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逃课

雨停了。

来的快,去的也快。

姜淼淼从桥廊里出来时,天也渐渐放晴了。

她伸了个懒腰,滑下姜小白的背,准备自已走。

等了等还没追上来的喜儿。

抬眼望去,阁楼里阿娘这会儿应该正在忙着拨算盘呢,一早秀秀姨就搬回了一箱子账簿。

有够阿娘忙几日的。

这会儿应该没空管她。

姜淼淼便往后院园子里走去,像是放风的小野马,蹦蹦跳跳的,边走边哼歌。

“啦啦啦……我有一只小白狼….我天天都要骑……”

喜儿在后边跟着。

姜小白见小主子用不到它,一溜烟跑了。

小主子在作死,它还是先走为妙。

穿过抄手游廊,穿过假山,穿过花径,来到池子边一块开阔的草坪上。

小姑娘在草坪上奔跑。

跑着跑着,看到亭子里两个熟悉的身影。

小姑娘突的停住了脚步,一转身就往回跑。

妈呀!

那是阿娘?

怎么回事,这个时辰,阿娘不是应该正在看账簿,怎么有空在那和秀秀姨喝茶?

没看见,阿娘刚刚一定没看见她。

小姑娘加快了脚步。

还没跑几步,就被一双大手给捞了起来,“跑什么跑,阿娘有这么可怕吗?”

姜淼淼一脸心虚,对着阿娘露出乖巧的笑容。

陆青瑶捏了捏闺女的脸蛋儿,笑也没用。

这孩子,咋那么不爱念书呢?

说起来倒是跟她儿时有些像,她那会也不爱念书,极其不爱习字。

然后爹爹就惯着。

以至于她后来同京城贵女们来往,在一块行酒令,时常被那些贵女们嘲笑,笑话她行的酒令粗鄙。

反而是嫁给姜云泽的前两年,夫唱妇随,时常为他研墨,也耳濡目染习了一些。

只是她那一手字,终究是练不回来了。

后来想了想,没所谓了,反正她又不用像男子那样去科考,写个家书什么的,别人能看懂就足矣。

人无完人,何苦为难自已。

她的字是挽回不了,但闺女年幼,还是有机会习得一手漂亮好字的。

总归,还是要逼一逼。

“姜淼淼,你是不是又逃课了?”

“没有,没逃课,是二哥哥老往茅厕跑,火气还大,伤肝,阿娘该找太夫给他瞧一瞧了。”小淼淼仰着头一本正经说道。

陆青瑶眉头抽了抽。

宴儿那般沉静的性子都教不了,也不知道谁能教,看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千雪身上了。

反正她是教不了。

她试过了,教淼淼不到一刻钟,她就起了想揍孩子的念头。

她告诉自已,淼淼已经没有父亲了,她得做一个慈母。

教孩子这种事,还是请别人来。

她下不去手。

喜儿看着姑娘的样子,抿了抿唇垂下头去,憋住了笑意。

小主子太会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了。

姜淼淼继续道:“阿娘,我真的识得好多字了,只是不会写。”

陆青瑶看着闺女,她咋那么不信呢。

“淼淼,你得珍惜你二哥教你的日子,待年后他去了江州,你可就一年半载都见不到他了,想让他教都没机会呢。”

姜淼淼:……

好吧!她阿娘是懂得拿捏人心的。

就知道她舍不得二哥哥。

算了,反正念书这事应该是逃不掉的,阿娘说她可以不用像大哥那般熟读兵书,也不用像二哥那般读完四书五经。

但要识文断字,三百千弟也是要学的。[1]

字也要好好写的,可不能让别人认为她是个草包美人。

姜淼淼妥协了。

也没啥大不了的,不就是背个古文嘛。

不过阿娘怎么会在这,难道是忙完了?

“阿娘,我们一起踢球吧?”姜淼淼接过喜儿手中的圆球。

这时候也是有球的,俗称蹴鞠。

是用动物膀胱充气成球,在外皮包裹以动物皮缝合而成,已经是很接近现在的皮球了。

别问她是怎么知道的。

好奇的小姑娘已经亲自拆开剥皮瞧过了。

陆青瑶很抱歉的亲了闺女一下,“淼淼,阿娘与你姨姨有事要聊,让喜儿陪你蹴鞠,好不好?”

“那我不玩了,我陪你们聊事情吧。”

姜淼淼也不是非要踢球不可,阿娘聊事情也是很有意思的,她能听得懂。

陆青瑶点头,让闺女坐自已身旁,塞了块果脯在她嘴里。

听一听也无妨,这小孩子学东西,最好就是耳濡目染,死记硬背记得快,忘的也快。

就像枫儿,忘性比记性还大。

姜淼淼乖巧的坐着,吧唧吧唧嘴不停,小手也不停,一颗一颗往嘴里塞果脯。

秀秀给阿姐递了盏茶,问道:“阿姐,来京城之后咱们买了宅子,置办了田产,特别是在屯粮和捐粮上花销了一大笔银子,如今手上的积蓄可是不多了,那些下人还要买吗?”

自从阿姐和离,另立了门户的消息传出后,就不断有陆家以前的下人上门寻旧主。

可是这宅子根本容纳不下那么多人。

“买,他们都是陆家的旧人了,都是我娘一手调教出来的,自是要比外边随便买的中用许多,只是我们现在不比从前那般光鲜,若他们愿意留下,府里留用一些,剩余的就暂时安排到郊外的庄子上,那边也需要人手。”

“让宴儿挑几个忠厚老实的带在身边,日后去江州念书也好有个照应。”

陆家流放前,阿娘就遣散了仆人,还了身契,让他们去自谋生路。

许多都是陆家的老仆和家生子。

如今还有人愿意回来,她自然是没有要赶人走的道理。

秀秀伸手要银子,“阿姐,买是容易,可养家仆是要月月发例银的。”

“自然。”陆青瑶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

“我昨儿夜里潜回了陆家一趟,在家里挖出一罐银子,就拿去换了银票。”

…….

注 [1]《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简称“三百千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