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外星文明个体
覆盖着某种保护“外壳”的触手伸出舱门外探索一周后,便缩了回去。
看着那灵动的触手与表面不断划过的光纹,专家们小声讨论起来。
“软体动物”
软体动物人类并不陌生,深海多足蛸亚科。尤其是章鱼,大脑发育和思维能力与人类较为接近,皮肤可以变色。
灵活的触手也符合文明发展的最基本需求:制造工具。
如果没有灵活的“手部”,是不可能制造出最基本的生产工具,然后继续向上发展出更加先进的设备。
章鱼拥有约5亿个神经元,神经系统发达,拥有一个主大脑,负责处理感觉输入、学习、记忆和协调复杂的运动模式,八条腕足上还有各自独立的特殊神经索,能让腕足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中央大脑进行操作.但是能把自身文明发展到这种程度的多足蛸亚科,人类还是第一次遇见。
触手收回飞船内部,便没了动静,然而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警惕起来,尤其是蛟龙突击队,几名手持盾牌的队员将盾牌架在身前,为队友提供掩护。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蛟龙突击队员不会贸然上前,双方就这么对峙。
突然间,地面上的着色剂出现了被挤压的痕迹,似乎有什么隐身的东西从救生舱里面钻了出来,几个“脚印”出现在地面上!
“着色剂!”
蛟龙突击队队长大喊一声。
砰!
一发着色弹打了过去,蛟龙突击队队员纷纷拉下头上的四目,肉眼看不见的光谱,换成夜视仪就可以看到。
着色剂炸开,无数粉尘粘在隐身的东西上面,瞬间在蛟龙突击队队员的四目中出现了热成像,一个“头重脚轻”的生物,很滑稽的,如同猫和老鼠里面的动物一样,点着脚一步一步向外走去,虽然不知道这东西的水性如何,但看起来就很能浪。
“兜网枪!抓住它!”
对付外星人以抓捕为主,毕竟可以在这个外星人身上套出许多外星文明的情报。
砰!
火药带动网绳枪向前飞去,网兜在空中张开,呼噜一下将想要逃跑的外星人兜在高强度材料制作而成的兜网中,顿时外星人开始挣扎起来,不断扭动着触手,而那挣扎的样子很像是一个被网兜抓住的章鱼,
挣扎了几下,见自己无法逃脱后,外星人解除光学迷彩,在蛟龙突击队面前展示出了它的全貌。
一只长度1米6左右,身上长有灵活触手的软体动物,在光线的照射下,透过半透明的身体,可以清楚的看到身体内部那些疑似内脏的脏器,还有一对卡姿兰大眼睛。
在细节放大后,可以看到这一对眼睛并不像是人类那样的结构,它内部有许多的六边形复眼,有点像是蜻蜓的复眼,这些复眼汇聚到一起,组成一个类似瞳孔的结构。
软体外星人就这么用卡姿兰大眼睛盯着人类,触手顶端亮起了荧光,缩成一团安静下来。
外星人完全没有像是电影中那样爆起伤人,而是很理智的“蹲”在原地,皮肤也改变颜色,和周围环境调配成异常醒目的对比度,遮挡住了体内脏器的同时也让在场的蛟龙突击队可以清楚的辨认它的位置。
它在示意自己不会逃跑
见状,在场的蛟龙突击队也不动,双方就这么大眼瞪小眼的对视着,看着这个软体动物时不时动动触手.
“队长.怎么办”
蛟龙突击队员看着一动不动的外星人,这东西给他们的感觉完全不像是动物,反而更像是“人”,很明显知道自己处于劣势,尽量做一些不会让他们过激的举动。
我哪知道见惯了风风雨雨的蛟龙队长此刻也有些麻爪,他哪知道该咋办,不过这种时候还是请示上级:“舰长!外星人很安静,接下来”
“先安抚一下它。”舰长此刻也有些头疼,他的专业是指挥舰艇作战,不是和外星人沟通,只能按程序来。
“明白!”
安抚蛟龙队长想了想,大声说道:“喂!你别乱动!我们不会伤害你!”
说完,似乎担心对方不懂,队长又用手语比划了一下,希望这个软体外星人能懂.吧。
唰唰唰.回应蛟龙突击队队长的,只有软体外星人表面开始出现不同的颜色变化。
然后,双方各自陷入了沉默,这语言不通啊,无法进行有效的讯息沟通。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第一次和外星人见面,该怎么沟通
“我们该怎么和它进行沟通”首长看着专家席上的各领域专家问道。
“首长,根据对方的生命形态,以我们目前的生命科学,配合天文学来推断,外星人的母星,环境很可能是一颗红矮星,低光强/高紫外的行星,或者是潮汐锁定的永恒晨昏带,不排除大气中含有催化惰性气体。”
“红矮星”
在东大当首长的都有两把刷子,红矮星发出的光比太阳弱得多,有时可低于太阳光度的万分之一,在地球上无法用肉眼看到。
离地球最近的比邻星,也是一颗红矮星,距离地球仅4.24光年。
在红矮星成长长大的外星软体动物,对于光高度敏感,光学科技出众
“也就是说,我们要破解它的‘光通信’秘钥”
“是的,这很难.如果对方的眼睛和螳螂虾一样的话,这对于我们来说,必须依靠仪器去完成通信。”
螳螂虾能看见色彩,其色觉范围可以覆盖人类所能看见的所有光谱,并且还能看见人类看不见的紫外线和红外线,某些螳螂虾的色彩分辨能力甚至能达到 16种。
此外,螳螂虾不仅能识别线偏振光,而且还能看见圆偏振光完全就是一台无比先进的光学探测器。
双方生存的环境不同,交流的方式也不同,一个是声音,另一个是光学为主,甚至软体外星人可能并不只是释放出了能被人类肉眼可见的光谱,很可能还有肉眼不可见的红外、紫外波段等等。
好在这些光谱都能被分布在四周的光学感应器捕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