是个隐患。” 康熙心中纠结万分。他的双手背在身后,手指不停地揉搓着,显示出他内心的不安和犹豫。
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做出了决定。康熙转身,对铜锤道:“班师回朝吧!”
铜锤心中充满了不甘。他想到此次出征未能彻底消灭噶尔丹,现在又要班师回朝,实在有些遗憾。他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心中的怒火如同燃烧的篝火。
“就这么回去,实在不甘心啊,可皇命难违。” 铜锤紧握着拳头,关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的呼吸急促,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仿佛内心的愤怒即将喷涌而出。
铜锤站在营帐外,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着马思喀等人能够早日擒获噶尔丹,为大清彻底消除这一心腹大患。
他对着手下的将士们喊道:“兄弟们,准备班师回朝!” 他的声音在风中回荡,带着一丝无奈和不甘。
士兵们开始收拾行囊,准备踏上归程。虽然即将回家,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没有太多的喜悦。
“唉,要是能抓住噶尔丹再回去就好了。” 一名士兵小声嘀咕着。他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仿佛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耗费巨大的力气,那是身心俱疲的表现。
他们默默地整理着武器和装备,心情沉重。他们都知道,只要噶尔丹一日未除,大清就一日不得安宁。那沉重的气氛仿佛压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人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