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人 作品

第七十三章心满意足(求月票!)

    像是一根flak 38的20mm备用炮管可以卖到3000欧。

    中小口径武器,易损备件永远比装备本体数量多,就像mg-34或mg-42机枪除了本身的那根枪管,每套还有额外的一根到两根枪管。

    毕竟没有水冷,连续射击300发子弹就必须得更换枪管了。

    像一些混凝土堡垒火力点,哪挺机枪没个十根八根备用枪管的,关键时刻你这一哑火,敌人就冲上来了。

    而某部分勤俭持家的军迷群体,舍不得浪费自己mg-42原装枪管的寿命,会去买南斯拉夫m53通机的枪管换上。

    这种zastava兵工厂利用mg-42生产线逆向出来的m53机枪可以说是市面上最便宜的“mg-42”了,整枪才不过1500欧元,备用枪管的价格更便宜。

    关键是口径没变,还是毛瑟7.92x57mm。

    如果能多捡几根mg-34的原装枪管,都够他凑出一个重机枪班的m53了。

    价格上,冷战货比不上二战货,但冷战的武器装备主打一个量大管饱。

    机枪一批就是成百上千支,突击步枪能只给你干到五位数,零售的话在欧洲不太好销,走量还是得要装进集装箱,拉到非洲换刀乐和黄金。

    至于中东方向,那边土耳其和波斯货更畅销。

    车队很快来到了距离海边不远的海军废弃训练营,几公里外的卡尔·李卜克内西海军军官学院原校址还停着一架vm的米-8直升机。

    两德合并后,vm的舰艇能卖的都被卖掉了,直升机就不太行了,因为苏系直升机的销冠是大毛二毛等一众前苏联加盟国。

    卖的同样不理想的还有陆军的t-72m1,和联邦国防军退下来的大量黄鼠狼步战车一起堆在图灵根州的坦克坟场,等待着拆解回收废金属。

    倒是士兵口碑不咋好的Bmp系列步战车和面条萝卜(mt-LB)装甲车被几个国家团购走了,一直用到了现在,以后说不定还有地方可以发挥余热。

    “老板,就是这里?”

    下了车,小卡尔指着眼前瓦砾堆询问夏彧道。

    “就是这里了,当年盟军的轰炸机编队顺着波罗的海沿岸专炸海军基地、u艇工厂、港口城市,有些地方重建了,还有些就和这里一样保持原貌。”

    确认了东西就在瓦砾之下,夏彧开口道。

    不止是东边几个州,德国西边很多地方也保留了大量二战、冷战的遗迹。

    和大毛比不了,但也能算的上是一种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广人稀,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还有联邦、州、乡道你能到全国任何地方。

    但一离开铺装路面就很荒,很村,你可以看到废弃的工厂,废弃的村落,还有废弃的庄园古堡。

    德国周围的国家其实也大差不差,所以很多人喜欢拿着金属探测器去那些废弃城堡周边地里碰运气。

    万一能挖出金币银币来呢?

    至于为什么不来这样的废弃军营碰运气,当然是他们发现命比钱更重要。

    别古董钱币没挖出来,先挖出一颗手榴弹送你上西天。

    这活儿除了专业人士就只有要钱不要命的人能干,夏彧在克里格军团打牢了基础,还有系统的加持,才敢一头扎进这个行当干到现在。

    李立豪他们几个人也是跟着绝对靠谱的彧哥才敢来的,自己来可没这个胆量。

    从车上下来先选好位置扎帐篷,小卡尔则开着卡车回罗斯托克拉集装箱。

    听夏彧的意思,下面的货还挺多的,到时候他怕是要多跑几趟来回。

    众人都有要忙的事情,夏老板作为公司的主厨,还得解决十个人吃饭的问题。

    公司一直有这么多人手出外勤的话,他会考虑像老卡尔一样,搞辆ddr野战餐车保证一直有热饭。

    可十个人有八个是来游学的在校大学生,还是支两口大饼炉左右开弓吧!

    这玩意儿夏彧以两百多欧元的单价吃下过一批,卖到今天都还剩十几口,堆在他那些弹药箱里。

    肉是切好的,今日份的蔬菜是出门前就择好的,现在火力开到最大炒就是了。

    等小卡尔第二趟回来,正好赶上了开饭。

    填饱肚子来一杯咖啡,保养一新的挖掘机直接下铲斗。

    “嗡~~”

    封存了0.7个世纪的军械库缓慢的露出了真容。

    干到天色黑下来,众人终于看到了第一只有些朽烂的木箱。

    “瓦砾下面没有泥土侵蚀,但雨水还是会从缝隙渗透下来,只要没烂完都没大碍。”

    夏彧示意没经验的学弟们不用慌。

    这些暂时用不到的武器装备,虽然不会像胡贝儿那样上很厚的油封,但也不会锈蚀的只能翻新做工艺品摆件。

    “那我们还挖吗?”

    “不着急,明天再挖也不迟,不过既然你们好奇的话,我们开一箱看看。”

    看着众人渴望的眼神,夏彧也不好拒绝这帮第一次见世面的家伙们。

    工兵铲的刃尖直接撬开箱盖,只见里面赫然正是一挺夏彧苦苦寻觅的mg-34机枪。

    可算找到了,猫猫松气。

    终于看到现场出货的李立豪几人也被小小的满足了下。

    带着明天还有大货的期望进入梦乡,第二天早早的起床挖土。

    挖到了军械箱,人工代替挖掘机成为主力。

    几人挥舞着工兵铲,刨出一只又一只木箱。

    “嗡~~”

    小卡尔开着kraka-640空降折叠车往返挖掘现场和营地,带出了一箱又一箱未知军械。

    夏彧则负责开箱和登记造册。

    只能说不愧是双联装的,一上午的功夫他就开出了十七八挺,远超七辆挎斗摩托车的配置需求。

    更关键的是他还真开出了大量配件。

    包含硫磺粉盒、备用复进簧盒、故障弹壳抽壳器、各种扳手和清洁工具在内的工具盒收纳了整整一大箱。

    工具盒里少掉的膛口盖和收纳袋不少就在机枪上,这进一步保证了这批mg-34的品相。

    “老板,这一箱好沉啊!”

    小卡尔突突突只拉了一箱过来,不像先前都是两三箱摞着回来。

    “我来看看!”

    夏彧直接在车架上就开起了箱。

    只见不大的箱子里面整整齐齐堆叠了三四层34型双支备用枪管盒。

    钢板冲压出来的枪管盒横竖布满了加强筋,设计感十足。

    只能说不愧是一整个步兵班伺候的玩意儿,连附件都这么堆料。

    “原来全是枪管啊!难怪这么沉,我上了起重机才吊起来。”

    “一根枪管2公斤,两根一盒算5公斤吧,这里保守有二十盒,直接100公斤起步了,麻包能够扛的动,这种箱子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