蹒跚行 作品

第204章 番外:假如裴琰重生(13)

    姜府里,当看见六岁的妹妹满脸潮红闭目躺在床榻上,昏迷不醒时,姜姝仪的腿都发软了。

    她抓着妹妹的小手,一声声唤她,可半分动静都没有。

    太医看过诊后,也纷纷摇头,称从未见过如此复杂的症状。

    姜姝仪日日以泪洗面,忐忑不安,直到第三日晌午,小厮来禀报,说之前那个尼姑又来了。

    姜父和窦氏“正好”也来探病,闻言忙道:“快请进来,上次就是她治好了婉清!”

    姜姝仪眼中也是一亮。

    那师太约摸三四十岁,进来后径直奔着床榻而去,要了一碗水,从怀中取出个白玉滴瓶,滴入几滴不知是什么东西,晃匀后喂给姜婉清喝下。

    没过半个时辰,姜婉清便有转醒之势。

    姜姝仪急忙上前询问:“婉清,你怎么样了?”

    姜婉清很费力才睁开眼,看见她似是想说什么,可嘴唇艰难的动了动,最终也说不出来。

    “阿姐在,不怕,很快就会痊愈了。”

    姜姝仪学着裴琰哄自己那样,摸着妹妹的头顶轻哄。

    从刚才开始就一言不发的师太忽然开口:“若几位施主不舍得亲缘,不肯让三小姐随贫尼去清修,那么这病无论如何也好不起来了。”

    姜姝仪扭头看向那位看着就很严肃古板的师太,紧紧抓着妹妹的手,无措地问:“不能直接治好妹妹吗,我有银子,我还可以求太子哥哥给你别的赏赐!”

    师太似是不愿跟小孩子多言,只与姜惟清夫妇交涉。

    姜姝仪在旁边听着,父亲的意思就是女儿去修行有损家里名声,所以宁可让婉清死,都不许跟着师太走!

    “可以去修行!”

    姜姝仪此言一出,室内三人都看过来。

    姜惟清皱眉:“不要胡闹,哪有官宦人家的小姐去出家的,传出去别人怎么看为父。”

    “父亲就知道名声,什么时候管过我们姐妹的死活!”

    姜姝仪还是有些畏惧父亲的,可此时也顾不上,哭着道:“大姐姐已经被父亲为了名声害死了,如今父亲又要害婉清吗?不可能!我如今有太子哥哥撑腰,父亲管不了我了!”

    姜惟清神色难得有片刻僵滞,而窦氏想起亲生女儿,亦是心痛得一时失语。

    姜姝仪在床榻前护着妹妹,含泪对那师太道:“你只要能治好妹妹,我就让她跟你走,我能做主,我说话算话的!”

    师太似是还有些犹豫,在看见姜家夫妇都不吭声后,才颔首同意。

    在连续喂了三日药后,姜婉清总算从神志不清,变成可以下地行走了。

    她靠在姜姝仪怀里,弱声道:“姐姐,我,我不想去修行......”

    姜姝仪在面对妹妹时便稳重了很多,握着她的手,强忍泪水:“你听话,又不是不能回来,等你及笄了,姐姐给你找个好郎君,让你日日陪在姐姐身边好不好?”

    姜婉清还是不想去,她现在虽然年纪还小,但已然从自小的攀比中知道什么是繁华,什么是贫苦。

    不等她再开口,程守忠忽然急匆匆跑过来,宦官的帽子都歪了:“不好了不好了!姜姑娘快回宫去吧,殿下不妙了!”

    姜姝仪蓦地站起身,只觉天旋地转,险些一口气上不来晕过去。

    *

    明德殿内,宫人正在煎药,满室苦气。

    裴琰在内殿床帐里,姜姝仪急奔过去时,就看见他脸上泛着病态的苍白,却仍在强撑着翻看奏章。

    还好还好,没有她想象中那么不妙。

    程守忠火急火燎禀报的样子,差点让姜姝仪以为太子哥哥已经危在旦夕了......

    但如今这样也够人担心的。

    姜姝仪走上前,红着眼眶看太子哥哥。

    裴琰以拳抵唇轻咳了声,无力地看向她,笑了笑:“谁把你喊来了?孤无事的,你回去照顾你妹妹吧。”

    姜姝仪听他这种语气,眼中立刻蓄起了晶莹。

    她上前爬上床榻,抱住太子哥哥,哽咽着问:“那太子哥哥有人照顾吗?”

    裴琰顿了顿,良久才轻声道:“母后可以照顾朕。”

    “哎呦,殿下就别逞强了,太后娘娘向来不疼爱您,幼时还对您多加打骂,怎么会来照顾您!”

    程守忠状似痛心疾首。

    裴琰皱眉轻斥:“多嘴,谁许你在她面前胡言。”

    姜姝仪已然心疼得掉眼泪了。

    她紧紧抱着有些发凉的太子哥哥:“妹妹已经好起来了,我要在这里照顾太子哥哥!”

    裴琰叹气:“哪里用你照顾,孤什么都能自己做,只是病中难免觉得凄凉,有你在身边,兴许会好些。”

    姜姝仪在他身上蹭干净眼泪后,立刻抬头保证:“我会一直陪着太子哥哥!不让太子哥哥凄凉!”

    裴琰眸光动容,伸手摸摸她的头:“阿姝可要说话算话。”

    姜姝仪是个很重诺的人。

    她日夜陪着太子哥哥,明德殿里隔出来了一间暖阁,她便睡在那里面,白天喂太子哥哥喝药,入夜给太子哥哥讲故事,哄他睡着了再去睡。

    可太子哥哥的病看着比姜婉清轻,却很是顽固难治。

    五日后,父亲传信进宫,说姜婉清已经彻底康健,打算跟着师太去江南了,问她要不要去送一程。

    姜姝仪自然是要去的,可太子哥哥的病情却在这时忽然加重,甚至吐出一口血来。

    她吓得三魂七魄都丢了一半,如何顾得上折柳送别。

    好在王太医妙手回春,用针灸之术救回了太子哥哥一条命。

    姜姝仪还是惊魂未定,几乎寸步不敢离开裴琰,日夜祈求上苍,保佑太子哥哥快点醒来,哪怕拿她的寿数去换......

    大概是上天感念她心诚,在半月后,裴琰彻底痊愈了。

    在太子昏迷这段日子,前朝并不怎么平静。

    先是帝王病重,太子又忽染急症,不由得让人猜测是不是大渊寿数已尽,天命不佑。

    这种说法固然聪慧之人不怎么信,但传出去却能动摇民意。

    远在凉州的温寰闻听此讯,开始率兵攻打临近州府,其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万幸临近州府都已经加固过兵力,温寰不但攻打不下,还折损了不少将士,粮草耗尽只能打道回城,谁知手下一名副将竟然关闭了城门,还向他射箭。

    那副将笑着称早已向朝廷投诚了。

    温寰怒火攻心,欲弯弓射杀之,却先一步中箭跌马而亡。

    与此同时,朝廷的援军也在郭振雄的率领下抵达。

    仅仅是从天亮到黄昏,温寰打算负隅顽抗的旧部就被斩杀了个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