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安静生活刚过了一年,噶尔丹像幽灵一样又冒了出来。
他如同一只隐藏在黑暗中的恶狼,趁着人们放松警惕的时候,再度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噶尔丹四处积极备战、继续作乱,宁夏的民生再度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大街小巷,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店铺紧闭,门板上的铜锁在阳光下泛着冷冷的光,仿佛在诉说着人们内心的恐惧。街头巷尾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偶尔有风吹过,卷起几片落叶,那落叶打着旋儿,发出沙沙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萧瑟。往昔热闹非凡的集市,如今空无一人,摊位凌乱地摆放着,地上还散落着一些未曾收拾的货物。风吹过,扬起一片尘土,仿佛在为这片荒芜而哀泣。
康熙深感噶尔丹不除永无宁日,于是紧急将韦小宝召入宫中,与他商议决定再次出征,捣毁其巢穴。
“小桂子,噶尔丹这贼子又出来兴风作浪,朕决心再次出征,你觉得如何?” 康熙面色沉重,眼中透着坚定,那目光仿佛能穿透宫墙,直射向远方的敌人。他在御书房内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脚步沉重而急切。每一步都带着深深的忧虑和决心,仿佛脚下的地砖都能感受到他的焦虑。
韦小宝连忙恭敬地拱手说道:“皇上,这噶尔丹着实可恶,此次出征是势在必行。只是粮草乃是重中之重,必须备足,以防万一。” 韦小宝心里想着,可不能让皇上在粮草问题上有闪失,不然这仗就难打了。他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在这庄重的氛围下,连呼吸都不自觉地放轻了。他小心翼翼地抬眼观察着康熙的神色,揣摩着皇上的心思,那眼神中充满了谨慎和小心。
康熙微微点头,认可了韦小宝的建议。
次日,在朝堂上,康熙面色凝重,目光中透着坚定和决绝,与大臣们商议战前筹备。
“诸位爱卿,前两次亲征,因准备不足,致使噶尔丹逃窜。此次,朕定要充分筹备,一举歼灭此贼!”
康熙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在朝堂上回荡,震人心魄。那声音仿佛带着雷霆之威,让每一个大臣都感受到了皇上的决心。他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龙袍的袖口微微抖动着,仿佛压抑着内心汹涌的怒火。他站在朝堂的高处,俯视着下方的大臣们,眼神中充满了威严和期待。
大臣们纷纷点头,回想起前两次的经历,都心有余悸。那一次次的失利,让他们深知噶尔丹的狡猾和凶悍。那些血腥的战场画面在他们的脑海中不断浮现,伤者的呻吟、战火的肆虐,都让他们对噶尔丹恨之入骨。那一幕幕的惨状如同噩梦,萦绕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
“此次出征,务必吸取教训。”
康亲王说道,他的眉头紧锁,满脸的忧虑,“粮草、军备都要充足,切不可再重蹈覆辙。” 他的声音颤抖着,带着深深的担忧和对过往失败的痛惜。
明珠道:“皇上啊,我这心一直悬着,就盼着这次能彻底解决噶尔丹。”他心里默默祈祷着这次出征能够成功。他花白的胡子随着话语微微颤动,额头上的皱纹更深了,仿佛岁月的刻痕又被加深了几分。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声音也显得有些沙哑,那是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在作祟。
康熙点头表示赞同,“朕已深思熟虑,兵分两路。一路由费扬古由蒙古边境出发向南进剿;一路由西安将军博济和甘肃提督孙思克率领出嘉峪关奔袭,两路各出兵万人,令相机而行。”
康熙的话语清晰而果断,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心里想着,这次的部署一定要万无一失,绝不能再让噶尔丹逃脱。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噶尔丹被击败的场景。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响,充满了自信和果断,如同敲响的战鼓,激励着众人的斗志。
“皇上圣明。” 大臣们齐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对康熙决策的支持和信任。他们的眼神坚定,决心跟随皇上的指挥,为国家的安宁而战。他们的朝服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仿佛是一片整齐的海浪。大臣们整齐地站在朝堂两侧,表情严肃而庄重,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战争的决心和对国家的忠诚。那坚定的神情,仿佛在告诉世人,他们为了国家,不惜一切代价。
铜锤站了出来,抱拳说道:“此次需增加人均携带和运送粮饷数量,每人携带 100 日口粮,还要购买大量牛羊供食用。因粮草增多,相应增加马驼等运输工具,规定每个士兵配带 5 匹马。”
他的声音洪亮,充满了军人的果敢和坚毅。
“皇上,末将愿为先锋,定要将噶尔丹拿下!” 铜锤心里憋着一股劲,誓要在战场上一雪前耻。他的铠甲在阳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芒,腰间的佩剑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摇晃。他的眼神中燃烧着战斗的渴望,仿佛已经迫不及待地要奔赴战场,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仿佛能将一切敌人都焚烧殆尽。
康熙觉得铜锤言之有理,决定照此执行。
“皇上考虑周全,如此一来,定能保障大军的供给。” 索额图说道,他的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军凯旋的场景。
“只要粮草
充足,我军定能大胜。” 他心里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期待着能够早日消除噶尔丹这个心头大患。他的双手紧紧地交握在身前,手指因为用力而泛白,那紧绷的力度,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和期待。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期待和信心,仿佛胜利就在眼前,触手可及。
康熙目光严肃,扫视着朝堂上的每一位大臣。
“责成于成龙、王国昌等先期到宁夏筹办粮运,派遣 10 个大臣分赴各地采买驼马骡驴等。此次出征,只许胜,不许败!”
康熙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他的目光如同火炬,燃烧着决心和勇气。
“朕这次一定要彻底消灭噶尔丹,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康熙在心里暗暗发誓。他的胸膛剧烈地起伏着,显示着内心的激荡。他的表情坚定而决绝,让人感受到他的决心不可动摇,仿佛一座巍峨的山峰,任凭风雨如何侵袭,都屹立不倒。
大臣们齐声应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定当竭尽全力,助皇上剿灭噶尔丹!”
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充满了决心和勇气。那声音在朝堂上回荡,仿佛是一股无形的力量,让每个人都为之振奋。他们的声音震得宫殿上的灰尘都簌簌落下,仿佛是一场无形的风暴,席卷着整个朝堂。大臣们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在朝堂中回响,显示出他们的忠诚和决心,如同汹涌的波涛,一往无前。
朝堂上气氛庄重而肃穆,每个人都深知此次出征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也都怀着坚定的决心,誓要为国家铲除这一祸患。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朝堂上,照亮了大臣们严肃的面容,也照亮了他们心中的信念。金色的光芒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斑,仿佛是胜利的曙光在提前照耀。光斑跳跃在大臣们的脚下,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战争跳跃着战舞。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户,照在大臣们的脸上,形成一道道明暗相间的光影,更增添了几分庄严的气氛。
随后,各位大臣开始纷纷建言献策。
“皇上,可派遣精锐探子深入敌境,密切监视噶尔丹的一举一动。” 佟国维急切地说道,“只有掌握了他的动向,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 他心里想着,情报工作至关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他的眼神急切,额头上的青筋微微凸起,那暴起的青筋,显示着他内心的紧张和焦虑。他向前迈了一步,双手抱拳,声音中充满了焦急和认真,仿佛在向康熙诉说着此事的紧迫。
“微臣认为应在关键路段设立补给站,保障粮草运输的畅通。” 文靖臣已经是从四品大员,已经位列朝堂,他接着说道,“不能让粮草问题影响了大军的作战。” 他的眉头紧皱,为粮草运输的事情忧心忡忡。他的手指在衣袖中无意识地搓动着,显示出内心的焦虑。他的表情凝重,目光专注地看着康熙,希望自已的建议能被采纳,那专注的眼神,仿佛能穿透一切阻碍。
“战后百姓必定受惊,需提前筹备安抚之策。” 李光地提议道,“要让百姓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稳定民心。” 他深知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希望能尽早为百姓谋福祉。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声音也不自觉地放柔了。他微微低下头,语气诚恳而真挚,那诚恳的态度,让人感受到他对百姓的深深牵挂。
康熙认真地倾听着大臣们的建议,不时地点点头,心中对此次出征的计划更加完善和清晰。
他知道,这一战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危,更关系到百姓的福祉。他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和懈怠。他的眼神坚定,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噶尔丹受到应有的惩罚,还天下一个太平。
康熙坐在龙椅上,表情专注而严肃,认真思考着大臣们的每一个建议,心中的计划逐渐清晰和完善,那专注的神情,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这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