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广林 作品
第121章一战孔彦舟
然后又在山东扶持了济南知府刘豫作为伪皇帝,当他们的马前卒。而刘豫为了孝忠主子,同时也为了迅速扩大自己的地盘,可谓不拘一格用人材。
您想想,好人谁上他那儿去呀,躲还来不及呢。所以多数都是一些跟他一样的叛徒、降将,还有占山的强盗头子等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劣迹斑斑,有着人中牲畜之称的孔彦舟。
他是相州林虑人1,地痞无赖出身,游手好闲,无事生非。仗着有武功在身,欺男霸女,无恶不作。以至于斗殴时把人打成重伤,畏罪潜逃到东京卞梁,后来又在那里投军入伍。
由于他为人诡诈多变,头脑灵活,武功也不错,很快被升任河西左路军钤辖,相当于统制都监之类的中级军官。这一年正赶上金兵南下,孔彦舟不战而逃。
可这一路上抢劫百姓却是疯狂至极,稍有反抗举刀就杀,居然被有眼无珠之人提升为沿江招讨使!
几个月后又到洞庭湖去围剿钟相杨么的农民起义,靠着狡诈多变的计谋,立下战功。由此更是居功自傲,疯狂不可一世。
先在湖南境内大肆烧杀抢掠,使其名声越来越臭,遍传大江南北,所到之处竟无法立足。不得已在伪齐成立的第二年投降了刘豫,与其子刘麟臭味相投,结成死党。
孔彦舟一向自命不凡,也为了在刘豫面前表现自己,在他加入伪齐的同一年,便主动请缨,带着本部三千多人马,攻打平阴县。
此地在济南和东平之间,为两州府交界处。一面靠山,其他三面地势较平,城墙并不算高,几乎是无险可守。
但是,他却不知道徐朗将军对于东平周围各州城府县早有知喻,尤其是边境地区一定要严加防范,若有伪齐军队南下,第一时间派人到东平府报信,最多不过两天,援军必到。
不可一世的孔彦舟以为拿下一个小县城轻而易举,然后以此为跳板,虎视东平。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平阴县不但没有开城投降,更不出城应战。
从知县到都头捕快皆上城督战,这小子整整打了一天,愣是没打下来。
第二天,孔彦舟改变了进攻方略,对平阴县城团团包围,然后进行三面围攻,让守城的军兵顾此失彼,疲于奔命。
小县城虽然不大,几百守军分散在三面城墙上就显得十分单薄。
然而徐朗将军早有准备,给边界重镇的平阴城早就增加了五百人马,太多了必人满为患,只能到城外去扎营。
同时为了提防刘豫派兵南下,又对城墙进行了加高加固,有效地增加了敌人的攻城难度,就这样罗知县还是把城里的青壮年都武装起来,才勉强支撑到中午。
孔彦舟眼见就要得手的时候,冷不防从东平方向杀出一队骑兵来,领头的正是大将梁勇,一根狼牙棒舞动如风,正像虎入羊群一般,把伪齐军队打得四散奔逃。
万万没想到,宋朝的援兵会来得这么快,孔彦舟催马舞枪直奔梁勇,毕竟援军只有二三百人。
初到刘豫手下,也想显些本事,抖擞精神和梁勇打了二三十个回合未分胜败,但他的兵器却不敢碰对方的狼牙棒,再这么打下去必败无异。
就在这时,又发现东平方向浓烟滚滚,定有大队人马杀到,这让孔彦舟有点措手不及。
眼瞅着平阴城就被拿下,却不得不下令撤兵,扔下一百多具尸体,慌忙逃回济南方向,在离城二十里的地方扎下营寨。
这姓孔的为人宗旨就是见着好东西就抢,打不过就跑,自参军以来从未吃过这样的大亏。因此急忙休书一封向伪太子刘麟求助。
一则伪太子权力不小,可以直接调兵,二则俩人关系非常好。很快又给他调拨了两千人马,并派给他两员大将,随军一起南下,再次进兵平阴。
孔彦舟得到消息之后喜出望外,以为两倍于宋军兵力,必胜券在握。正当孔彦舟在大营里洋洋得意的时候,亲兵从外边跑了进来。
报告将军,“我大齐援军刚走到平阴县边界处,就被东平府埋伏的人马分割包围,一直杀到天黑日头落,方才收兵回去,损失多少人马现在还不清楚。”
这两仗输得干净利索,却把这坏小子打糊涂了,自以为聪明绝顶,无人能及,今天他却是黔驴技穷了。
他只用了三四年时间就混了了上校军衔,当逃兵都能官升一级,普天之下,得意者舍我其谁?
他不但因此发了一大笔横才,还未受到半点挫折,可谓顺风顺水。以为这天下就是他孔某人纵马横行的大草原,岂能把别人瞧在眼里。
可命运却偏偏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刚来平阴几天就连吃败仗,还总是让他出乎意料之外。
这家伙头脑灵活,还善于总结经验,独自坐在大帐之中就是想不明白,我孔某连小小的平阴都拿不下,还连连失利,心中暗想,没弄清楚问题之前,绝对不可轻举妄动!
随即命人在原来营寨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加固,增加人手昼夜巡逻。在以后的几天里一直按兵不动,派人四处打听消息,刺探军情。
他这才发现,原来徐朗亲自来到平阴,身边还有一位军师麻英才给他出谋划策,难怪自己和增援人马都连吃败仗。
平阴县实在是小了点,徐大将军带来的三千军兵根本驻不下,只能在城外安营下寨,与孔彦舟的伪军形成对峙局面。孔虽狡猾善变,面对如此僵局,只能严防死守。
不得以找来两员副将商量对策,他知道这两个人都是强盗出身,眼空四海,目中无人,武艺自然错不了,何不令二人出马,若打胜一两阵,也好灭一灭宋军的威风!
1相州林虑,今河南省安阳市境内,明朝时改名为林县,今天的林州市。