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内。
“呵呵!”
林允鸿难得如此兴奋,笑着看向张举洞道:“回去好好研究这份资料,在制造司成立新部门,专心操办此事!”
“臣遵旨!”
张举洞领命,但心中仍有疑惑,忍不住问道:“陛下,这印刷所用之字体……该用何人的?还请陛下明示。”
“这倒是个问题!”林允鸿沉吟片刻,心中已有了答案。
他平心而论,最喜欢皇儿林回的字体,那是他在所有臣子中见过最有美感的。
若能将林回的字体推广开来,对他成为储君后的威望提升,必有极大的助益。
“依朕看,林解元的字便极好。《滕王阁序》你们都见过吧?”
林允鸿扫视众人,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
“林解元之字,确实绝妙,堪称妙笔生花。臣这就派人请林解元到工部商议此事!”张举洞连忙附和。
他心知陛下对林解元极为器重,只要顺着陛下的意思行事,何愁不能深得圣心?
“臣附议!”
“臣也附议!”
赵邰、三殿大学士及户部尚书纷纷表态。
然而,文殿大学士张策与奉天殿大学士却有些不甘。
毕竟,一旦字体定下,千百年后人们见到的都会是这种字体。
这将意味着,林解元的名字将永载史册,甚至超越他们这些朝中重臣。
‘这林解元究竟有何魅力,竟让陛下如此看重?’二人心中不免泛酸。
“好,接下来咱们君臣便一同商议银两用度之事……”林允鸿重新回到正题。
一时间,御书房内气氛融洽,君臣同心,朝政大事在讨论中逐渐推进。
……
翌日。
天津府。
天空飘着细雪,寒风凛冽,整个府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
城门楼上,一名守卫打了个寒颤,对身旁的同僚道:“今年冬天怕是不好过啊。听说南边不少州府都闹了雪灾,百姓怕是熬不过去喽。”
“管那么多干什么?”
另一名守卫嗤笑道,“咱们自己都过得紧巴巴的,还操心别人?这些事儿自有朝廷去管!”
“朝廷?”先前那名守卫神色黯然,低声道,“朝廷哪管得了?咱们天津府离京城这么近,都烂成这样了……呜呜呜!”
话未说完,他的嘴便被同僚捂住。
“你疯了吗?这话也敢说!”
同僚瞪着他,压低声音道,“你不为自己想,也得为你闺女和媳妇考虑!咱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别多管那些闲事!”
“宋哥,可我良心过不去啊。”
那守卫长叹一声,“眼睁睁看着那些女读书人被……哎,要是朝廷能派人来咱们天津府看看就好了。”
“世道如此,我们能怎么办?”同僚无奈摇头。
就在这时,地面忽然传来一阵剧烈震动,仿佛有千军万马正朝城门奔来。
“宋哥,有情况!”那守卫警觉地看向远方,只见官道上烟尘滚滚,似有大队人马逼近。
“等等!”被称作“宋哥”的守卫运转才气,双目如炬,看清远处景象后,顿时惊呼道,“江小辰,你不是说朝廷该派人来吗?你看,朝廷这不来了!是京城龙卫,大概三千精锐,是天子亲军!”
“真的?”江小辰激动得浑身颤抖,奈何他只是个九品读书人,视力有限,看不清远处细节。
下一刻,他忽然瞥见城外虚空中,一架马车腾云飞掠而来,气派非凡。
“我的天,这是四品君子的言出法随!”
宋姓守卫目瞪口呆,“三千龙卫也是四品君子神通加持。江小辰,咱们天津府这是真的来了大人物了!”
“那咱们开城门吗?”江小辰激动地问。
“开!”宋姓守卫果断道,“我去向同知大人禀报。”
……
不多时,宋姓守卫赶到知府衙门,禀报京城来人。
起初,天津知府莫有德与同知不以为意,但听说随行的有四品大员及三千龙卫精锐后,顿时冷汗直冒。
“快!快!”莫有德慌忙召集人手,赶往城外迎接。
他在天津府为官多年,早有升迁之意,此次正是表现的好机会。
与此同时,天津府龙卫卫所千户蒋丙山也收到消息,不敢怠慢,立刻整理衣冠,带上副千户与几名百户,一同前往城外迎接。
这是规矩。
京城派大臣前来,府城官员与卫所负责人必须出城迎接,以示尊重。
……
“殿下,天津府城到了!”
车厢外,翰林院学士沈坪的声音传来。
林回缓缓睁开眼睛,眸中闪过一道寒芒。
‘天津知府、同知、刑房、户房……你们的好日子到头了!’林回心中怒火升腾。
这些官员,活着浪费粮食、空气、才气,每一刻都是大诏百姓的灾难日。
他们,不配为官,更不配为读书人。
在林回心中,读书人应以经世济民为己任,而非借此谋私利、攀高位。
“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谓之文。”
能辅世长民,能经天纬地,这才是真正的大诏读书人,才是大诏百姓安居乐业的脊梁。
很快,马车落地,云团散去。
沈坪略显疲惫,但神色依旧从容。
身后,严桑武率领三千龙卫精锐也赶到,战马口鼻喷着白雾,气势如虹。
这些战马非凡品,自幼由读书人喂养,每日听经诵典,早已通灵。
“果然是龙卫精锐!不知马车中的是哪位钦差大臣?”
莫有德等人赶到城门外,看到气势磅礴的三千龙卫,心中震撼。
他连忙上前几步,拱手朗声道:“下官天津知府莫有德,恭迎大人!请大人移步入城歇息……”
哗啦!
车帘掀起,林回手持斩妖剑,踏出车厢,目光冰冷地俯视莫有德:“你就是天津知府莫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